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1)(教案)
展开《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气体“制”(发生)装置和“取”(收集)装置设计拓展、改进是气体制取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热点。本节课是复习课,通过O2的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归纳实验室气体制法的一般思路,对比分析气体“制”装置和“取”装置,归纳总结这类实验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与高中知识点“Cl2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进行衔接并做好铺垫。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在理清“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回忆呈现知识,问题层层递进,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逐步构建“气体制取的知识网络”并形成能力而保留下来。另外,“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反馈,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间引思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体验、想象和思维,这样才能缔造出高效课堂。
二、课标分析
本节课属于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主题“我们周围的空气”。学生已经知道氧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参与化学反应最多的物质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氧气制备的实验当成一次科学实验任务,自主分析思考后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和化学反应,培养学生的决策力和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通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让学生树立物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获取的,并且学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药品的选择学生充分感受物质的变化观,元素守恒观等重要的化学理念,同时学生的决策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重视对学生的思路引导。从元素观、反应的可行性、实验装置等角度,形成对物质制取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现象与本质、宏观与微观、个别与一般、性质与用途”等辩证关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氧气的制备,让学生树立物质可以通过物理变化或者化学转化的方法获取的,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通过药品的选择等渗透节能减排等绿色化学理念。
3、通过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增进交流与
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以氧气的制备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2、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理解,并能设计出实验方案探究该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
五、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取》复习课教学设计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物质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物质。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我们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首先应该获得这种物质,那么本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要完成这个任务,至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复习。 学生讨论完成之后进行展示交流,完成基础知识框架的构建。 1、 药品、反应原理 2、 装置 3、 实验操作 4、 注意事项 |
教师直接将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主要复习内容。 |
【教师点拨】同学们想一想,获得氧气的物质除了H2O2外,还有哪些药品?为什么这些药品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而你选择 H2O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又是什么? 那么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选择药品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
引导学生有个体到一般,为后续在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选择药品提供一些必要的思考因素。 |
【教师点拨】刚才的展示中某某同学已经向大家展示了其中的一套实验装置。那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实验仪器,你能不能试着组装出不同的装置呢? 你能根据组装出来的仪器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么? 在刚才的复习中,有的同学提到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进行氧气的制取,那么他们又用什么样的装置呢? 请同学们试着总结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我们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
学生进行白板上实验仪器的模拟组装
学生根据三套仪器来进行相应的分析
学生进行白板上实验仪器的模拟组装
学生进行总结回答 |
利用白板中实验仪器的模拟组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 |
【教师点拨】选择好气体发生装置,我们再继续看气体收集装置。你选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进行氧气的收集,为什么?所以我们要收集一瓶气体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
学生进行白板上实验仪器的模拟组装
学生进行总结回答 |
教师的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感受收集气体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
【教师点拨】对于某某同学交流的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或者注意事项,你还有哪些需要补充或者交流的? | 学生交流 |
|
【教师点拨】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的药品、原理、装置都解决了,我们再一起梳理一下如何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教师适时点拨) | 学生交流 | 师生共同完成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
【教师点拨】在这个反应中。MnO2起了什么作用? 谁能说一下催化剂的概念。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 【提升】如果要探究一种物质是不是一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探究那几个方面? 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 (出示黑板上的题目) 【反馈练习】催化剂的相关题目 | 学生回答:催化作用
学生读题并回答问题,设计实验完成教师的任务 |
通过探究实验感受催化剂这个概念中包含的关键信息。 |
【总结提升】本节课,我们以氧气为例研究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选择药品,明确反应原理,设计制取装置,选择收集方法,进行实验操作。知道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转化为氧气,(即元素守恒)在选择反应物时,要全面考虑,再做出决策。 |
|
|
六、板书设计:
氧气的制法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二、实验室制法: ———化学变化
药品————元素守恒
原理
实验探究
装置
对照实验
注意事项
控制变量
操作
化学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全册4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问题归档,板书课题,学习活动一,问题启发,总结提升,展示进阶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1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1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共7页。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 整理与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本册综合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