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4* 繁星教学设计
展开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繁星
难点名称
能根据课文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学会把握本篇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文字描述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插图想象画面。
难点教学方法
自读 画出关键语句,想象画面,教师引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定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三、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① 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② 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③ 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②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教师点拨: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幺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眨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教师点拨:十分生动形象的写出自己与大自然的融合,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你自己感受过的星空。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搜集有关星星最新信息的资料,结合文学分小组出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4 繁 星
巴 金
从前 小时候望星天 对星天的依恋
三年前 回忆三年前望星星 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对繁星的热爱
如今 在海上望星星 与星星的知心之情 对光明的追求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4* 繁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4* 繁星教案,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4* 繁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4* 繁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繁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繁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