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共26页。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分)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1分)金属铬常用于制不锈钢。一种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和28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4 C.28 D.52
3.(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4.(1分)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 )
A.Ag B.Fe C.Zn D.Al
5.(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作燃料 B.食盐可改良酸性土壤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6.(1分)“灭火弹”是一种新型灭火器,将其投入火灾现场,可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7.(1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产物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放热 B.燃烧发红光
C.生成无色气体 D.集气瓶内液体变浑浊
8.(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
A.水 B.乙醇 C.酒精 D.白酒
9.(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酒精在空气中喷洒易引起火灾,是由于其具有( )
A.吸水性 B.腐蚀性 C.可燃性 D.助燃性
10.(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其主要成分为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1 C.+1 D.+2
11.(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生成有毒气体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X的化学式为( )
A.Cl B.Cl2 C.H2 D.CO
12.(1分)如图是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溶液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温度/℃
30
30
70
90
加入MgSO4的质量/g
30
50
50
5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A.①中溶液的质量为130g
B.溶质质量分数:②<④
C.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D.属于饱和溶液的只有②
二、非选择题(共33分)
13.(1分)5月11日,小明返校复课。下面连环画记录了他一天的部分活动。
上述活动中,小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14.(2分)赤铁矿是一种常用的炼铁矿石,其主要成分是Fe2O3。
(1)Fe2O3属于 (填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分)植树造林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构成二氧化碳的微粒是 (填序号)。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对CO2吸收量
的研究测定结果,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
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炭烧酸奶近年来发展迅速,其焦香浓郁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炭烧酸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牛奶的长时间褐变,获得浓郁的焦香风味。牛奶褐变,是一系列化合物受热发生反应的过程。褐变生产工艺中需对葡萄糖用量、褐变温度和褐变时间三个重要条件进行严格控制。葡萄糖用量与产品颜色、风味密切相关,具体影响如图2所示,其中评分越高,产品的颜色、风味越好。褐变温度和时间的组合是调节蛋白稳定、避免沉淀分层的重要因素,具体影响如表1所示,其中沉淀率越低产品越稳定。
表1:褐变温度和时间对牛奶褐变沉淀率的影响
褐变温度/℃
86
88
90
92
94
96
褐变时间/h
6
4
3.5
3
2.5
2
沉淀率/%
0.35
0.31
0.27
0.22
0.14
0.44
优质的制作工艺可使炭烧酸奶口感爽滑,在保质期内状态稳定。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C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计算式为 。
(2)制作炭烧酸奶的原料有 。
(3)牛奶褐变过程中,影响蛋白稳定的因素有 。
(4)由图表可知,牛奶褐变过程的最佳条件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炭烧酸奶的特色是其浓郁的焦香风味
B.葡萄糖用量影响产品的颜色和风味
C.褐变温度越高,炭烧酸奶产品越稳定
D.炭烧酸奶制作过程中需将各种原料一次性混合均匀
17.(2分)北京垃圾分类采取“四分法”,其主要投放及处理流程如图1:
(1)废旧报纸属于 (填图2序号)垃圾。
(2)厨余垃圾经处理可形成 。
18.(3分)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其中锂电池主要回收工艺流程如图:
(1)碱浸槽中注入的X溶液,其pH>7,X是下列的 (填序号)。
A.稀盐酸 B.蒸馏水 C.氢氧化钠溶液
(2)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 。
19.(2分)请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9﹣A计分。
A
B
(1)用装置①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装置③收集氧气的原因为 。
(1)用装置②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不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为 。
20.(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
(1)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电解18kg水,可得氢气的质量为 kg。
21.(2分)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主要步骤依次是 和蒸发。
(2)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22.(3分)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的容积为350mL,瓶内预先装入50mL水。量筒内水的读数为100mL。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红磷量不足将导致的结果是 。
(3)最终量筒内剩余46mL水,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23.(3分)进行如图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有气泡产生,证明黄铜为 合金(填序号)。
a.铜锌 b.铜银 c.铜碳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应补充的操作及观察到现象是 。
24.(6分)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损失大量铁制品。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生锈速率的因素。
【进行实验】
实验1:分别取铁钉按如图装置所示,放置一周,结果如下:
序号
1﹣1
1﹣2
1﹣3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
实验2:分别取铁钉浸于等体积的不同试剂中,放置一周,结果如下:
序号
2﹣1
2﹣2
2﹣3
试剂种类
蒸馏水
3%的NaCl溶液
3%的稀盐酸
U形管左侧液面
上升1.2cm
上升3.7cm
上升5.3cm
【解释与结论】
(1)铁生锈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铁锈中含有Fe、O、H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 。
(3)实验1中,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现象是 。
(4)实验2﹣1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5)实验2的目的是 。
【反思与评价】
(6)结合本实验,对于铁制品的保存,你的建议是 。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分)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
