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7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966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识与技能】(1)知道爆炸的含义和引起爆炸的原因,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能合理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面粉爆炸实验及对此实验成败原因的讨论交流了解爆炸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防范火灾与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重点】爆炸的含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点】如何防火、防爆。知识点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32~133页,并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爆炸:__可燃物__在__有限的空间__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__体积__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爆炸极限(体积分数):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__含量范围__。3.粉尘爆炸实验中,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的目的是__营造有限的空间__,燃烧的蜡烛的作用是__使面粉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__,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__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__。4.可燃物与氧气的__接触面积__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__严禁烟火__,在这些地方要注意经常__通风__。5.识别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合作探究】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还有原子弹、氢弹爆炸是由于原子的改变而引起的,也不属于化学变化。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反应条件反应程度反应现象联系燃烧可燃物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剧烈发光、发热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爆炸(化学变化)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热量来不及散失非常剧烈发光、发热、爆炸缓慢氧化可燃物跟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缓慢发热自燃可燃物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失,温度达到着火点由缓慢到剧烈发光、发热 【教师点拨】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在判断一种爆炸具体属于哪种变化类型时,要根据引起爆炸的原因进行分析。【跟进训练】1.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A.不立即开灯 B.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C.关掉进气总阀门 D.打开门窗通风2.下表是几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据此判断在空气中最易爆炸的是( D )气体CH4H2COC2H2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5%~15%4%~75%12.5%~74%2.5%~80%A.CH4 B.H2 C.CO D.C2H23.下列关于爆炸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C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混合,在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