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案+当堂达标训练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案+当堂达标训练题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案+当堂达标训练题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教案+当堂达标训练题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课文,做一做,读一读,认一认,拼一拼,写一写,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拓展,总结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24司马光
    课时
    1课时
    备课人

    单位




    一、读课文,做一做。
    1.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能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读一读,认一认。
    庭 跌 皆 持
    三、拼一拼,写一写。
    jiā tíng dēng gā zhòng rén fàng qì
    ( )( )( )( )
    四、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记叙司马光 的故事,体现了司马光遇事临危不乱,
    机智聪明的性格特点,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手忙脚乱,要沉着冷静,想办法去处理。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4、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感受司马光人物形象,体会司马光智、仁、勇的美好品质。
    教学
    重点
    难点
    1.准确、流利地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感受司马光人物形象,体会司马光智、仁、勇的美好品质。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儿歌导入
    1.上课,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儿歌是由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改编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故事吗?——司马光砸缸
    大家都非常熟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不一样的司马光砸缸,(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司”字源识记。
    “司”这个字要求会认和会写。它的字的本义很有意思。请大家仔细看……慢慢演化成了现在的“司”。它从结构上来说说是什么结构?(生回答半包围结构)其实本课还有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你找到了吗?(出示“庭”)这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而且都是上半包围结构的字。但这两个字也有不同,观察并指出。
    而所有上半包围的字书写规则都是先外后内。所以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个小口诀请大家看。
    出示口诀:
    上半包,要注意,先外后内有顺序。右上包,要饱满,左下部分露一点。左上包,撇舒展,右下部分露一点。
    师范写。生练习写一个。同桌交换互提建议,之后在学习单上修改一个。
    【以司马光砸缸改编的儿歌的形式导入,大部分学生对这个故事很熟悉,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由课题中“司”字进行字源识记,加深学生印象。并以“司”和“庭”两个字的字形特点归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培养了学生归类识字写字的习惯。】
    二、初读
    1.了解文言文。
    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何不同?指名学生说,(预设:字少,难懂,一个字代表一个词的意思)。
    这种语言就是“文言”,而由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出示课件),我们来了解一下文言文。(出示文言文)
    我们曾经背诵过一些文言句段,比如(出示句子),但是成篇章的文言文,我们这是第一次接触。谁想来读一读?
    2.指名1读。(你读的非常好,字音准,句子通/字正腔圆/读书能力真强。)指名1名学生评价。
    3.教师范读: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读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还要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进行适当的停顿,才能读出味道。老师做了一个停顿提示,我想读读试试,如果觉老师读得不错,麻烦同学们给我点鼓励,好吗?(屏幕出示节奏线,老师示范读)
    (1)你想不想读好?跟老师来读一遍。
    (2)根据停顿线和老师的领读,自己读读。同桌互读,互相指正一下。他读的字音准又有停顿,你就给他点个赞,他读的不准你就给他指出来。
    (3)指名2名同学读。(你注意到了停顿/你读的字音比较准,注意停顿也要注意句子连贯)
    (4)老师再领读一遍。(注意停顿可以帮你读好小古文)
    4.齐读。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先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指导朗读上,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读通顺进而读出节奏来。考虑到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成篇章的文言文,我设计了自读感知、教师领读、同桌互读正音、指名读等环节,层层递进,达到读熟练读出节奏的目的。】
    三、理解文意
    1.文言文的形式有意思,故事更有意思呢!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呀?我们怎么来理解文言文呢?(出示注释:根据大家之前提到的,课文中的数字很奇怪,这些数字都对应着下面注释中的解释,这些注释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出示“借助注释”。)
    2.借助注释,同桌之间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不会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生试着说意思。)
    3.指生说。(我听出来了,你知道了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非常善于学习,能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讲吗?注意故事要素。)
