







所属成套资源:中职语文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件PPT全套
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我的母亲 老舍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我的母亲 老舍说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节课回顾,二本文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一生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有: 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 《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 剧本:《龙须沟》《茶馆》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概括每一段的重要信息分析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样一个形象探讨母亲对老舍性格的影响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
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也许你从来不曾意识到你那总是在忙碌的母亲给了你怎样的教育,但你的言行中已然渗透了她带给你的影响。 教育可以做到无形也可以做到无声。 每一位母亲在抚养自己孩子的同时都会施以一定的教育。课文中的两位母亲无一例外。
我的母亲
罗曼·加里
第一部分 ( 第 1-8 段 ), 通过描写母亲前往部队看望儿子的一个场面 , 来展示她张扬的个性。第 1 段 , 交代母亲看望儿子的时间 :" 战斗打响的那一天气地点 :" 法国南部的沙龙·戴省的空军学院 " 。以此 , 突出这次探望的特殊性。
第 2 一 7 段 , 主要写母亲的言谈举止 : 首先,她全然无视“军人们的好奇目光飞泰 然自若地”拄着手杖,叼着香烟“,表明她的心目中此时只有儿子。所以,她才会”用一种大得足以使在场每个人都昕得见的声音宣布“自己的儿子 ”将成为第二个盖纳梅。 其次,在那些军人们表示不相信的 " 哄堂大笑 "中,她"抓起手杖,对着大笑的人群做了一个威胁的手势,又发出一个鼓舞人心的预言 ",预言自己的儿子 "会成为一名伟大的英 雄 , 勇敢的将军 , 法兰西共和国的大使气而当儿子表示,母亲的言行正在损坏儿子在士 兵中的声誉时,"她的嘴唇开始颤抖,目光里露出了自尊心受了刺伤的样子 "。这里,文章是借人物言行的描写来凸现母亲张扬、自尊的个性 ,以及极度的自信中所饱含的对儿子的爱。
第 8 段 , 有两个内容。一是写儿子的感受 :" 我满怀信心地抬起头 , 望着天空一一如 此空荡 , 如此宽阔的蓝天啊 , 足以让我在这里建立丰功伟绩的。 " 这种必胜的自信 , 显然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所以 , 虽是写儿子的感受 , 实际上也是在继续塑造母亲的形象。二是写儿子的期盼 : 期盼 " 凯旋母亲身边的那一天气 " 将给她那十几年含辛茹苦、自我 牺牲的生活带来何等重要的意义 , 何等大的安慰啊 " 。这段话 , 一方面 , 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 引出第二、三、四部分的回忆 ; 另一方面 , 也与文章结尾的安排形成呼应 , 使结构 不仅巧妙 , 而且严谨。
第二部分 ( 第 9-11 段 ), 通过回忆 " 我刚 13 岁 " 时的家庭生活 , 表现母爱的一个侧面。第 9 段,写母亲为了维持母子俩的生活,整日守在售货柜前忙活。第 10 段,写母亲总要设法给儿子弄点儿好吃的 , 比如一盘牛排。第 11 段,写母亲"从来不吃这些肉"然而有一天。儿子发现,母亲"正仔细地用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于是明白,母亲成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把有限的肉省给儿子吃。这三段合在一起,表现了母爱的克己无私。
第三部分 ( 第 12-21 段 ), 通过回忆母亲的多个预言 , 表现母爱的又一个侧面。 这一部分,多以对话形式出现。尽管儿子的数学得了零分,但母亲坚信:"你将来会成为达农佐尔 , 成为维克多·雨果。" 尽管 " 母亲常常空着肚子 , 在结冰的气温下步行回家",但她仍然相信 :" 你会成为一名法国大使 ","你还会有小汽车 " 。也许做出这种预言 并无根据,但对儿子自信心的确立 , 是有益的。说明母亲不仅有天下母亲共有的 " 望子成龙 " 的企盼 ,而且还方法得当。