【解答】解:A、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不能供给呼吸;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金属铬常用于制不锈钢。一种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和28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4 C.28 D.52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决,由题意“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和28个中子”。则可推测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解答】解:由题意“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和28个中子”。所以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推测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等量关系,并据此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
3.(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分)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 )
A.Ag B.Fe C.Zn D.Al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g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
B、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5.(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作燃料 B.食盐可改良酸性土壤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食盐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食盐显中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1分)“灭火弹”是一种新型灭火器,将其投入火灾现场,可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解答】解: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自动灭火球是一种新型消防灭火器,遇明火时,会迅速膨胀破裂,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而灭火。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7.(1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产物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放热 B.燃烧发红光
C.生成无色气体 D.集气瓶内液体变浑浊
【分析】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
A.水 B.乙醇 C.酒精 D.白酒
【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75%的酒精就是经常用到的消毒剂,是酒精的水溶液,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故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9.(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酒精在空气中喷洒易引起火灾,是由于其具有( )
A.吸水性 B.腐蚀性 C.可燃性 D.助燃性
【分析】根据酒精在空气中喷洒易引起火灾,结合酒精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酒精在空气中喷洒易引起火灾,是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燃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酒精具有可燃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其主要成分为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1 C.+1 D.+2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答】解: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x+(﹣2)=0
解得x=+1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生活中常用物质,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化学式及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会借助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决新问题。
11.(1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生成有毒气体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X的化学式为( )
A.Cl B.Cl2 C.H2 D.CO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3、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1分)如图是硫酸镁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溶液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温度/℃
30
30
70
90
加入MgSO4的质量/g
30
50
50
5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A.①中溶液的质量为130g
B.溶质质量分数:②<④
C.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D.属于饱和溶液的只有②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A、30℃时硫酸镁溶解度是40g,100g水中能够溶解30g硫酸镁,因此①中溶液的质量为130g,该选项说法正确;
B、②中溶质质量分数=×100%=28.6%,④中溶质质量分数=×100%=33.3%,该选项说法正确;
C、70℃时硫酸镁溶解度大于50g,100g三种能够溶解50g硫酸镁,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该选项说法正确;
D、②中30℃时硫酸镁溶解度是40g,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40g硫酸镁,因此50g硫酸镁加入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④中90℃时硫酸镁溶解度是50g,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50g硫酸镁,因此50g硫酸镁加入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即属于饱和溶液的有②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33分)
13.(1分)5月11日,小明返校复课。下面连环画记录了他一天的部分活动。
上述活动中,小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②③④ (填序号)。
【分析】①根据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②根据绿色出行的优点来分析;
③根据酸的组成来分析;
④根据石油的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①面包富含糖类;煎蛋富含油脂与蛋白质;牛奶富含蛋白质与水、无机盐,不含维生素,选项说法错误;
②骑自行车出行符合绿色出行,低碳环保、防止病毒感染,选项说法正确;
③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均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④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燃料,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②③④。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知识考查时,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题已渐渐成为新宠。
14.(2分)赤铁矿是一种常用的炼铁矿石,其主要成分是Fe2O3。
(1)Fe2O3属于 BC (填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Fe+3CO2 。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Fe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又因为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该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填:BC;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Fe+3CO2。
