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展开5定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了解定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的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定滑轮不能省力。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实验计划表
【设计亮点】
一、用教材教
我们的科学教材是“活本”、“范本”,而不是“死本”、“孤本”。如果教材上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那只是“教教材”。如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添删减,那才是“用教材教”。学生已经建构杠杆五要素等科学概念,深刻领悟杠杆原理,故本教时增加了“为什么定滑轮不能省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得更为扎实;同时,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删除了“动滑轮”这一教学内容,留作下一课探究;两者都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二、让学生放飞科学探究的翅膀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学生提出问题后,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通过边做实验边思考,感知体验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接着进行“探究定滑轮能否省力”实验,先引导学生猜测定滑轮能否省力,再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根据方案实验,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的结论;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观察学校早晨升国旗的图片,并提问:“升旗的时候,升旗手借助什么工具把国旗升到旗杆顶上?(轮子和绳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引导提问:关于定滑轮,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升旗仪式图片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建构定滑轮概念,引导设疑,激发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1. 指导组装定滑轮实验装置;
2.边做实验边思考回答:
(1)不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向什么方向用力?
(2)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向什么方向用力?什么改变了?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定滑轮能否省力
1.引导猜测定滑轮能否省力
(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2.学生独立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3.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再全班交流。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6.思考定滑轮为什么不能省力
(1)定滑轮是不是杠杆?
(2)找一找定滑轮的支点、阻力点、用力点、阻力臂和动力臂;
(3)定滑轮的阻力臂和动力臂都是定滑轮的什么?它们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本环节扶放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个探究实验,体验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步步深入,层层推进。)
三.、评测练习
(一)填空:
1.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 )的滑轮叫定滑轮。
2.定滑轮左边挂4个钩码,右边挂( )个钩码,就平衡了;左边挂2个钩码,右边挂( )个钩码,就平衡了。如果左边挂3个钩码,右边挂4个钩码,就会往( )边沉。如果左边挂4个钩码,右边挂3个钩码,就会往( )边沉。
3.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 )力,在轴上用力( )力是因为( )半径大于( )轴半径;而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 )力臂和( )力臂都是定滑轮的( )径,它们是( )关系。
(二)判断:
1.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因为滑轮主体是圆形的,能绕轴自由转动。 ( )
2.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还能省力。 ( )
3.定滑轮和轮轴都是特殊的杠杆。 ( )
4.定滑轮和轮轴功能相同。 ( )
四、总结全课。
六年级上科学说课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说课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定滑轮和动滑轮_教科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