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设计,共6页。
课题
设计制作小车(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工程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
2.知道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任务和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
2.在设计讨论活动中,能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之交流。
3.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工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2.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制作的关键在于设计。
2.体会到人们不断改进设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社会发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
难点:按照要求设计并绘制、修改小车的设计图。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班级记录表、小车图片或模型、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出示各种车的图片。
2.提问:这些车分别有什么用途?它们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有四个车轮、车身是流线型、都需要动力等方面回答。)
3.揭题:人们会根据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动力的车辆来执行各种任务,而设计一辆车通常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接下来,我们也将按以下程序设计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板书:设计制作小车(一)]
探索与研讨
明确问题
1.出示任务: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图)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使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
2.明确要求:(1)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2)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制订方案
1.引导:要想设计一辆小车,我们首先要了解小车的结构,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辆小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小车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布置任务:出示小车,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交流:学生分组汇报并讨论,达成共识。
4.提问:在设计小车时,我们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教学提示:动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的工具、各部分的连接方式等。)
5.引导:在动手设计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以下问题:怎样安装橡皮筋或气球?怎样增大小车的动力?如何延长动力作用于小车的时间?用橡皮筋作动力时,如果出现打滑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怎样安装车轮可以让车轮自由转动?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吸管作轴套与车身连接,既可以让安在连接轴上的轮子自由转动,也可以防止橡皮筋打滑;车轮能自由转动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所有车轮能平衡着地等。
6.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思考需要的材料,并在材料箱中选出所需的材料。
探索与研讨
7.研讨汇报。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我们小组设计的小车采用哪种动力方式?
学生1:橡皮筋。
主持人:小车各部分分别用什么材料?
学生2:车身用硬纸盒,车架用吸管,车轴用吸管和连接轴……
主持人:各部分怎么连接?
学生3:先用胶带将吸管绑成方形的车架,再用胶水将车架粘在硬纸盒上……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拓展
与小结
绘制设计图
1.布置任务:请大家把你们组小车的设计图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要求画出从正面看、从侧面看和从上面看的三幅图。画好了的可以组内进行交流和修改,让你们设计的小车更合理、更科学、更美观。
拓展
与小结
2.展示与交流。(教学提示:将汇报小组的设计图投影至大屏幕。)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的设计方案。
小组1:这是我们小组的设计图。我们的小车以橡皮筋为动力,硬纸盒作车身,吸管作车架,用2根连接轴分别连接4个轮子,使小车更平稳……
主持人:大家对小组1的设计方案有什么建议吗?请小组代表回答。
小组2:我们认为以气球的反冲力、橡皮筋的弹力两种动力方式共用的混合动力能让小车跑得更远。
小组3:以橡皮筋为动力设计小车时,尽量选用较大的轮子和较重的车身,以免车轮打滑。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3.反思与改进:教师指导各小组改进设计图。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小车的运动与其受到的动力和摩擦力的关系,知道如何根据需要减小或增大摩擦力,认识到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本课就是围绕设计制作小车展开的,这既能对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又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通过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也十分热衷于制作一些新奇的物品,这都是对开展设计活动有利的基础。但要把想象变为实际的作品,要克服的困难是很多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去设计“能做得到”的产品,还要让他们能持续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有始有终的实践活动。综合以上考虑,故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为两个板块:
一、明确问题板块。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明确制作小车的三点要求。
二、制订方案板块。先通过观察小车模型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小车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再通过讨论确定小车的设计方案并绘制设计图。
课后
作业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优质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设计制作小车 (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