【点评】本题考查了炼铁的原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等,难度不大。
15.(2分)植树造林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构成二氧化碳的微粒是 D (填序号)。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对CO2吸收量
的研究测定结果,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在0~2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温度高于25℃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小 。
【分析】(1)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2)根据图象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填:D;
(2)由图象可知,在0~2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温度高于25℃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小;故填:在0~2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温度高于25℃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绿色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小(合理即可)。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炭烧酸奶近年来发展迅速,其焦香浓郁的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炭烧酸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牛奶的长时间褐变,获得浓郁的焦香风味。牛奶褐变,是一系列化合物受热发生反应的过程。褐变生产工艺中需对葡萄糖用量、褐变温度和褐变时间三个重要条件进行严格控制。葡萄糖用量与产品颜色、风味密切相关,具体影响如图2所示,其中评分越高,产品的颜色、风味越好。褐变温度和时间的组合是调节蛋白稳定、避免沉淀分层的重要因素,具体影响如表1所示,其中沉淀率越低产品越稳定。
表1:褐变温度和时间对牛奶褐变沉淀率的影响
褐变温度/℃
86
88
90
92
94
96
褐变时间/h
6
4
3.5
3
2.5
2
沉淀率/%
0.35
0.31
0.27
0.22
0.14
0.44
优质的制作工艺可使炭烧酸奶口感爽滑,在保质期内状态稳定。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C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计算式为 12×6+1×12+16×6 。
(2)制作炭烧酸奶的原料有 生牛乳、葡萄糖、白砂糖、果胶等 。
(3)牛奶褐变过程中,影响蛋白稳定的因素有 温度和时间 。
(4)由图表可知,牛奶褐变过程的最佳条件为 4%的葡萄糖用量,最佳褐变温度为94℃,最佳褐变时间为2.5h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填序号)。
A.炭烧酸奶的特色是其浓郁的焦香风味
B.葡萄糖用量影响产品的颜色和风味
C.褐变温度越高,炭烧酸奶产品越稳定
D.炭烧酸奶制作过程中需将各种原料一次性混合均匀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炭烧酸奶制作工艺流程图分析;
(3)根据褐变温度和时间对牛奶褐变沉淀率的影响表格分析;
(4)根据图表分析;
(5)根据资料分析。
【解答】解:(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
(2)由炭烧酸奶制作工艺流程图可知,制作炭烧酸奶的原料有生牛乳、葡萄糖、白砂糖、果胶等;
(3)炭烧酸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牛奶的长时间褐变,获得浓郁的焦香风味,影响蛋白稳定的因素有温度和时间;
(4)由图2可知,牛奶褐变的最佳浓度4%的葡萄糖用量,由表1可知,最佳褐变温度为94℃,最佳褐变时间为2.5h;
(5)A.炭烧酸奶具有浓郁的焦香风味,故正确;
B.由图2可知,牛奶褐变的最佳浓度4%的葡萄糖用量,葡萄糖用量影响产品的颜色和风味,故正确;
C.由表1可知,最佳褐变温度为94℃,并不是褐变温度越高,炭烧酸奶产品越稳定,故错误;
D.由炭烧酸奶制作工艺流程图可知,炭烧酸奶制作过程中需将各种原料不是一次性混合均匀,故错误。
故答案为:(1)12×6+1×12+16×6;
(2)生牛乳、葡萄糖、白砂糖、果胶等;
(3)温度和时间;
(4)4%的葡萄糖用量,最佳褐变温度为94℃,最佳褐变时间为2.5h;
(5)A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分)北京垃圾分类采取“四分法”,其主要投放及处理流程如图1:
(1)废旧报纸属于 B (填图2序号)垃圾。
(2)厨余垃圾经处理可形成 肥料 。
【分析】(1)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垃圾的处理来分析。
【解答】解:(1)废旧报纸可以回收、重新利用,属于可回收物;故填:B;
(2)由题干图示可知,厨余垃圾经处理可形成肥料;故填:肥料。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8.(3分)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其中锂电池主要回收工艺流程如图:
(1)碱浸槽中注入的X溶液,其pH>7,X是下列的 C (填序号)。
A.稀盐酸 B.蒸馏水 C.氢氧化钠溶液
(2)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Li2SO4+Na2CO3=Li2CO3↓+Na2SO4 。
(3)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 氢氧化铝、硫酸钙溶液、碳酸锂 。
【分析】稀盐酸pH小于7,蒸馏水pH等于7,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
硫酸锂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和硫酸钠;
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判断回收到的产物。
【解答】解:(1)碱浸槽中注入的X溶液,其pH>7,稀盐酸pH小于7,蒸馏水pH等于7,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因此X是氢氧化钠溶液。
故填:C。
(2)反应釜2中硫酸锂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和硫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2SO4+Na2CO3=Li2CO3↓+Na2SO4。
故填:Li2SO4+Na2CO3=Li2CO3↓+Na2SO4。
(3)上述工艺中,反应釜1中生成氢氧化铝,酸浸槽中生成硫酸钙,反应釜2中生成碳酸锂,因此回收到的产物有氢氧化铝、硫酸钙溶液、碳酸锂。
故填:氢氧化铝、硫酸钙溶液、碳酸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2分)请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9﹣A计分。
A
B
(1)用装置①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2)用装置③收集氧气的原因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1)用装置②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不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
【分析】(1)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特点确定化学反应的原理、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1)该装置是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处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故填: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1)装置②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气体,即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法和收集方法,同时也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制取装置的选择应考虑: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收集装置的选择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20.(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
(1)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2 (填“1”或“2”)。
