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12.地球引力》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12.地球引力》教案第1页
    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12.地球引力》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12 地球引力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12 地球引力优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活动过程,总结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地球引力》 课型 新授课时1 序号 学习内容分析《地球引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五年级上册《地球和地表》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思考物体落地的原因,接下来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探究——推理结论的过程,认识地球引力,最后通过交流探讨,感受地球引力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思考“熟透的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潺潺溪水为什么会流向低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曲别针、细线、透明胶带、磁铁、剪刀等材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物体落地的图片及抛物落地的体验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体落地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都最终会落向地面。接下来,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探究实验验证猜想,推理得出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最后通过交流探讨,认识地球引力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是怎样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的,引发学生继续探究宇宙的兴趣。本课学习内容看似抽象,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首先从观察生活现象和活动体验入手,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物体落地现象;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推理得出地球存在引力作用;最后回归生活,认识地球引力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学情分析地球是一个充满奥妙的星球,有很多知识领域需要去探究、去发现,学生对地球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落地现象司空见惯,但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都会落向地面,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地球引力看不见摸不着,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储备,有一定的猜想、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有引力,并能利用“地球引力”这个词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通过本次课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思考能力有进一步提升
      3.初步具有对地球引力现象的科学探索精神。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地球引力。
    教学难点: 
      利用“地球引力”这个词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突破措施:  通过进行探究实验理解地球引力。学习准备学生准备:曲别针、细线、透明胶带、磁铁、剪刀、记录单。教师准备:毽子、球、课件。            环节与目标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教师准备纸飞机、球、毽子,找3个学生到黑板前玩一玩。2.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放飞纸飞机、踢毽子、抛球,最终纸飞机、球、毽子都落向哪里?学生进行交流。3.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落地的现象?学生交流。4.学生猜测原因:这些物体最后也都落向地面,这是为什么呢?5.教师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板书课题:地球引力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下落的现象?师:刚才我们已经交流了生活中物体下落的现象,并猜测了原因。下面我们从反面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不下落?这些物体是借助什么升空的?假如没有这种力量会怎样?    学生交流讨论。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来自地球的吸引力,若想克服这种引力,就得需要强大的外力来帮忙,这种外力就是地球引力。过渡:地球引力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对地球上的物体施加引力,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验证它的存在。活动二: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1.实验探究“移走磁铁,曲别针如何运动”,验证地球引力的存在。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细线、透明胶带,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材料设计一个“移走磁铁,曲别针如何运动”的实验。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实验记录单,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师生总结实验方法:a.将线的一端用透明胶带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栓曲别针。b.用磁铁慢慢接近曲别针,带动曲别针竖立并悬空于地面之上。c.提出猜想:如果移走磁铁,曲别针向哪个方向移动? d.移走磁铁,观察曲别针向哪个方向移动。4)师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a.线的一端要用透明胶布牢牢固定在地面。b.磁铁吸引曲别针后要让曲别针悬浮于空中。5)学生实验,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6)学生汇报实验发现。7)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曲别针向下运动,落向地面。说明地球具有像磁铁一样的吸引力,可以吸引物体落向地面。2.实验探究“剪断细线,曲别针如何运动”。1)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新增实验材料剪刀,提出实验要求:设计“剪断细线,曲别针如何运动”的实验。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实验记录单,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学生总结实验方法。 (4)师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a.线的一端要用透明胶布牢牢固定在地面。b.磁铁吸引曲别针悬浮于空中,磁铁要与曲别针相隔一定的距离。c.使用剪刀注意安全。5)学生实验,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组汇报实验发现:磁铁向上运动,被磁铁吸住。得出结论:磁铁隔空也能吸住曲别针,不会落向其他方向。7)根据两次实验探究,推理得出实验结论:像磁铁隔空能吸住曲别针一样,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3.学生总结“地球引力”的概念,教师纠正。4.认识“上、下”概念。1)课件出示资料卡:地球像一个大圆球,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居住在地球上各个方向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2)科学描述上与下的方位概念: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活动三了解地球引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1.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地球引力对人类生活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2.学生交流。3.地球引力对人类生活又有哪些有利的一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4.视频展示假如失去地球引力的后果。三、总结收获 师生总结:地球引力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假如没有地球引力,世界将陷入混乱不堪,人类也无法生存。四、拓展活动——继续激发学生对太空研究的兴趣,构成闭环介绍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最早发现了地球引力,播放地球引力是如何被发现的视频。视频播放地球引力相关知识。 作业内容作业类型 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是怎样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的。 拓展型作业板书设计地球引力物体下落的原因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8 探索地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8 探索地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地球可能是球体,麦哲伦环球旅行,地球是球状天体,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12 地球引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上册12 地球引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聚焦,方案探究,交流评价,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下册12、地球的面纱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下册12、地球的面纱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分析,判断,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