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及反思,共3页。
《抵抗弯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的。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也会提高。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并分析整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2.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四.教学准备:教师:计算机辅助课件,磁带盒,尺等;每组学生:一号材料(垫圈一盒,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二号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实验记录表,直尺,磁带盒等。五.教学过程:(一)认识柱子和横梁1.播放课件:同学们,老师前两天在我们的窑湾古镇游览,拍了几张照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2.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 让学生认识教室里的横梁和柱子,教师点拨。得出:直立的材料称为柱子,横放的材料称为横梁。3.比较横梁和柱子谁最容易弯曲?引导学生认识柱子承受的压力是把柱子压短、压碎,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所以横梁比较容易弯曲。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增强桥的抗弯曲能力。4.揭题:抵抗弯曲5.猜测: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得出桥的长短、桥的材料、桥的宽度以及厚度等)(导入部分通过让学生欣赏课件,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认识横梁和柱子,并通过柱子和横梁的承受压力的情况比较得出横梁容易弯曲,自然引出本课的研究目的。)(二)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今天要用厚纸来做横梁来搭一座桥,你觉得应该怎么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垫圈放的位置,垫圈放的方法,桥墩的高度,桥梁的长度等。如学生不能完整得出,教师通过错误的演示,让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从而完善设计。(2)教师演示搭的纸桥梁很容易弯曲,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它的抗弯曲能力呢?(3)学生设计对比实验 为了使实验更科学、更公平,我们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桥墩的高度,桥梁的长度,纸张的厚度,同种材料的纸张,单个垫圈的重量)?怎样控制?改变了哪个条件?(宽度)如何改变?(采用1倍、2倍、4倍的同种纸张,)(我认为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握好控制变量。因此,在学生做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的实验之前,就让学生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是解决控制哪些变量、如何控制的好办法。)(4)预测:2倍宽和4倍宽分别能放几个垫圈?为什么这么想? (实验前先预测再实测,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关注程度,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5)学生实验(6)小组汇报数据,教师进行数据汇总。。 通过刚才实验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宽度增加,抵抗弯曲能力加强了。)(本部分用同样的纸条,只改变了纸的宽度,而其他的条件都没有改变,去研究纸抗弯曲的能力与宽度的关系,非常的直观,再把研究的结果表现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学生非常轻松的得出结论,为学生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2.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1)学生讨论设计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实验桥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又该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桥墩的高度,桥梁的长度,纸张的宽度,同种材料的纸张,单个垫圈的重量等)怎样控制?什么条件变了?(厚度)(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的方法,了解了实验中的控制条件和如何去控制,所以第二个实验就放手让学生去进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2)先来预测一下,2倍厚和4倍厚的纸横梁分别可以放多少个垫圈?并说说你这样猜测的理由?(根据1倍厚的经验进行预测;先做一个预测后一个)(本部分对学生进行预测是为了后面的实测做准备,使学生通过实测惊喜的发现,增加纸的厚度是大大的提高直到抗弯曲能力。)(3)小组领取材料并实验。(4)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数据汇总。(5)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增强。)3.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把宽度和厚度的数据汇总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增加纸的厚度,能显著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本节课不但是两组实验自身的纵向比较,也是两组实验之间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学生的认识更进一步,清楚的认识到增加直到厚度能大大的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三)解释横梁平放好还是立着放好1.课件出示横梁现在老师想考验一下大家,看看咱们班谁是最出色的建筑师,这里有一块横梁,你认为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为什么?2.体验活动咱们现场用尺子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在横放和立放的尺子上挂重物,观察哪一种方法挂的重物多?(“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把它转化为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老师通过提问:“横梁是立放好还是横放的好?” 有了前面的认知,学生自然就能解释横梁立着放是增加厚度,提高了抗弯曲能力,能承受更大重力。当学生看到立放的挂的重物时那么多时,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学习的探究热情,同时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材料立着放抗弯曲能力强。)(四)课外延伸 增加了纸的宽度和厚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重量和增加了材料的用量。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既不增加它的宽度又不增加它的厚度就能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课后大家继续去探究。 (老师通过出示一张纸,问:“不增加纸的宽度和厚度,你能想出办法增加这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吗?”让学生课后做一做。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课外探究,为下一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抵抗弯曲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