(2)电解18kg水,可得氢气的质量为 2 kg。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计算。
【解答】解:(1)试管2连接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所以该气体是氧气;故填:2;
(2)设电解18kg水,可得氢气的质量为x,则:
2H2O2H2↑+O2↑
36 4
18kg x
x=2kg
故填:2。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
21.(2分)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主要步骤依次是 溶解、过滤 和蒸发。
(2)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③④⑤⑥ (填序号)。
【分析】去除粗盐中的泥沙的主要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和蒸发,蒸发溶液能够得到溶质。
【解答】解:(1)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先溶解,再过滤可以除去泥沙等不溶于水的物质,最后政府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因此主要步骤依次是溶解、过滤和蒸发。
故填:溶解、过滤。
(2)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③(蒸发皿)④(酒精灯)⑤(玻璃棒)⑥(铁架台)。
故填:③④⑤⑥。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2.(3分)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的容积为350mL,瓶内预先装入50mL水。量筒内水的读数为100mL。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
(2)若红磷量不足将导致的结果是 测得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小 。
(3)最终量筒内剩余46mL水,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8 %。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来分析;
(3)根据实验数据来分析。
【解答】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2P2O5;
(2)若红磷量不足就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即测得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小;故填:测得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小;
(3)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为:350mL﹣50mL=300mL;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体积,为:100mL﹣46mL=54mL.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故填:18。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含量的测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3.(3分)进行如图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有气泡产生,证明黄铜为 a 合金(填序号)。
a.铜锌 b.铜银 c.铜碳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
(3)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应补充的操作及观察到现象是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解答。
(2)B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碳酸盐最简单的方法是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产生。
【解答】解:(1)铜锌中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银、碳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中有气泡产生,证明黄铜为铜锌合金。
(2)B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应补充的操作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故答案为:
(1)a;
(2)Ca(OH)2+2HCl=CaCl2+2H2O;
(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碳酸盐的检验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6分)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损失大量铁制品。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生锈速率的因素。
【进行实验】
实验1:分别取铁钉按如图装置所示,放置一周,结果如下:
序号
1﹣1
1﹣2
1﹣3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
实验2:分别取铁钉浸于等体积的不同试剂中,放置一周,结果如下:
序号
2﹣1
2﹣2
2﹣3
试剂种类
蒸馏水
3%的NaCl溶液
3%的稀盐酸
U形管左侧液面
上升1.2cm
上升3.7cm
上升5.3cm
【解释与结论】
(1)铁生锈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铁锈中含有Fe、O、H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 反应物铁钉、氧气和水中含Fe、O、H元素 。
(3)实验1中,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现象是 1﹣1中无明显现象,1﹣3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 。
(4)实验2﹣1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铁生锈消耗氧气,内部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U形管内液体压向左侧 。
(5)实验2的目的是 探究试剂种类对铁生锈的速率的影响 。
【反思与评价】
(6)结合本实验,对于铁制品的保存,你的建议是 保持干燥、隔绝氧气、避免与NaCl及酸性物质接触等 。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实质:反应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此题;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回答此题;
(3)根据对比实验中唯一变量为水的原则,选择对照实验组;
(4)根据气体体积变化引起压强变化,回答此题;
(5)根据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总结实验目的;
(6)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总结铁制品的保存方法。
【解答】解:(1)铁与水和氧气接触生成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化学。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反应物中铁钉含有铁元素,氧气含有氧元素,水含有氢和氧元素,因此可知反应物含有铁、氧和氢三种元素,因此反应后产物也应含有这三种元素;
故答案为:反应物铁钉、氧气和水中含Fe、O、H元素。
(3)探究水对铁生锈的影响,需要将水作为变量进行对比实验,在1﹣1中没有水,在1﹣3中含有水,其他实验条件一致,所以通过1﹣1与1﹣3的对比实验,验证水对铁生锈的影响;
故答案为:1﹣1中无明显现象,1﹣3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
(4)左侧试管内,氧气参与铁钉生锈的过程,被消耗,内部气体减小,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液体压向左侧,造成左侧液面升高;
故答案为:铁生锈消耗氧气,内部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U形管内液体压向左侧。
(5)实验2中改变只是溶剂种类,其他实验条件一致,所以变量为溶剂种类,因此实验2是探究试剂种类对铁生锈的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试剂种类对铁生锈的速率的影响。
(6)在实验1中,可以看到氧气和水存在,利用铁制品的生锈,在实验2中氯化钠、盐酸等溶剂也可以加速铁的生锈,因此可以保持干燥,避免铁制品接触水,防止生锈,也可以隔绝氧气,避免生锈发生,同时不接触氯化钠及酸性物质,都可以减缓铁制品的腐蚀;
故答案为:保持干燥、隔绝氧气、避免与NaCl及酸性物质接触等。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PDF版 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