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二节 人口教案
展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2.运用资料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能列举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
3.结合地图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和人口分布图,进一步熟练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
2.通过计算不同省份的人口密度,巩固分析一个地区人口密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的人口国情,通过有关统计数字和实例体会人口国策的意义并拥护人口国策,确立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观念。
【重点】
我国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人口国策的内容与要求。
【难点】
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形成原因。
【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节对我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
知识点一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1、P12的内容,自主完成)
读图思考:
1.找出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__答案: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占世界的1/5。__
2.读图分析,A、B、C三个阶段人口增长情况,并分析B、C阶段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__答案:1949年前,人口增长较慢;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快,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C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实行计划生育。__
3.结合教材第11页文段,思考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__答案: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的人口数量多。众多的人口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__
4.针对上述人口问题,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__答案: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__
5.目前,我国人口出现了什么问题,采取的措施和目的是什么?
答案:问题: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目的: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措施: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讨论交流)
1.读教材图1.11,分析比较20岁、25岁结婚生子人口出生数量的不同,进而理解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作用。
2.读教材图1.12,估算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人口数,并计算实行计划生育比不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人数;结合2010年粮食总产量、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人均数值并填入相应的表格,分析计划生育的作用。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
(教师点拨)
知识点二 人口东多西少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3、P14的内容,自主完成)
读教材图1.13思考:
1.请根据2010年我国人口数13.7亿人(包括港澳台),计算我国人口密度,并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相比,说明我国人口总体分布情况。
__答案: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属于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我国人口总体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__
2.根据要求在上图中标注黑河、腾冲,并说明其所属省份。
__答案:黑河位于黑龙江省,腾冲位于云南省。__
3.比较东南和西北部人口的疏密,总结人口分布特点。
__答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__
(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原因
(讨论交流)
1.读教材图1.13,根据图例找出青海省和江苏省,初步判断其人口密度,并根据教材第14页活动提供的数据具体计算两省人口密度。
2.下图为我国地形图与降水量图,找出青海省、江苏省位置,分析其地形和降水,并思考人口分布与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3.在中国夜晚灯光图中找出青海省和江苏省,根据其明暗的程度,说明经济发达程度,思考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4.拓展思考:能否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促进西部大开发?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我国人口东西部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师点拨)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现状、分布、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特别是对人口分布的原因分析,具体如下:
1.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耕地多,气候好,生产的粮食多,交通运输便利,工商业也发达,城镇多,所以人口众多,密度大。而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交通也不便利,工商业欠发达,城镇少,所以人口少,密度小。
2.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却大于东部地区。所以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的格局,是完全合乎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社会规律的,是不随人们的主观愿望改变的。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
2.人口增长
3.人口问题
4.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二、人口东多西少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迅速。
2.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及其对策
(1)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
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②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
③虽然我国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
④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
⑤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
⑥国家用于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发展。
⑦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
⑧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2)人口问题对策
①控制人口数量是前提。
②提高人口素质是关键。
③加强法制建设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全面实施一堆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3.计划生育的内容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1.(1)通过图中数字可以直观地看出,晚婚5年,100年就少生1代人。晚婚、晚育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可以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从而减缓人口增长的速度。
(2)不实行计划生育条件下,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约16.3亿。16.3-13.4=2.9亿。
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
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335.3
407.8
人均教育经费(元/人)
1200.1
1459.9
2.分析人口增长折线图(或者曲线图)要根据坡度的陡缓,判断人口增长的快慢。坡度陡,说明人口增长得快;坡度较缓,说明人口增长得较慢。
3.计划生育的作用
(1)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
(2)少生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注:
(1)计划生育不等于人口减少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是不能说人口增加较少,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较大。
(2)误认为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人口增长过快,社会、资源、环境压力太大;而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费用增加等。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我国采取全面二胎政策积极应对当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
1.巧算人口密度
在计算人口密度时,可以先把大的单位约掉,计算起来就比较方便。
2.人口稀少与人口增长慢的区别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稀少,但其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受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影响;人口分布疏密要通过面积和人口数计算判断。
3.人口分界线的北端城市是黑河,而非我国最北端城市漠河,要注意区分。
1.(1)读图可知,江苏省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7800万,人口密度约为780人/平方千米;而青海省面积有7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只有550万左右,人口密度约为8人/平方千米。对比可知,江苏省的人口密度远大于青海省的人口密度。
(2)我国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地形多山地、高原和盆地,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3)经济越发达,人口分布越密集。
(4)要促进西部大开发,不应采取从东部向西部移民的方式,应大力发展西部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2.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条件
东部
西部
自然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
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
社会经济条件
耕地多,生产粮食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
耕地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欠发达,城镇少
开发历史
开发较早
开发较晚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人口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人口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人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人口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