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15分)
1.(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
2.(1分)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
A.大米 B.豆油 C.白菜 D.鸡蛋
3.(1分)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2SO4 B.NH4H2PO4 C.Ca3(PO4)2 D.KCl
4.(1分)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大理石 B.沙子 C.塑料 D.铝合金
5.(1分)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C.用清洗过的霉变大豆榨豆浆
D.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
6.(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氢氧化钾 B.石墨 C.水 D.硫酸铜
7.(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SO4 B.O2 C.Na2CO3 D.Al2O3
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氯化钠 B.盐酸 C.氧化镁 D.氢氧化铝
9.(1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
B.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C.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10.(1分)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
A.汽油 B.氢氧化钠溶液
C.加洗涤剂的水 D.热水
11.(1分)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12.(1分)硝酸钾(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4 D.+5
13.(1分)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A.鸡蛋清(pH:7~8) B.牙膏(pH:8~9)
C.肥皂(pH:10~11) D.炉具清洁刘(pH:12~13)
14.(1分)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15.(1分)下列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铝制高压电线 B.用钨制灯丝
C.用纯铁制机床底座 D.用铝粉制防锈漆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1分)
16.(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水里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 的方法除去.
(2)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均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 .
(4)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 .
17.(4分)金属材料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 .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可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阻止铁锅生锈的措施之一是 .
18.(3分)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立即盖上玻璃片,用手压住玻璃片,充分振荡后将集气瓶倒置,松开手,观察到玻璃片没有掉落,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上现象。
19.(6分)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燃烧时排放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 .
(3)汽油是 加工的产品,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这样做的优点之一是 .
20.(5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分别将甲、乙、丙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3)t2℃时,向70g甲物质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1.(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 、 ;
(2)用稀盐酸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 ;
(3)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 .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22.(4分)不到一点在一起。嗯,这样吧。如图是利用增氧酒精灯做的铁丝燃烧的实验,取4股细铁丝宽松的缠绕在一起,然后将其伸入玻璃管内,并露出2~3cm。点燃增氧酒精灯,左手拿着玻璃管的中部,将露出 的细铁丝放在增氧酒精灯的火焰处,同时右手缓缓向前推移细铁丝,细铁丝在增氧酒精灯上持续不断地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细铁丝燃烧的原因 。
(2)套在灯体颈部隔热板的作用 。
23.(6分)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
24.(5分)某生设计如图实验流程,从锌、铜、X、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部分金属。
(1)若X是铁,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 ,滤渣乙的成分是 。
(2)若滤渣乙只含有一种金属,滤液B中含有两种溶质,通过上述实验,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 X 强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C.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3)若滤渣甲含有两种金属,设计实验将滤渣甲中的金属分别提纯出来 。
25.(6分)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什么?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四、计算题(本题3分)
26.(3分)取0.18g炭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0.5g碳酸钙.计算:
(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
(2)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15分)
1.(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1分)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
A.大米 B.豆油 C.白菜 D.鸡蛋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C、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1分)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2SO4 B.NH4H2PO4 C.Ca3(PO4)2 D.KCl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C错;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1分)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大理石 B.沙子 C.塑料 D.铝合金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5.(1分)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C.用清洗过的霉变大豆榨豆浆
D.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
【分析】甲醛有毒,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外形和氯化钠极其相似;
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霉菌毒素,其中黄曲霉素被认为是毒性最强的一种;
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供应者.
【解答】解: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时,甲醛会残留在虾仁中,食用虾仁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会危害人体健康。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时,亚硝酸钠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
C、用清洗的方法不能除去霉变大豆中的霉菌毒素,喝用霉变大豆榨的豆浆会危害人体健康。
D、葡萄糖无毒,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的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故选:D。
【点评】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要不吃过期的食物,不吃变质的食物.
