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4课:乡愁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备课材料(2021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第4课:乡愁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备课材料(2021年),共32页。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背景说明,文本解读,技法归纳,疑难探究,课文问答,课外阅读,中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余光中(1928——2017),诗人、散文家。 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人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人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后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部。
【背景说明】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后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和万千海外游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
【文本解读】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信以慰别情,此时的作者是少年离家的读书郎,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成年后,告别新培妻子,漂洋过海,天各一方。妻子是相约一生共自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生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朗读时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骨肉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领,语调上扬,“在一一那一一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技法归纳】
1.托物寄情。
运用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慕”“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意象着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离死别(悲痛)
海峡:思乡念国(深沉)
2.意象单纯而又丰富。
诗歌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杂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3.令人瞩目的形式美。
诗的形式美主要表现为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的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而生机蓬勃之美。诗歌的节与节之间均衡对称,但又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又有参差之美。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泣如诉。而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4.时空结合。
诗歌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间隔作为共同的特征,时空结合,使思乡之情、家国之情更显深邃隽永。
【疑难探究】
1.“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湾”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2.有人认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这首意蕴深厚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甲生:同意。这首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峽”,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具体的意象。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感情的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传递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感情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乙生:不同意。这首诗包含着深沉的历史沧桑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思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课文问答】
◎问答1:邮票”象征着什么?
点拨:“邮票”表明小时候的诗人与母亲分离,只能以书信传递音信,因而“邮票”象征着乡愁。
◎问答2:如何理解“一张窄窄的船票”的内涵?
点拨:“船票”是诗精心 挑选的意象,味着诗人与妻子身居两地。而这“船票’”就是一种牵挂。
◎问答3:“方矮矮的坟墓”象征了什么?
点拨:象征了诗人中年时的乡愁,母子死别的生死之情。
◎问答4:“浅浅的”一词有何表达作用?
点拨:“浅浅的”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手法,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问答5:第四诗节与前三节有什么关系?
点拨:四节诗中的意象是按照诗人人生经历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前三节是对最后一节的铺垫,第四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乡愁升华到爱国情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问答6:诗人把乡愁比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点拨:“乡愁”是抽象的、无形的,比喻手法的运用使“乡愁”化为具体可感,真切动人的形象,同时,不同时期的“乡愁”用不同的事物作比.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诗人不同时期“乡愁”的具体内容。
◎问答7:简要说说这首诗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
点拨:一是结构上的重章叠词,四节诗用相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每节诗句式参差;一是内容表达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构成美的旋律;三是语言的高度浓缩和质朴通俗,近似口语。(意思对即可)
◎问答8:《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意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点拨:这四种意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诗人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悠长的余味。
◎问答9:《乡愁》借助时间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这种情感的抒发是有线索可循的,请找出此诗的线索。
点拨:首先,这首诗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便是把乡愁分为四个阶段,即“小时候一长大后 后来一现在”, 可以说它体现 了一个时间顺序。因此,时间顺序便是这首诗的线索之一。 再者,这首诗由小时候的思念母亲到长大后的思念爱人,再到后来的怀念母亲,最后到现在的思念大陆、思念祖国。由思亲、思乡到思国,一-步步升华,情感线索清晰,所以情感也是这首诗的线索。
◎问答10: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笔下,乡愁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转化的?(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
点拨: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了。
◎问答11: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施。说说诗人所书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点拨:这四个物象,分别是人生四个价段乡愁的时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作者以空间的阻隔作为这四个价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
小时候,诗人离家在外,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诗人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悠长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的强烈愿望。
◎问答12:乡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点拨: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
◎问答13: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点拨: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诗歌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
【课外阅读】
1.欣赏下列作品,回答问题。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部作品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作品将之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乙]作品则将之寄托在枯藤、老树等对应物上。[甲I[乙]两部作品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作品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
(2)品读[甲][乙]两部作品,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①最欣赏的句子:
②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象[甲]作品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作品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①“我"的心理活动:
②“断肠人”的倾诉:
◎参考答案
(1)坟墓 海峡 家国之思(意近即可)
(2)①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②)示例:“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洋溢着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若欣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思准确即可)
(3)①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②)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 (意近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新诗,回答后面各题。
牵手
清明节那天
所有的女友
都被一双双大手牵走
只留下我
还有一片哀愁
我也要走
带上九百九十九朵丁香
放在你的坟头
陪你到天长地久
因为你曾说
你最喜欢丁香般的姑娘
而你那双
曾托起溺水女童的手
却再也不来牵我
等待千年颤抖的手。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所有的女友/都被一双双大手牵走”中,“双双大手”指各人的男友粗壮有力的大手。
B.“只留下我/还有一片哀愁”中,只有我没有人牵手,只好留下,而女伴们带走了欢乐留下了哀愁,所以我被哀愁笼罩。
C.“而你那双/曾托起溺水女童的大手/却再也不来牵我”说明男主人公是为了救助溺水女童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D.“等待千年颤抖的手”这一句点明时代特点。在等待新千年到来的时刻,想到跨世纪的爱情,“我” 的心情十分激动,双手也颤抖了。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2)对这首诗鉴赏不正确的是( )
对这的女生人公“我”是一个丁香般纯洁淡美的姑娘,清明节,她独来到男主人公的坟头,放上九百九十九朵丁香,放上自己永久的爱和无穷的思念。
B.本诗男主人公是个有情有义,热爱生命,又不吝啬生命的男子汉,他最喜欢丁香般的姑娘,可知他生前与女主人公情投意合,在女主人公心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C.本诗采用第一人称女性口吻进行叙述,叙述清明节她到爱人坟头献花致哀的经过,没有比喻,没有象征,没有哀痛欲绝的表露,语气平缓甚至平淡,但却能打动人心。
D.全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女友都被牵走与“只留下我”对比,“托起溺水女童的大手”与“不来牵我/等待千年颤抖的手”对比,贯穿全诗的生与死,喜与忧的对比等;还有诗题叫“牵手”,实则男女主人公没有牵手,也形成对比。
◎参考答案 (1)D (2)D
【中考链接】
1.(广西崇左市)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云。
B.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由近到远,热情赞美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透露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答案】10.D
【解析】D项“由近到远”应该是“由远到近”,诗人首先是远观全景,齐鲁大地青葱连绵。
2.(广西桂林市)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各题。(6分)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1)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2)“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3.(广西河池市)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2分)
⑵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2分)
【答案】⑴设问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⑵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
【广西贺州市】(二)古诗鉴赏(4分)
16.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诗歌围绕诗题中哪个字着笔,着重写了什么内容?(2分)
⑵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2分)
【答案】⑴诗歌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1分)着重写了望泰山的所见所感。(1分)
⑵可围绕尾联的作用或含义答题,也可以从赏析语言的角度答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