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圆的认识
第1课时圆的认识(1)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教材第57~5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智导】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
2.课件出示圆
师:这是什么图形?(圆)
师: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曲线)
师:同学们,想不想更深入的了解圆呢?(板书:圆的认识)请欣赏图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认识的平面图形引入圆,一是回忆旧知识,为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二是加深对圆的表象认识。植入由直变曲的思想,为下一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做铺垫。
【研学一】
认识圆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按要求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折一折,画一画。对折保证圆片两部分完全重合,每对折1次,把圆打开,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折痕。连续对折3次画出3条折痕,观察3条折痕的交点你发现了什么?
(2)量一量。每条折痕的长度是多少?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
(3) 说一说。(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学生展示,全班交流。
预设1: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圆心O)
预设2:3条折痕是圆的直径。用字母d表示。 (板书:直径d)
师: = 1 \* GB3 ①(强调)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你是怎样理解的?
= 2 \* GB3 ②一个圆有多少条直径呢?每条都相等吗?
预设3: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板书:半径r)
师:让我们量一量圆的半径是多少?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每条半径都相等(同圆)。
师:课件出示一个大圆,一个小圆,它们半径相等吗?
师:出示等圆,它们半径相等吗?
预设2:发现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r+r=2r r=d/2 (板书:d=r+r=2r r=d/2)
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d=r+r=2r r=d/2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思考加深对圆各部分名称的认识。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就能更好掌握和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活练:(1)对答如流。
【研学二】
2.学习画圆。
师:实物出示圆规,生说画圆方法,师示范画圆。(同时强调圆心、半径的作用)
【活练】
1.按要求画一个半径是4厘米圆。(生画圆师巡视)
2.选择题。
3.判断题。
4.拓展交流:学校要在操场上画半径是5m的大圆?你帮想一想怎样画,可以说一说,演一演。
【善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完成《测评》本课时练习。
2.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的第1~5题。
圆的认识
(定位置)圆心:“O”
(定大小)半径:“r”(有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
(定大小)直径:“d”(有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
关系:d=2r r=
在同一个圆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1 圆的认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揭题,复习旧知,探究新知,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5 圆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描述,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评价方案,学习过程,学习目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请你来当小老师,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