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_(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981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3.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循环 2.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的用途化石燃料的使用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危害,且不说空气污染问题,它的使用同样也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引导学生分析图片的同时思考人在生态环境变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分析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导气管、集气瓶。步骤:查、装、定、收。1.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入药品;3.固定装置;4.收集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出,看是否熄灭。小结:1.CO2的循环;2.CO2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这一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进行光合作用;固态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舞台云雾等。 小结:1.二氧化碳的循环和对环境的影响;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全面分析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山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思考二氧化碳含量整体上升的原因、冬季和夏季含量变化的原因。 完成活动天地6-6。交流共享:思考全球升温会有哪些危害,你感觉到冬季不再寒冷了吗? 结合课本,连接装置,装入药品,收集二氧化碳。实验探究并思考:1.长颈漏斗为什么伸入液面以下?2.导气管是否伸入集气瓶越长越好?3.为什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结合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记录。可自行设计并探究碳酸受热分解等实验。 交流共享: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的用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归纳表格,问题引导,小组实验,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引导,活动天地6-6,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识一点,提出问题,经验交流,学生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