第四部分 ( 第 22-31 段 ), 仍是通过回忆往事 , 来刻画母亲 , 表现母爱。第 22-26 段 , 写 "我16岁时气母亲的工作更加劳累。直到有一天她"瘫在椅子上了","我"才知道母亲"多年来一直对我隐瞒着的糖尿病 "这里 ,母亲的坚强也得到了显现。同时 ,仍是在写母爱。因为 ,这坚强源自母爱" 对我的美好前途的 懂憬支撑着她活下去"。第 27-31 段 , 写 "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将赴战场后,母亲的担忧。但这担忧是 以她一贯的"信心十足"的形式出现的" 灾祸是不会降临到你头上的气不过,战争 毕竟无情。所以母亲仍是现实的" 大概 ,你腿上会负点轻伤"。从拒绝灾祸到允许受 点轻伤 ,作者把此时此刻母亲既自信、乐观 ,又有所担忧,从而寄望于侥幸的矛盾心理和不无幽默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十分充分。
第五部分(第32-42段),写 "我"探望病重的母亲。第 32 段,交代探母的时间和原因。第 33 段,写"床头柜上架着一个1932年我赢得耐斯市乒乓球冠军时得的银质奖章",意味着重病中的母亲仍时时寄挂前方的儿子。第 34-36 段,写母亲对儿子说:"你身边需要一个女人。"表明她对儿子的了解和关心是全方位的。第 37 段 ,写"我确信一个小花样"正在母亲的 " 脑子里酝酿"。对后文来讲,这是在预设伏笔。第 38-42 段 ,着重写了母子分别时的相互微笑 , 颇含蓄 :因为有了前面各段的充分铺垫,这里的微笑所包含的母子深情都在不言中了。
第六部分( 第 43-56 段),是全文的高潮。写尔后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是母亲死前写下的近 250 封信,给了儿子战斗到胜利那一天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第 43-46 段 , 写母亲信中 , 把英国皇家空军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归功于儿子。写儿子的感受 :" 母亲说话的气息通过信纸传到我身上 ", 从而增强了勇气。第 47-48 段 , 写母亲的信 "越来越简短了", 时有悲伤的调子 :"亲爱的孩子 , 我请求你不要过多地挂念我 , 不要为我而变得胆怯。要勇敢。记住 , 你不再需要我了……你 能够独立生活了。" 写儿子的感受 :" 感到有点不对劲 ", 因此 " 要与时间竞争 , 早日把荣 誉带到她的身边 " 。
第 49-52 段 , 写母亲的信中有了一种快乐安宁的情绪 ," 似乎母亲已经知道胜利即 将来临 " 。同时 , 又出现了这样的话 :" 我希望你已经习惯身边没有我这个老母亲了 " " 我希望你回家明白这一切之后 , 能原谅我。 " 写儿子的感受 :" 她做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宽 恕 ?" 虽 " 绞尽脑汁 " 也 " 不能理解 " 。第 53 段 , 写我终于要回家了。既有多枚战功勋章 , 又有已经出版的小说。作为儿子 , 深感可以告慰母亲多年的期盼了。第 54-56 段 , 写我终于知道母亲早在三年零六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了人间。而这期间收到的近 250 封信 , 都是她于死前的几天中写的 , 托她瑞士的朋友定时寄的。
作为记人散文 , 作者主要是通过言行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受篇幅限制 , 不可能事元巨细 , 把母亲的一生都写进去。所以 , 又精心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若干片段。 这样 , 一个片段表现母亲的一个方面 , 合在一起 , 就完成了母亲整体形象的塑造 : 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克己无私地关爱儿子 , 更注重意志品质、爱国情操、树立自信方面的培养 , 而且还方法得当。此文是由儿子来记叙母亲 , 所以 , 自始至终都穿插着儿子对母亲的各种感受。比如 : 受到鼓舞 , 增强了勇气等。其作用之一 , 仍是烘托母亲 , 突出了母爱的伟大与影响力 ; 作用之二 , 则是借直接抒情 , 把母子之间的骨肉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开篇就推出母亲大声预言的特写镜头 , 使母亲的张扬个性与独特表现方式展露 无遗。中间部分又预设伏笔 , 层层铺垫。至结尾 , 与伏笔照应 , 给读者以情理之中、意 料之外的心灵震撼。这种追求戏剧性效果的写法 , 带有小说化的特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我的母亲 老舍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的母亲,作者简介,“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写作背景,文章结构,时间顺序,理清思路,勤俭诚实,一丝不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一单元 把握主要内容二 同题散文两篇我的母亲 老舍课前预习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老舍,老舍经典语录,初读课文,概括母亲的优秀品质,重点段落研读,理解母亲,品读以下几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我的母亲 老舍完整版ppt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