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声现象拓展(4)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手机里正播放抖音视频,离手机较远的人比较近的更不能听清楚这声音,其原因是( )A.抖音的声音音色不好 B.抖音的声音频率较低C.远处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D.近处听到的声音振幅小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既能看见指示灯闪烁,也能听见铃声D.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这种波的特点是频率低,人耳听不到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音调高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C.剧院内壁上的蜂窝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4.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工作,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B.0dB表示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比次声波快,所以常用来测速度D.给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阻断噪声的传播5.小刚与小林是邻居也是同学,他们上学和放学时都常常同行,路上也经常交流学习问题。某周五放学,由于小刚值周交接,小林回家先行,小刚交接了值周工作后,才急忙去追小林。当小刚看到前方离他还较远的小林时,便大声喊小林等等他,可小林却没能听到小刚的叫喊。关于这个现象的以下讨论,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A.可能是小刚的喊声没能传到小林耳中B.可能是小刚当时太激动,发出的是超声波或次声波C.可能是小刚当时发声的音色太差的缘故D.可能是小林离小刚较远,小刚的喊声传到小林耳中响度太小的缘故6.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7.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按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8.下面是两个物体的振动周期与振幅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9.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C.振幅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山间潺潺的流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我们根据音色来辨别是钢琴声还是二胡声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13.老师讲课用的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高声音的音调C.增大声音的响度 D.加快声音的频率14.某人在雷雨天看到闪电后4s后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的云层距离人大约( )A.680 m B.6×107 m C.1360 m D.1.2×108 m15.关于声现象,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次声波指的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D.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大于人说话声音的传播速度 二、简答题16.周末小明到电影院大厅看了一场电影,他注意到放映大厅的四周墙上贴有海绵软包,且上面还有很多小孔,这样设计可以使观众感觉视听效果特别好,请问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我们班级上课的教室是否也需要用这样的设计呢?请你分析说明。17.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18.18.小明家住在快速路旁边,窗户正对快速路,每当有汽车经过,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影响休息和学习,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请具体说明解决的办法和道理.19.如图所示,人们向远处喊话时常用厚纸卷成一个纸筒,然后通过纸筒说话,远处的人才能听得更清楚,这是什么原因? 20.春秋时期,有个小偷想偷范氏家门口的青铜大钟,可是钟又大又重,不好带走,小偷就想敲碎了带回去。可是一锤下去,只听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心想:钟声一响,不就告诉别人有人在偷钟吗?他灵机一动,找来两个棉花团,把耳朵塞住就听不到声音了,放心地砸起钟来。才敲了几下,人们就纷纷赶来把小偷团团围住。小偷惊讶地问:“你们是怎么听到钟声的呢?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21.小平拎起水壶向保温瓶中灌开水,在一旁看书的小刚提醒他:“小平,水快灌满了!”说话间,小平发现水真的满了,小平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刚说:“听出来的.”小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他弄清其中的原因吗?22.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2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你一定能从中获得不少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为1m/s,世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几个合理的场景。(至少两个)
参考答案1.C2.C3.B4.B5.D6.D7.B8.A9.C10.A11.C12.B13.C14.C15.A16.音色17.例: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18.要求有关部门在路的两旁装上挡板,这样使声音在传播过程减弱19.人要昕清别人的说话,传到人耳的声音需要达到一定的响度,而响度的大小又决定于发声体振幅大小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发散程度。通过纸筒喊话,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大部分声音向同一方向传播,这样就增大了听众听声音的响度,从而更能听清楚讲话的内容20.音色21.当往暖水瓶中倒水时,水面上方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小刚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水的高度进而知道水满了.22.我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不一样,听录来的声音是空气传导的,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骨传导的,而别的同学听我的录音和我的声音都是空气传导的,传声途径相同,所以别的同学认为一样.2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24.音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