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英才学校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969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温州市英才学校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969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温州市英才学校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2969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温州市英才学校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英才学校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全卷共26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2分)1.小科从教材中获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后总以为地球上的水太丰富了,但自从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的科学视频《地球上的水》以后就明白了:尽管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给人类利用的水并不多。那么人类利用较多的水体是( )A.海洋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B.冰川水、河水、湖泊淡水C.河水、深层地下水、湖泊淡水 D.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2.“胜哥”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制得氢气的体积为10厘米3,则生成的氧气的体积为( )A.20厘米3 B.5厘米3 C.10厘米3 D.2厘米33.“胜哥”将重6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排开的水重5牛,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6牛 B.11牛 C.1牛 D.5牛4.中学生所穿的校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请你根据下表中的知识选用一种溶剂来进行洗涤( )溶剂对油漆对化纤A能溶解能溶解B能溶解不能溶解C不能溶解能溶解D不能溶解不能溶解 A.A B.B C.C D.D5.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酒精灯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6.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C.任何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变成纯净物D.任何水经过该装置后可以直接饮用7.2017年,浙江“五水共治”继续发力,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立下“军令状”,在规定时间内浙江将彻底剿灭劣五类水,并采取一切措施巩固成果,保证不反弹。还将进一步深化“河长制”, 强化督查考核。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不相符合的是( )A.及时拧紧水龙头 B.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C.围湖造田 D.工业废水经过净化后再排入江河8.宋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隐藏了一条温度变化规律。下列大气分层中,符合这条规律的有( )①对流层②平流层③中间层④暖层⑤外层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9.天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下列现象中属于天气的是( )A.终年高温 B.四季如春 C.晴转多云 D.冬暖夏凉10.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背风坡不会降水B.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随着高度上升而一直降低C.气流上升时,水汽遇冷容易液化,形成降水D.山顶比山脚气压低,因此山顶处水的沸点较低11.去年寒假,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科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如图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季风12.春节期间温州阴冷潮湿,海南却温暖宜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1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会影响到A.交通出行 B.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建筑施工14.空气对所有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图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事例的是( )A.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 B.上升的氢气球 C.风吹风车旋转 D.用吸管吸饮料 15.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该活动所研究的问题是( ) A.大气压强有多大B.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C.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D.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1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所处深度 h 的关系图像。根据该图像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物体的质量是 12kg B.物体的密度为 1.5×10 3kg/m3C.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6N D.浮力的大小总是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变大17.有a克蔗糖的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为c%,采取措施后其变为饱和溶液b克,溶质质量分数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B.ac%一定等于bd% C.原条件下蔗糖溶解度大于cg D.c%一定小于d%18.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8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则物块的密度是(g取10N/kg)( )A.1.10×103kg/m3 B.0.94×103kg/m3 C.0.90×103kg/m3 D.0.85×103kg/m3 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0分)1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求:浓硫酸(H2SO4)5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98%密度1.84克/厘米3相对分子质量98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其中含溶质硫酸___________克。(2)欲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这种浓硫酸和多少水?20.有一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压强为多大?(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多大?(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小题)21.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_____________g。(2)用规格为_______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为1g/cm3)(3)本实验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4)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蔗糖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_。A.增加适量蔗糖固体B.减少适量蔗糖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22.