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共28张PPT)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29848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琵琶女的演奏三次,第一次暗写,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二次演奏,江上聆听琵琶曲,琵琶女出场,琵琶女演奏,情随声出,第一乐章,急切愉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同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一事被贬江州。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作品]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并序,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并”,有“连”“附”“并且”等含义。如《孔雀东南飞(并序)》《琵琶行(并序)》,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
湓浦(pén) 铮(zhēng) 倡女(chāng)贾人(gǔ) 悯然(mǐn) 憔悴(qiá cuù) 徙(xǐ) 谪(zhé) 浔阳(xún) 荻花(dí) 管弦(xián) 声声思(sì) 六么(yā) 嘈(cá) 舫(fǎng) 钿头(diàn) 敛容(liǎn) 虾蟆(há má)教坊(fāng) 绡(xiā) 钿(diàn) 篦(bì) 阑干(lán) 唧(jī) 嘲哳(zhā zhā) 呕哑(ōu yā)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并序1、文言基础知识:(1)左迁:贬官 (2)贾人:商人 (3)悯然:忧郁的样子(4)出官:贬官 (5)因为:于是创作 (6)凡:总共(7)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8)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
2、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琴技高超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①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1.运用比喻(修辞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2.运用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嘈嘈切切”, “幽咽”,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3.运用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的方法:在小学的作文中,曾经常写到“我们教室里非常的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以这种手法来写,就能突出教室的静,这种写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应借鉴一下。
4.运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如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了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5.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通感),有了画面感: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真是妙不可言。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白居易的泪为何而洒?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 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
琵琶女是一个什么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遭遇相同 情感共鸣
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名扬京城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年长色衰嫁商人犯言直谏贬江州
“男儿有泪不轻弹”白居易的“泪”只为琵琶女而洒吗?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1)运用比喻、摹声等手法描写音乐(把音乐写得有声有色,是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2)紧凑的结构艺术;(3)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4)形象凝练的语言。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2.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在弹奏时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好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图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助读,基础梳理,课堂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琵琶行并序,任务探究,文白对译,课后巩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83《琵琶行》pptx、83《琵琶行》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83《琵琶行》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习题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答案DE,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别有幽愁暗恨生,相逢何必曾相识,杜鹃啼血猿哀鸣,唯见江心秋月白,大弦嘈嘈如急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