    过渡:但是,你们发现了没?同学们就这个故事讲了这么多,但是课文却只用了几句话来讲这个故事?生齐说:2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语言有什么特点?生说,出示(语言精炼)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让我们来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炼。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通过借助注释来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在此基础上感受文言文语言简洁精炼的妙处。】
    四、品读
    (一)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言文版的司马光砸缸,看看课本是怎样用2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精彩的。
    1.师:故事发生在一个庭院里,司马光和小伙伴们正一起做游戏,突然,一个小孩子爬上了水瓮,后面发生了什么?一个孩子掉进水瓮,马上被淹没了。
    指名说,(用课文中的话说,齐读)你从哪个字看出他掉水里了?
    识字“跌”,组词,读。
    2.瓮和缸的区别。(小朋友掉哪里去了?水瓮里,瓮在文中的注释中?出示区别)掉进去更危险,更不容易出来。眼看着小伙伴就要淹没了
    3.危险吗?紧张吗?读出你的紧张,指名1名读。
    4.紧张的时候语速是不是放快了?再读,指2名读,齐读。
    (二) 过渡:眼看着小伙伴掉进水瓮,马上被淹没出不来了,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怎么做的?
    1.指名说,用课文中的话说。出示“众皆弃去”
    (1)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和画面,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2)指名说一说。(你想象真精彩,仿佛就在眼前/你想象很形象。)
    这么多画面,课文却只用了四个字,齐读——众皆弃去。
    从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文言文语言的精炼。
    2.当小伙伴们都吓得四下逃离的时候,司马光怎么做的?
    出示,指名读(注意停顿)。
    3.你来猜一下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水瓮。“之”一般在文言文里代指人或者事物。以示语言更加简洁。现在我们就来做一回古人,来根据情境创作文言文。出示“路遇老人跌倒, ( )。”老师先来做。出示同学有困难, ( )。 小婴儿哭了, ( )。森林发生火灾了,( )。
    4.司马光救人的过程中有些表示动作的词,你找到了吗?有“持、击、破”,“持”组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他怎么拿起石头?
    指名1个学生上台做动作(司马光心情,表情),齐读。
    5.当时情形非常危急,你想象司马光紧张吗?所以你在读司马光救人那句的时候应该怎么读?语速放快,声调提高,你来试试。(指名2个学生读),你读出了当时情况的紧张。救出人之后,语速应该放缓了,对不对?请听,师范读。指名一个读,齐读。
    6.一个“持、击、破”就把司马光救人的全部过程写非常生动,仿佛就在眼前,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言文语言不仅精炼而且还有什么特点?出示语言生动、形象。 齐读,感受语言生动形象。
    7.你在读的过程感受到了什么?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指名说。小结:司马光智慧、有仁心、有勇谋(出示智、仁、勇)
    过渡: 这样的司马光,你喜欢吗?齐读。司马光的这些优秀品质铸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出示简介。
    【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感受司马光人物形象。并于其中渗透文言文知识,以创作小古文的方式来理解文言文感受文言文。通过做动作、反复诵读中理解文言文语言的生动形象。进而进一步感悟司马光人物形象。】
    五.背诵课文
    1.填空背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背诵也是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好方法。你能试着根据提示背下来吗?学生先试。逐级难度增加。
    2.文言文学习方法汇总。
    【在前面基础上进行背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填空式背诵到全部背诵,让学生有扶手可依,最后背诵。在此基础上进行文言文方法的汇总,加深文言文学习方法的理解。】
    六、拓展
    借助我们今天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看看老师给大家了带来了司马光另一个故事。请大家看。
    1.请大家借助拼音和停顿线,自己读一遍,读给同桌听。
    2.借助注释,和同桌合作讲一讲这个故事。
    3.指名说一说。
    【在学习了本课文言文的基础上,拓展司马光另一个文言文故事,以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拓展学习。】
    七、总结推荐
    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又加深了对司马光的了解。司马光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勇敢、机智和冷静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恰恰是因为他爱读书爱思考。恰如《论语》里面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在拓展之后进行总结提升,以《论语》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升华以及对文言文的推荐阅读。】
    板 书 设 计
    24. 司马光
    语言简洁 借助注释
    生动 智、仁、勇 多读几遍
    形象 给有一些字组词
    教 学 反 思
    一、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拼音写生字。
    sī tínɡ dēnɡ diē qì chí
    ( )马光 家( ) ( )山 ( )倒 放( )支( )
    2.比一比,再组词。
    群( ) 挺( ) 跌( ) 持( ) 众( )
    裙( ) 庭( ) 铁( ) 待( ) 从( )
    阅读能力大提升
    重点段落品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


    三、思维创新大拓展
    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熟读成诵,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中悟情,多元吟诵,拓展延伸,美在秋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熟读成诵,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读古诗,学习生字,品读赏析,感悟诗意,游戏练习,加深理解,深入朗读,感悟诗情,背诵古诗,加强积累,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课文,做一做,读一读,认一认,拼一拼,写一写,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