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4 比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4 比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应用拓展,揭秘美的秘密-黄金比,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
课题
比的意义
教师
姓名
学科(版本)
小学数学(人教版)
章节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学时
1课时
年级
六年级
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自主探索、交流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抽象概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分析
“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除法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知道比、除法、分数各部分的联系
3、感受比的有趣,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
学习者分析
比的知识与除法、分数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所以学习“比”也不见得是一无所知。所以,本节课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总结中得出比例的意义。也许在探究学习当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是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得出结论将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
及分析
一、
情境引入,理解比的意义
情境引入,理解比的意义
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能力。
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能力。
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
出示:三张不同的县衙图片。
让生观察哪张图片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
引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到底藏有什么秘密,才让大家感觉比较美观?
2、(出示2个习题)
列式计算,快速的写在活动单上。
引导:这些算式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在数学上,像这样,两个数相除,我们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比如说,我们用5 ÷ 3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5:3(板书)我们用3 ÷ 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什么?那140÷2呢?
仿照第一个说法,把其他两个除法算式用比表示出来。
3、 试着和同桌说说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完善比的意义
引导学生对同类和不同类的两个量的比进行比较,不同类的两个量的比产生了一个新的量。
4、巩固理解比的意义
下列各题中两组数量能用比来表示的是( )
A、物美超市的香蕉10元钱5斤。
B、淘气买了3支钢笔,每支4元。
总结:两个数量之间具有相除关系,才能用来比来表示。
播放视频
出示:三张不同的县衙图片
(出示2个习题)
出示习题
二、自学交流,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比的分数写法,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的各部分名称,
求比值,
比的分数写法,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现在我们知道了比与除法联系密切,除法里有除号,比当然也要有---比号。
介绍比号的来历
其实,考察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许多数学知识都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的,所以数学阅读也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好的方法和途径。
学生自学学习材料,自学完毕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以黑板上的为例汇报)
1、比的各部分名称
求比值。观察三个比值,可以看出比值能用哪些数来表示呢?
2、比的分数写法,怎么读?
引导学生分辨比的分数形式和比值的分数表示的区别。
3、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比的后项不能为零,可老师看到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介绍比号的来历,
出示图片
出示电子课本内容
出示表格
出示图片
三、应用拓展
练习形式多样,有梯度,使学生从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接下来,老师要放大招考你们了,敢不敢接招?
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出示习题
四、揭秘美的秘密-黄金比
拓展比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寻找比。
黄金比
生活中的比
介绍黄金比,发现美的秘密。
欣赏建筑作品、艺术作品的“黄金比”。
其实在我们身上、生活实际中,还存在许多有趣的比,课下后去找一找吧!
出示图片
视频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与大家分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4 比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比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探究新知,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