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 抵抗弯曲(3) 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 抵抗弯曲(3) 教案第1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 抵抗弯曲(3)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上册 1.抵抗弯曲 教材分析《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本课从学生常见的房子和桥梁的共同结构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引出“宽度、厚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第二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前面实验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最后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学情分析在科学探究方面,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通过学习识别实验条件中的变量和控制变量,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增加梁的宽度、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为后继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打下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学习的价值,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1.推测、设计实验检验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2.学习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3.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尊重客观事实,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在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纸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难点:对科学实验中变量的识别与控制。教学准备演示实验材料:课件、纸卷、纸条、硬币、塑料尺子、乒乓球、小盒。分组实验材料:1.材质、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  2.材质、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3.小盒、硬币、实验记录表(课本)、直尺。【教学过程】一、认识梁柱,发现梁比柱容易弯曲。1.师:(教师演示)老师搭了一座小桥,直立的材料我们称柱子,横放的材料称为横梁。2.观察与思考:我们的教室里有柱子和横梁吗?其他建筑也有柱子和横梁吗?3.师:(教师演示)忽然一阵大冰雹,小桥受损,请你勘察一下,柱子和横梁受损情况怎样?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受压时,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断裂。5.出示课题:怎样才能提高横梁抵抗弯曲能力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抵抗弯曲)【设计意图: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的观察、发现横梁比柱子更容易弯曲、断裂。引出对怎样才能提高横梁抵抗弯曲能力问题的研究,激发探究欲望。】二、猜测——横梁抵抗弯曲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可能与横梁的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宽度、厚度)2.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横梁的宽度和厚度对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影响。(板书:横梁抵抗弯曲能力)三、实验研究横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猜测:横梁的宽度对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影响呢?2.讨论:你会怎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呢?3.完成下面表格,找出实验中的相同和不同条件各有哪些?横梁的宽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不同条件相同条件             横梁的宽度利于达成实验目标,数据变化明显:宽度一倍、两倍、四倍 可操作:宽度最小可以摆放测量用的硬币,最大不超过桥墩的宽度……纸梁:材质、长度、厚度两边搁置的长度桥墩:高度、粗细桥墩间的距离    12CM硬币:大小、轻重      一元硬币放硬币的位置    纸梁中间放硬币的方式    轻放、多个对齐叠放测量:弯曲标准统一    碰到桌面为止……4.教师提出实验要求。5.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汇报交流: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板书:增加   增强)【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识别实验条件中的变量和控制变量,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为后继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打下基础。】四、实验探究横梁的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猜想:横梁厚度和抗弯曲能力有什么样的关系?2.设计实验:你会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呢?你认为,实验中还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3.提出实验要求。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交流: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设计意图: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设计比较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增加梁的宽度、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增强了设计科学实验的技能,培养了小组合作、尊重客观事实,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五、运用1.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它的宽度是x厘米,立着放,厚度也是X厘米,你认为该怎样放,才最合适呢?2.你是怎么知道的?比较一下前两次实验的结果,你有什么新发现?(板书:大大)3.你能用尺子证明你的观点吗?4.如果以后你设计横梁,你一定会怎样放?让我们看看教室顶上的横梁,它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的?它是怎么放的?看来建筑设计师们和你的设计是完全一样的!祝贺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已经迈出了通向伟大建筑师的第一步!【设计意图:通过横梁的摆放问题,使学生对增加横梁的宽度和厚度增强抵抗弯曲能力的效果进行比较,更深的挖掘实验数据后的科学价值。并通过简单实验的验证,得出科学的结论。接着引导学生设想以后自己设计横梁会怎样放,以及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比较的环节,唤起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学习的乐趣。】六、巩固1.提问:听过那首歌吗?“一根筷子呦,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唷,牢牢抱成团。”折不断了。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3.还有几个因素没有研究,就留给大家课外去进行研究,看谁最能干,最先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过解释,交流收获和体会,巩固学习收获。将没有时间研究的问题,留给学生在课后自主研究,既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又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板书设计1.抵抗弯曲   宽度                              增强增加              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                        厚度                             大大增强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1、抵抗弯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抵抗弯曲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抵抗弯曲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