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5课搭船的鸟 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977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搭船的鸟》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观察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并把自己的观察成果记录下来。作为第一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文中的“我”观察很细致。坐在船舱里,“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响的声音。翠鸟出现后,“我” 看到了它美丽的外形。接着,“我”又看到了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一系列敏捷的动作。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给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增添了快乐,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第一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情做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丰富的观察所得,第二题“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是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翠鸟动作的细致。三上年级的孩子普遍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而观察恰好就是写作的核心能力,是表达的源头活水,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这一课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结合关键语句的品读,感受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体会作者观察地细致。最后结合小练笔,尝试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写下观察所得,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目标
(一)随文识字,认识“父、啦”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橹”,能正确书写“搭”。
(二)能正确朗读课文,利用图片、近义词理解、关键词句品读等方式感受翠鸟外形的美丽,感受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三)结合小练笔,尝试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写下观察所得,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主动观察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课题:搭 船的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郭风先生的一篇散文。
2.指读课题,正音。
3.教学生字“搭”。
(1)结合词语“搭船”,理解“搭”:你明白“搭船”的意思吗?(板书:坐)
(2)结合生活理解“搭”:生活中,你搭过什么?去哪里?
(3)小结学习方法:原来联系生活也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办法真好。
(4)书写“搭”。 观察“搭”的字形:要把“搭”字写得紧凑美观,有一个穿插的笔画你发现了吗?(板书:撇描红)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让我们跟随这只搭船的鸟,一起走进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2.检测:指名朗读课文,正音:课文很美,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小结朗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特别重要,你们做到了,真好。
3.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橹”。
(1)出示词语,指名带读,正音。
(2)出示图片和第一自然段:“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在看图和读文中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橹”:这四个词语都出现在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在图中找一找哪里是船舱和船篷?蓑衣和橹又在哪里? (3)学生交流: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4)小结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可真方便。
(5)出示蓑衣图片:了解蓑衣的用途:你知道蓑衣是做什么用的?
教师小结:蓑衣是用不易腐烂的草编成的厚厚的衣服,穿在身上可以挡风挡雨。 (6)回读第一自然段:一起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把这些原本陌生的词语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4.整体感知: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三)品读课文,体会观察的细致
过渡语:让我们走近这只搭船的鸟,去欣赏它的美丽。
1.默读课文,快速找出描写翠鸟美丽的句子,用~~~~~~画出来。
2.品读句子,感受翠鸟的美丽。
(1)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2)说一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翠鸟的美?找近义词理解“彩色”,感受美丽:读到这个词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它的哪些近义词朋友呢?指导朗读第一句:翠鸟身上有那么多艳丽的色彩,难怪作者说它是一只彩色的鸟。(板贴:彩色)多么美丽!指名读,男生一起读!结合图片理解“翠绿”,感受美丽:你知道怎样的绿是翠绿?出示翡翠的图片:结合图片小结:像翡翠一样绿得透亮就是翠绿。生活中,你还见过翠绿的什么?学生交流。出示竹林、小草、秧苗、松叶图片,感受翠绿:老师也带来了一份翠绿的礼物,请你们读出绿的鲜活之感。了解翠鸟名字的由来:现在知道为什么它叫翠鸟了吧?指导朗读第二句:全身的羽毛绿得那样鲜亮,(板贴:翠绿 )难怪有了这美丽的名字——翠鸟,多么美丽!指名读,全班一起读。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翠鸟翅膀的蓝和长嘴的红,感受美丽:你平时一定也很喜欢这鲜艳的蓝色,(板贴: 蓝色)谢谢你的阅读分享,也请你读一读这句话。翠鸟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板贴:红色)就像爱美的小姑娘擦了口红,红艳艳的,多美啊!指名读第三句,女生一起读。
3.品读句子,习得观察方法
(1)观察抓特点学生自读句子,思考:同学们,短短三句话,作者都在描写翠鸟的什么?为什么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翠鸟的颜色呢?
小结:是啊,翠鸟与大部分的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身上艳丽的颜色,看来作者的观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翠鸟最大的特点来观察。(板书:抓特点)所以,他才观察到了翠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美丽的颜色,作者的观察多么仔细。(板书: 观察 仔细)欣赏翠鸟的图片,再次感受翠鸟色彩的艳丽:指导朗读: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把翠鸟的美丽深深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2)观察有顺序 过渡语:我们再来细细地看看这段文字,作者观察了翠鸟的哪些部位?用О圈出来。 学生交流:课件出现羽毛、翅膀、长嘴的三幅截图。谁能按照作者观察的顺序给这三幅截图排排队?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作者先观察了然后最后说着说着,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作者先观察了翠鸟全身的羽毛,这是翠鸟的整体。(板书:整体)然后观察了翠鸟的翅膀和长嘴,这是翠鸟身上的两个部分。(板书:部分)所以作者的观察是从整体到部分。(板书:→)原来作者的观察不是胡乱的,而是有顺序的。(板书:有顺序)
(3)结合板书,小结观察方法观察是有方法的,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抓特点,当然观察的方法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发现。(随机板书:)只有方法得当,我们的观察才会像作者那样仔细。
(四)尝试练笔,运用所学
1.出示大公鸡和螳螂的图片:选择一样动物,尝试运用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然后写下来。
2.学生写观察所得。
3.展示评价。
(1)全班齐评:出示评价标准:观察有顺序( )观察抓特点( )学生交流:他的观察有没有顺序?他的观察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师评价:随机在评价标准后面打★ (2)同桌依据上述评价标准互评。
(3)学生自主修改。
(五)课堂小结
1.学生齐读单元导语:“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2.教师小结:作者因为仔细观察翠鸟,给原本一次平常的旅途增添了许多的快乐,同学们,愿你们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读写生字,新课学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读揭题,激发观察兴趣,整体感知,梳理观察对象,调动感官,置身观察氛围,聚焦段落, 感受观察之妙,联系生活,培养观察意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