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资料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资料教科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资料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资料教科版,共59页。
    在学生们吃食物的时候,会产生许多问题。例如,这种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哪种食物最有营养?既然这种食物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我们为什么还要吃别的食物呢?这些问题集中指向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的均衡搭配,是一些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当学生进人到这节课的学习后,他们将会把一天中食用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认识推进到一天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物获取丰富的营养上。这对于学生建立饮食健康的意识是一个积极的推动。除此之外,学生们还会寻求上面那些问题的解释,更深人地了解食物、食物的营养,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二)教学准备
    为每位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三)教科书说明
    教科书的开始是三名小学生在讨论,讨论的话题是“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这是学生在开始关注食物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能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思考,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就像那三名小学生一样,也能够侃侃而谈。
    第一部分: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所以教科书
    以讲述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和水。对于这些营养成分的学习,教师要把握两点,一是要对这些词进行解释,
    但又不是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定义;二是认识一些富含该种营养成分的食物。关于蛋白质,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它是人体肌肉、皮肤的主要成分,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解释。如果说不出来也没关系,教科书提供了这方面的小资料,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蛋白质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其次是了解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教科书插图中出示的鸡蛋、肉、鱼、豆等,对学生理解蛋白质会有所帮助。关于糖类,学生们已有的经验可能局限于白糖、水果糖之类,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区别。脂肪是什么呢?是油、是肥肉,这是学生们的解释。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我们允许这种通俗的解释。关于维生素,学生们可能知道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维生素的种类远远不止这些,仅维生素B就有许多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不少,许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维生素,这是希望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的。关于矿物质,学生们经过交流要能和平时所说的“矿物”区别开来,它们是组成人体的重要化学物质,缺少了人就会生病。例如“缺钙会得软骨病”。矿泉水中有矿物质,这一点很多学生都知道,其实它所含有的矿物质是极少的;而我们每餐都吃的盐,才是一种矿物质极其丰富的食物。水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这一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们不要忽视它。
    对于上述营养成分的认识,学生们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查阅资料。建议
    教师安排充足的交流时间,让学生们说说食物营养成分的名称,体会这些营养
    成分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健康生活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第二部分: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当学生了解到食物中的营养种类后,在面对上一课中对一天中食物的记录时,就会产生要知道吃下的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的愿望。活动进展到这一步,
    学生将要开始完善自己的统计记录了。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完善自己的记录,当然也可以在课前让学
    生进行一系列的资料收集工作和记录完善工作。我们希望学生明白,在面对一
    天中丰富的食物的时候也就是面对着丰富的营养,尽管这是同学们一天中的食
    物与营养的总合,但是它却表示着我们人体的需求,这是需要学生理解的。
    在完善了记录之后,教科书要求学生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再一次进行分类。
    这个活动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为后面的均
    衡膳食作铺垫;另一方面承接着前面对食物营养分类的了解,并为下一个活动
    “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做准备。
    第三部分: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营养成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幸好他们身边
    有许多具体的食物,那就让他们动手去探究一番吧!用实验的方法到食物中去
    找一找营养成分吧!
    实验,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事。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一个是用
    食用油、一块肥肉和一粒花生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观察白纸上有没有留
    下油迹,这是检验脂肪的实验。另一个是在许多食物上滴碘酒,观察食物会不
    会变成蓝色,这是检验淀粉的方法。应尽量让学生们去做这些实验,学生们能
    发现肥肉中含有很多脂肪,花生、芝麻等食物中也含有较多脂肪。有些食物含
    有淀粉,有些食物却不含淀粉。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训练
    和指导。如滴碘酒时,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然后滴一滴或几滴。找食物中的
    蛋白质相对困难一些,教科书给出的提示是看看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这是适
    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
    当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检验食物成分的方法和技巧以后,他们会在课外继续探究,会自己去找许多食物来进行研究,这正是食物单元教学所期望的。
    (四)教学建议
    1.抓住“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联系。
    当感受到了一天中食物种类的丰富后,学生头脑中有关食物的种类和营养概念的建构已经向前推进了一步,并为形成“均衡膳食”的认识做好了准备。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营养来自于食物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当面对一天中丰富的食物的同时,借助资料中对各种食物营养的说明,学生会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丰富的食物中所蕴涵的营养是十分丰富的。在丰富的营养面前,学生也会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大量的食物,才能获得大量的营养呢?”在健康教育较好的学生群体中,这个问题也会与他们所了解的“均衡膳食”产生冲突,这构成了继续发展的认识基础。
    为了保持教学中的这种联系,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利用好记录,拉近食物与营养之间的距离。
    在上节课中,学生已会利用卡片(或者其他记录形式)记录下一天中的食物。这节课,需要学生根据食物名称,将这种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记录下来(卡片的背面或者食物名称的旁边),这样食物与营养成分一一对应,直观的表现食物与营养之间的联系。
    (2)利用好食物的分类,将认识引向食物的均衡。
    当食物名称的记录上留下了这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后,如果按照上一课比较科学的食物分类,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在每餐都会吃的米饭、馒头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淀粉(一种糖),而这类营养是提供人体能量的;学生可能还会发现,许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但他们的含量并不像淀粉那样多。在这些发现中,如果稍加分析学生们就会发现,这里面有食物获取量的问题,有营养获取与人体需要的问题。这些发现都为后面的均衡膳食概念的构建做着准备。在这些问题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稍加讨论,争取一些共识。
    2.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善于应用信息。
    在本单元中,有多次活动都需要学生查阅资料,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向学生提供这些资料呢?
    (1)教师搜集并印发给学生。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资料的选择要有目的、有策略,资料在丰富的同时不宜烦琐。食物相关营养的描述要简洁,不必要的信息可以删除,以降低学生的处理难度,突出学生对核心问题的分析。
    (2)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时,要对资料做出初步的处理。例如,标出所需资料在文献中的页码、做出重点资料的标识、摘抄所需的资料。尽量避免出现学生只是带来一擦书,在课堂上一页页查找的情况,毕竟只有40分钟的教学时间。
    (3)教师讲述资料内容。讲述法在教学中并没有被抛弃,这仍旧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在学生难以通过自主学习得来结果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讲述会得到一定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述不能平平淡淡,要简洁、明了,富有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量的信息。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