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点,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图示巧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依据教材知识,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过程(1)1986年,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复关过程。(2)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影响(1)积极方面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2)消极方面:国内的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会受到冲击。
自主思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提示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就必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对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认识史料实证史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以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编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史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示(1)市场体制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两极格局的解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2)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面对: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趋利避害,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等。
历史解释1.原因(1)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2)科技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3)国际环境: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4)各国政策: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5)推动因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2.表现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贸易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生产全球化;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资本全球化。
3.实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4.评价(1)积极影响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②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④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2)问题①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距离,贫富分化严重。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3)对策①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②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③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易错提醒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典例剖析例题读下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额的变化表明( )
A.国际政治局势稳定B.国际自由贸易得以实现C.国际分工日趋明显D.国际经济联系增强
题目立意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历史结论的能力。解题指导图表中的数据表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的数额高速增长,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反映,体现出国际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合作程度加深。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D
1.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解析关键是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距离拉近的直观感觉。答案B
2.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摆脱了“半球化”的状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20世纪90年代后( )A.国家干预经济消除了经济危机B.苏联解体结束了两极对峙格局C.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确立D.新型交通工具提供了技术手段解析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故选B项。答案B
3.下图为漫画《自筑壁垒》,画中人物正在用砖砌圆形井。其意在说明贸易保护主义( )
A.既害人又害己B.既有利又有弊C.违背贸易自由D.使美国陷入孤立解析画中人物用砖砌圆形井,在束缚自己的同时也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故选A项;自筑壁垒、隔绝世界,没有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好处,排除B项;漫画反映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而不仅仅是违背了贸易自由,排除C项;漫画没有反映外部世界的态度,排除D项。答案A
4.西方某国的一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来到中国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这里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解析圣诞经济对全球各个角落都具有吸引力,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反映。答案A
5.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解析从新航路的开辟就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给各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大不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人口的迁移是全球化推动的结果之一。综上所述,B、C、D三项的叙述都是错误的。答案A
6.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9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公开宣布并执行了大面积、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从1992年的43.2%降至2002年的12%。以下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B.世贸组织对贸易小国利益足够重视C.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D.中国企业有技术、市场等绝对优势
解析材料反映了1992年后我国进口关税税率大幅降低,未涉及这一时期及经济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而中国从1992年就开始降低关税,并且材料也无法体现世贸组织对贸易小国的足够重视,故B项错误;1992年后我国进口关税税率大幅降低,表明我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故C项正确;发达国家有技术、市场等绝对优势,故D项错误。答案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工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摘编自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的视角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如材料一中的“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和材料二中的“扩大产品销路”“资本输出”等。第(2)问,视角要从材料中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可从中国的需要和全球化的角度论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背景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走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交通通讯发展,技术手段,推动者,国际组织,扫除障碍,制度保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优秀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记知识,史料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师精讲,典例剖析,史料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