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6、滑轮组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6、滑轮组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瓶中吹空气,感知空气占据空间,拓展延伸,强化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玩气球》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对科学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 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
2、 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空气要占据空间。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2、初步学会运用并设计实验的方法深入研究空气;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三、情感、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知与同学之间交流分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占据空间,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塑料袋、玻璃瓶、塑料瓶、海绵、普通气球、特色气球、打气筒、水槽、图钉、水、粉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热情
1、 同学们好,很高兴今天能再次和你们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为了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老师在课前还精心布置了一下讲台。同学们认真观察,看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讲台上挂了有气球!)
2、 气球对我们来说非常熟悉,你们平时怎么玩啊?
3、 你们的玩法很有创意,现在想玩么?让我们一起来玩一次吹气球吧! ( 板书:玩 )
4、 吹气球要注意(课件:1.先观察未吹起的气球。2.请大家不要用力过猛,注意安全,别把气球吹爆了。3.比较气球前后的变化。)
5、每个组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吹气球。
二、寻找空气,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1、请大家观察一下台上同学手中的气球和老师手中未吹起的气球,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气球里有空气)
3、原来鼓鼓的气球里装的全是空气。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除了气球里有空气,你还知道哪里有空气?怎样证明?(教室里有空气,用手轻轻扇动就有凉凉的风。打饱的篮球有空气,用手按不下去…)
4、你们真善于观察。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边说边拿给学生看)有塑料袋、瓶子、海绵、粉笔、水槽和水。你们能不能运用这些材料寻找我们周围哪里还有空气?在小组合作之前先来关注实验要求。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
合理运用老师为大家提供的材料寻找空气。
将探究过程记录到实验记录单中
思考:空气有哪些特点?
5、小组合作。
6、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平板投影)
7、 同学们,都找到空气了吗?你们是怎么找的?请汇报时到前面来边演示边讲解,大家认真听,认真看。
8、 同学们真厉害,发现塑料袋里、瓶子里、粉笔、海绵里都有空气,我们坐在这的会场里有空气,我们抽屉里也有空气,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空气,也就是说空气无处不在。
9、 下面请大家思考第三个问题:你们观察到的空气有哪些特点?利用我们的身体感受一下(生边说教师边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 )
10、 你是怎么知道的?(眼睛看不到空气,所以说是无色透明的,鼻子闻不到空气的气味,用舌头尝不出空气味道,所以说无味。)
三、吹特色气球,感知空气没有固定形状
1、在刚才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色,不仅找到了空气,还发现了空气的许多特点。老师很高兴,所以决定奖励你们每个小组一个特色气球,请小组长上来领取我们的特色气球。(吹特色气球)
2、同学们看手中的气球,请观察,这些特色气球与之前我们吹的气球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形状不同)
3、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4、那这里面装的还是空气吗?
5、气球的形状不同,里面空气的形状呢?
6、空气到底是什么形状的,老师都搞糊涂了,你们谁说的对?(空气无固定形状)
7、空气的形状会随着包围它物体空间的形状变化而变化,空气无固定形状。( 板书:无固定形状 )
四、瓶中吹空气,感知空气占据空间、会流动
1、同学们,你们还想玩吗?我们换个玩法,请看大屏幕: 请把一只气球放入一个封闭的瓶子中吹,气球会怎样变化?
2、究竟会怎样变呢?请大家一起来试试。
3、下面有请组长把老师准备的装备拿出来吧,分给每一位组员。
4、我只给大家 5 秒钟时间吹,要鼓足劲,预备——开始!5、4、3、2、1,时间到,怎么样?(气球吹不起来)
5、都没有吹起来呀?是不是时间太短了?这样吧,老师再给大家 5秒钟时间,你们继续吹,这次可要加油啊,预备——开始!5、4、3、2、1,时间到。这次有人吹起来了么?还没有呀,你们还想吹吗?
6、看这小脸憋得通红,赶紧放下瓶子休息休息吧。看到大家吹,老师也想试试,(拿出事先扎好小孔的瓶子来吹)请看我要开始吹了。
(老师一下子把瓶内气球吹起来了)我怎么就能轻轻松松地把气球吹起来了呢?(老师的瓶子跟我们的不一样)
7、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扎有小洞)
8、是不是这个原因呢?这样吧,你们也来试试。借助老师提供的小图钉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瓶内的气球吹起来?在使用图钉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动手操作)
9、 怎样了?现在你们需要几秒钟时间吹?(2 秒)
10、 好,准备——开始!1.2,停。都吹起来了吗?
11、 咦?刚才的十秒钟,你们没有一人把气球吹起来,现在只用一秒就吹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12、 哪个小组分析出了原因?(一开始气球吹不起来,是因为瓶子里有空气,是空气阻碍了我们吹气球。我们在瓶底扎个洞,让空气出来,这样就把空气吹起来了。)(由于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瓶内没有空间容纳吹大的气球)
13、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其实老师就是提前在瓶子上扎个孔,这样就能轻松把气球吹起来。( 板书:会流动)( 板书:占据空间)
14、这堂课你都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知识?
五、拓展延伸,强化应用
1、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玩气球,你们玩得高兴么?
2、纸巾的奇遇。
(1)把纸巾塞在杯底
(2)竖直地把杯子按入水中,一直压到水槽底部
(3)竖直取出
教师演示,问:纸巾湿了没有?
3、为什么没有湿呢?(因为里面有空气,占据空间)
4、同学们神奇么?原来利用科学知识还可以变魔术。今天放学回去你们也给爸爸妈妈变一个魔术好不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上册6、滑轮组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实验探究二-----揭秘起重机,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6、滑轮组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6、滑轮组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游戏体验,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