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能力目标 】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定义、大小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关系等相关知识。
2.方向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导入)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提问)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略
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提问)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
(提问) 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
(提问) 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
(提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
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
黑板画板图:
(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
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学生活动)
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
(板书)3.一般定向法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
学生:略
教师总结:
如:1)可用指南针
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
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等等。
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
(提问) 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
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
课堂总结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练习设计
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2.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能力目标 】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
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
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
2.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被炸,此事轰动了世界,我想知道美国在哪,应该选择什么地图?(世界地图)
3、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要乘什么车,怎么办?(买一张北京交通图)
(过渡)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板书)一、地图的种类
(学生活动)请一个学生朗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第三段:
导游图、交通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等
教师挂出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
1.每两人一组上前观察着两张地图有什么不同;
2.每个小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
3.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
(板书)二、比例尺的大小
(讲解)比较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就要将其转换成分数式,这时分子都是1,若分母大比例尺就小,分母小比例尺就大。世界地图的比例尺小,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提供的“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不同,并填写表格。(教材第22页表)
(巩固练习)
解决以下问题应选择什么比例尺的地图
1.去一个城市旅游,想知道这个城市的位置
2.想知道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
3.在这个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
(过渡)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学生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北京地图”,分三大组分别进行:
1.量算北京市最西端到最东端的直线距离;(一组)
2.量算北京市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二组)
3.量算北京城区到天津城区的铁路长度大约是多少。(三组)
(提问)地图上两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比较容易,量算曲线距离呢?
(学生活动)
1.第三组的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做的。(可做演示,组内同学可以补充)
2.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量算曲线距离?(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板书)三、地图的发展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课堂总结
人们的许多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会涉及到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大小、内容的详略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知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板书设计
选择适用的地图
一、地图的种类
二、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的发展
数 字 式
线 段 式
文 字 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一等奖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会阅读地图,选择适用的地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及反思,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