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声声慢 李清照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李清照(1084~约1155)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状元王拱辰之孙知书能文。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搜集了大量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殁于建康(今南京),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只身飘泊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今临海)和金华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年,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
生平简括: 人生之幸:书香门第富贵家 情投意合如意郎 (亦师,亦友,亦妻) 生之不幸: 偏安东南亡国恨 夫死家亡思亲苦 辗转异乡漂泊愁 玉壶颁金伤心案 遇人不淑二次婚
首先,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其次,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其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内容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苦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qiá cuì sǔn
重点字词 字音字形把握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 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 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上阕: 用清冷环境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下阕: 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七个叠词奇巧的抒写了诗人心情之悲怆、处境之孤独。
这十四个字运用叠字手法,把孤独寂寞的迷离彷徨之感,大笔渲染,绘上了浓重的色彩。“寻寻觅觅”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寻找什么失掉的东西,其实词人要寻觅的,是国破家亡之前烹茶论文的生活。这四个字是一种动作情态,是作者心情茫然时的初步感觉。“冷冷清清”则是寻觅的结果,是经过“寻觅”发现确实不见之后的内心体验。“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由于发现确有所失,有“冷冷清清”的感受之后,心情更趋悲凉和寂寞。李清照这十四个字字字含情,由动作写到感受,再写到内心的悲痛,一层深入一层,流畅自然,十分感人.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七个叠词奇巧的抒写了诗人心情之悲怆、处境之孤独。
表达词人愁绪的意象有哪些? 为什么要这样写? 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1.表现作者愁绪的意象有哪些?
酒、雁、黄花。窗、梧桐细雨等
2.A.为何说是“淡酒”?
以酒暖身,借酒消愁 并非酒淡,愁情太深(酒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有何象征意义?
“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C.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D.“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E.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理解“窗儿”?
独守窗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自是令作者感到凄凉,惨淡与寂寥
F.“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梧桐一叶知秋 牵愁惹恨。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雨是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内涵。
借意象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是什么?
借景声情,寓情于景。 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 绪融入到了对淡酒、 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品味语言,赏析词作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愁之一:山河沦陷 悲 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 悲 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 悲 漫漫余生难度
再次体会全词,明确全词主旨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词风上有何变化?
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大致可以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由于时代的变动,生活的变迁,使她的词风前后期有了明显的不同: 前期作品热情明快,清丽缠绵,质朴纯真,精巧玲珑,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艺术作品清新中略带淡淡的哀愁。 后期李清照的词主要是感怀身世,抒写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多凄楚之作。于“沉郁中见神骏”。真切沉重糅合在一起得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把委婉的情思和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麋,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语言生动流畅,风格清新自然,趣味横生,引人入胜。它虽然只撷取了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却让它折射出心灵世界中的七彩阳光;虽然只叙述了早年生活的小小插曲,却赋予它以普遍而永恒的审美意义。
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二〇 陈情表 李密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二〇 陈情表 李密授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简介,谁陈情,向谁陈情,为何陈情,愿乞终养,如何陈情,研读文章,第1段,夙遭闵凶,父丧母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八 灯下漫笔(节选) 鲁迅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八 灯下漫笔(节选) 鲁迅说课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灯下漫笔,课文结构,重点研习,分组讨论,难点突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文章主旨,走近鲁迅,有关黄巢的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七 新疆的歌 王蒙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七 新疆的歌 王蒙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