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2.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构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3.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4.了解非弹性形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实验设计、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
【难点】
弹性形变和弹力.
知识点一 弹力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8,完成以下问题:
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若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合作探究】
1.形变
实验:将橡皮筋拉长、用手捏橡皮泥、压缩弹簧.在外力的作用下,你们看到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物体发生了形变.
2.弹性形变与弹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但是当跳板被压断了还能把物体弹起吗?还会对物体施力吗?
答:当跳板被压断了不能把物体弹起,压断后不能对物体施力.
概念:我们把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我们学过的拉力、支持力、压力、引力、磁力等哪些属于弹力呢?
实验:拿一把直尺放在两粉笔盒之间,在直尺中间放一重物,此时直尺对重物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属于弹力吗?
答:直尺对重物的支持力使直尺发生弹性形变,故支持力属于弹力.
演示一 压力、支持力、拉力
总结: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这些力都有相应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引力、磁力不属于弹力.
【教师点拨】
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属于接触力,两个物体必须接触(且相互挤压),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
2.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
【跟进训练】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发生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9,完成以下问题: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指针、刻度盘和挂钩等组成.
【合作探究】
演示二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演示三 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知识点三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9,完成以下问题: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①观察量程;②观察分度值;③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若没有,需将指针调回零刻度线.
【合作探究】
探究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N;分度值:0.2 N;测量值:1.4 N.
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如何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步骤:
①观察量程: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 N,不要测量超过5 N重的物体;
②观察分度值: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1 N,每一小格表示0.2 N,即分度值是0.2 N;
③校零:使用前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④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 N,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 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会被拉断.
2.在使用之前,往往要把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什么?
答:防止弹簧被卡住,检查弹簧弹性,减小测量误差,检查弹簧是否完好(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等.
3.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沿什么方向?
答: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避免因摩擦而带来较大误差.
【教师点拨】
1.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2.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因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跟进训练】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
1.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成正比.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
(3)正确使用方法
a.了解量程.
b.明确分度值.
c.校零.
d.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三节 光的折射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