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1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747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四单元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四单元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演讲辞,合作讨论,疑难探究,相关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孑民,现代教育家,浙江绍兴人。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著作有《蔡元培选集》《中国伦理学史》,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遗著辑有《蔡元培全集》。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到教育部电报,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因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多数友人劝其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的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人劝他,说腐败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少数人的意见,接受了北大校长的职位。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到校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演讲辞,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辞有三种类型。①叙事型: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的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1.作为一篇演讲辞,全文可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我的见解: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引出下文。第二部分(第2、3、4段),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第三部分(第5段),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2.作者为什么一上来先点明自己与北大的渊源?我的见解:蔡元培一上来不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居高临下,而是非常谦逊地介绍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这样可以拉近自己与北大的情感距离,也拉近了自己与台下听众的情感距离,从而更好地为下面自己的观点被听众接受做铺垫。3.从文中看,北大的腐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我的见解:求学者皆有做官发财的思想,选取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
4.如何理解第三段中“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这句话的含意?我的见解:这句话是针对黑暗的社会风气而言的。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丧失,新的道德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很少有能“出淤泥而不染”者。这也是作者寄希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能洁身自好,还要能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5.作者在论述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我的见解:文章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
6.“敬爱师友”体现了蔡元培哪方面的教育宗旨?我的见解:这体现了蔡元培所倡导的教育宗旨——育人。他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有感情的、有理智的。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彼此坦诚相待,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1.“三点要求”中体现了蔡先生怎样的办学方针?我的见解: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他要求来北大求学的人,要抱定认真做学问的正大宗旨,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勉励青年学子砥砺德行,是贯彻“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的首要措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互相勉励,共同提高,是建设良好校风的必备条件,也是贯彻“思想自由”办学方针不可或缺的措施。
2.蔡元培在课文中提到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现在也一样有,所以他当年提出的三点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请谈谈你的感想。我的见解:(示例1)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
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示例2)我觉得“敬爱师友”这一条最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惯了,唯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很难做到。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3.本文在结构方面又有什么特点?根据演讲辞的特点分析。我的见解: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因为演讲的时间有限,所以整篇文章只能设定一个中心点。而且中心思想要突出。本文就是围绕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全篇结构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4.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我的见解: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
5.根据对本课体裁的了解,总结一下演说的要求。我的见解: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中心要突出,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再次,演说词要富于感情,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哗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说词还要在事例的选取、语言的加工上下一番功夫。
中国现当代知名教育家1.梁启超(1873—1929),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中国之衰乱由于教之未善。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条,皆归本于学校。”他曾著《新民说》,认为“变法”必先“变人”,“变人”必须“育才”,“育才”就是教育。这种把办教育看作是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关键的主张,虽然对教育的作用估价过高,但其重视教育这一点却是可取的。
2.徐特立(1877—1968)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卓越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延安时期,他根据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教育总方针,提出:要研究科学,培养科技人才。“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迫切需要知识分子”。
他注重自然科学的教育和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重视教学方法。他主张,要给大众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给已有的知识。他还指出:“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只会接受书本子上的现成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发现新知识。那就更需要从手脑并用的劳动中,改造事物,分析事物,综合事物,才能得出关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识。”他主张“灵活使用课本”,反对把“课本神圣化,使学生都不用脑”,如果“师生都成为课本的审查者和编辑者”,“学习的成就就必然是可惊的”。此外,他还很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少而精等。
3.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鲁迅极其重视科学知识。他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鲁迅主张搞文科的也要学自然科学。鲁迅把中华的复兴、民族的自强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战士,向旧社会的恶势力作韧性战斗,求得自身的彻底解放。他说:“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
他关心青年的学习,但反对读死书。他教育青年学习要做到坚忍、认真、韧长。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如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他反对注入式,主张启发式。鲁迅对陈腐的注入式教学法有切肤之痛。他认为注入式违背人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他说:“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如师荒谬,不妨叛之。”
4.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五四”运动后,他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他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陶先生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陶行知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即①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②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③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④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⑤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陶行知还主张终身学习,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应当是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磨炼勉励,指责诋毁谩骂,眼睛看到的都是,并给以应有的待遇,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第四单元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ppt、《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pptx、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2课时课件ppt、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1课时课件ppt、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docx、练案2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课后练习doc、练案2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课后练习doc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课件ppt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