某课外兴趣小组用三种注射器(5mL、10mL、 20mL))、 弹簧测力计一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刻度尺,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标准大气压取值p=1.0×105Pa),(1)主要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___________;B.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C.用刻度尺测出的___________长度,为15cm。(2)思考并回答:有长度相同的5mL、10mL、20mL三种注射器,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____mL的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____。(3)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可能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___。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小红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完成AB步骤后 ,她测试了活塞和注射器筒壁间的摩擦,写出该操作步骤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4小题)23.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1)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_______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2)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二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___________。2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形成悬浊液的是______。①面粉 ②蔗糖 ③花生油 ④冰块 ⑤酒精 ⑥粉笔灰25.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______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26.小明同学在课外利用身边的硬币进行了实验。查寻规律: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空气流速v与当地大气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C是常量,表示空气密度。若硬币的重量为G,则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1)空气流速越大,压强___________;常量C表示空气流速为0时的___________。(2)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___________。(3)想象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A.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上凸下平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D.化油器、喷雾器等装置轻轻用力吹入空气就能喷出雾来
参考答案1.D【详解】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选D。2.B【详解】由于在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如果生成氢气的体积为10厘米3,则生成的氧气的体积为5厘米3,故B正确。故选B。3.D【详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即故选D。4.B【详解】中学生所穿的校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选用的溶剂要具备能溶解油污,不能溶解化纤面料,观察选项,B符合要求。故选B。5.D【详解】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先放置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固定铁圈的位置,然后再放上蒸发皿,倒入NaCl溶液就可以加热搅拌,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所以顺序是:②①③④⑤。故选D。6.B【详解】A、该装置不能对水杀菌消毒,对水消菌杀毒需要通入氯气等,故A错误。B、固体杂质无法通过上述装置,故该装置能除去书中的固体杂质,故B正确。C、通过该装置不能除去溶于水的物质,不能得到纯净物,故B错误。D、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异味,但是水中可能还有可溶性杂质以及细菌等物质,不可以直接饮用,故D错误。故选B。7.C【详解】A、及时拧紧水龙头,有助于节约水资源,故A可取。B、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有助于保护水资源,故B可取。C、围湖造田,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故C不可取。D、工业废水经过净化后再排入江河,有助于保护水资源,故D可取。故选C。8.D【详解】宋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隐藏了一条温度变化规律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在大气分层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对流层和中间层。故选D。9.C【详解】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某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C选项属于天气。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天气状况,与多变的天气相比,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ABD选项属于气候。故选C。10.D【详解】A.山地的迎风坡湿润气流沿山坡爬升,形成降水。故迎风坡降水多,而背风坡降水少,故A错误;B.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故B错误;C.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微小,能被空气中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空气不会液化;故C错误;D.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较低,故D正确。故选D。11.C【详解】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冬季有积雪;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冬季温暖,可以领略海岛风情。即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故C符合题意。故选C。12.A【详解】造成温州、海南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温州纬度较高,受太阳光热少;海南纬度较低,受太阳光热多。因此出现了春节期间温州阴冷潮湿,海南却温暖宜人的不同气候,故A符合题意。故选A。13.C【解析】试题分析: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指气候会影响到农业方面的成语,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气候与农业的有关知识.14.D【详解】A.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是因为空气的热装冷缩,故A不合题意。B.上升的氢气球,是因为它的密度小,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B不合题意。C.风吹风车旋转,是因为风具有动能,故C不合题意。D.用吸管吸饮料,是因为大气压强大于吸管内的压强,饮料被压进口中,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C【详解】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被大气压给“支持”住了,即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该活动所研究的问题是: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故C符合题意。故选C。16.B【详解】A.由图可知当物体受浮力为0时,G=12N,物体的质量 故A错误。
B.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12N-6N=6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的体积:因此物体的密度为 故B错误。C.由图可知,当物体全浸入时,物体受浮力F浮=G-F′=12N-6N=6N故C正确。
D.当物体全浸入时,浮力的大小不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17.C【详解】A、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蔗糖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则a=b,故A错误。B、若采用降温的方法或者蒸发溶剂的方法时蔗糖溶液恰好饱和,则ac%一定等于bd%,因为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发生改变。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则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导致ac%小于bd%,故B错误。C、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设此时蔗糖的溶解度为S,则,从式子可以得出S大于c;且此时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蔗糖溶解度大于cg,故C正确。D、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蔗糖溶液恰好饱和,溶液组成不变,则c%= d%,故D错误。故选C。18.D【详解】该物块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该物块放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由以上可知,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而物块的重力不变,因此,物块放入酒精中是下沉,由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V=V排酒精==8×10﹣5m3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6.8×10﹣5m3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物体在水中漂浮,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则G=G排=0.68N物体的密度故选D。19.(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1.84g/mL×100mL=184g,其中含溶质硫酸质量为:184g×98%=180.32g。(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则1000g×19.6%=1.84克/厘米3×x×98% x108.7厘米3(108.7mL)需要水的质量为1000g−1.84克/厘米3×108.7厘米3 800g。【详解】解析见答案。20.(1) 3.5×104Pa;(2)2×104N;(3) 2.8×104N【详解】解:(1)[1]圆木的体积为圆木的重为圆木对池底的压强为(2)[2]水位达到1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圆木对池底的压力(3)[3]当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0时即解得水深当水位达到4m时,圆木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圆木受到的浮力:答:(1)未向水池内注水时,圆木对池底压强为3.5×104Pa;(2)向水池内缓慢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2×104N;(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2.8×104N。21.22 100 78 搅拌,加速溶解 B 【详解】(1)蔗糖质量=100g×22%=22g。(2)蔗糖为22g,水的质量=100g-22g=78g,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需要水的体积为78mL,量筒量取液体体积与量筒量程越相近,误差越小,所以选择100mL的量筒。(3)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快溶解速率。(4)用托盘天平称量蔗糖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蔗糖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蔗糖,直至天平平衡。2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后避免空气再进入 注射器全部刻度 5 避免所需拉力太大导致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C 去掉注射器上的橡皮塞,继续匀速拉动注射针筒,读出测力计示数即为摩擦力大小 【详解】(1)[1]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并利用橡皮帽堵住使空气不再进入。[2]因为需要计算活塞的面积,所以需要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2)[3] [4]因为容积大的注射器,横截面积大,需要的拉力大,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所以选项5mL的注射器好一些。(3)[5]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受力面积一定,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会使测得的拉力变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大;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或偏小,算出的大气压也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会使测得的拉力变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
因此可能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是②③,故选C。(4)[6]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需要先测量处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步骤为:去掉注射器上的橡皮塞,继续匀速拉动注射针筒,读出测力计示数即为摩擦力大小。23.< “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给浮标缠绕更多铁丝 【详解】(1)因为两种情况都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浮标的重力,根据得,所以V排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A在B的上面,说明放入A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说明A液体的密度较小,即ρA<ρB。(2)根据,二条标记靠的很近,可想办法减小筷子在水面处的横截面积,所以可以使“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更多一些铁丝,这样可使细端在水面处。24.②⑤ ①⑥ 【详解】①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②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③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形成乳浊液;④冰块和水是一种物质,只是状态改变,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⑤酒精是可溶于水的液体,形成溶液;⑥粉笔灰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能形成溶液的是②⑤,形成悬浊液的是①⑥。25.相等 大于 大于 【详解】[1][2][3]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等于大气压强;罐内的空气被消耗、冷却后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内部的气压是等于外界大气压的,所以血液的压强大于罐内的压强,从而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26.越小 当地大气压强 G B 【详解】(1)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由公式(式中C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可知:常量C表示空气流速为0时当地大气压强。(2)吹硬币时,硬币受到三个力的共同作用:硬币上表面的压力F上、下表面的压力F下、硬币的自重G;那么刚好被吹起时F下=F上+G则F下-F上=G即: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G。(3)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规律相反,则:A.要想产生向上的升力,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上平下凸,故A错误。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而是会分离,故B正确。C.列车经过时产生的气压差会将人推离列车,对人来说也不安全,站台安全线还是有必要设置的,故C错误。D.喷雾器越用力吹,喷雾器中管内液面越是降低,根本不会喷出来,故D错误。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文件包含试卷docx、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修改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