6.(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氢氧化钾 B.石墨 C.水 D.硫酸铜
【分析】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利用此概念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氢氧化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D、硫酸铜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单质概念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单质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7.(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SO4 B.O2 C.Na2CO3 D.Al2O3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A、硫酸中含有氢、硫、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
B、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
C、碳酸钠中含有钠、碳、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
D、氧化铝是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对;
故选:D。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氯化钠 B.盐酸 C.氧化镁 D.氢氧化铝
【分析】本题考查盐的识别,根据盐的概念可知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
B、盐酸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错误;
C、氧化镁是由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氢氧化铝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1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
B.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C.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分析】A、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
B、肥皂水与硬水和软水作用时现象不同;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
D、蒸馏几乎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全部除去,蒸馏后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
【解答】解:A、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所以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A正确;
B、肥皂水与硬水作用时泡沫较少,而且会有浮渣,肥皂水与软水作用时会出现较多的泡沫,所以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故B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所以 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C错误;
D、蒸馏几乎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全部除去,蒸馏后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所以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方法,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目.
10.(1分)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
A.汽油 B.氢氧化钠溶液
C.加洗涤剂的水 D.热水
【分析】根据乳化现象的定义来区别各个选项,汽油、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油污不溶于水,但是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解答】解:A、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B错误;
C、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C正确;
D、油污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乳化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正确区分溶解和乳化是学习溶液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题不难,但是易错。
11.(1分)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分析】A、根据甲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甲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判断。
【解答】解:A、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4)=3: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1分)硝酸钾(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4 D.+5
【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硝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设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解得x=+5。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
13.(1分)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A.鸡蛋清(pH:7~8) B.牙膏(pH:8~9)
C.肥皂(pH:10~11) D.炉具清洁刘(pH:12~13)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鸡蛋清的pH为7~8,显中性或碱性。
B、牙膏的pH为8~9,大于7,显碱性。
C、肥皂的pH为10~11,大于7,显碱性。
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小,碱性越弱,鸡蛋清的pH最小,碱性最弱。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1分)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氩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5.(1分)下列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铝制高压电线 B.用钨制灯丝
C.用纯铁制机床底座 D.用铝粉制防锈漆
【分析】利用金属或合金的性质来分析金属的用途。
【解答】解: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A正确;
B、钨的熔点高,用来制灯丝,故B正确;
C、生铁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大得多,所以机床底座一般是用生铁制成的,故C错误;
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所以用铝粉可以制防锈漆,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还要加强应用。本考点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1分)
16.(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水里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 过滤 的方法除去.
(2)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均可以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氧元素 组成的.
(3)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 水 .
(4)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 乳化 .
【分析】(1)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组成.
(3)据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水做溶剂分析;
(4)据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能够乳化油污分析;
【解答】解:(1)过滤是一种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相分离的一种方法,故水里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
(2)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水做溶剂,故75%的酒精溶液,水做溶剂;
(4)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能够乳化油污,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故答案为:(1)过滤
(2)氢元素、氧元素
(3)水
(4)乳化
【点评】本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增强热爱化学的情感.
17.(4分)金属材料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
(2)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 强 .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水和氧气 发生了化学反应,可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阻止铁锅生锈的措施之一是 用完擦干后涂一层植物油 .
【分析】(1)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2)把金属制成合金可以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
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解答】解:(1)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故填:4Al+3O2═2Al2O3.
(2)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强;
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可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阻止铁锅生锈的措施之一是用完擦干后涂一层植物油.
故填:强;水和氧气;Fe2O3+3H2SO4═Fe2(SO4)3+3H2O;用完擦干后涂一层植物油.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8.(3分)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立即盖上玻璃片,用手压住玻璃片,充分振荡后将集气瓶倒置,松开手,观察到玻璃片没有掉落,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上现象。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等知识结合实验的情况分析解决即可。
【解答】解:二氧化碳分子进入水分之间,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用手压住玻璃片,充分振荡后将集气瓶倒置,松开手,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压在集气瓶上,没有掉落。部分二氧化碳分子与水分子结合为碳酸分子,使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分子进入水分之间,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部分二氧化碳分子与水分子结合为碳酸分子,使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点评】明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是解答本题关键。
19.(6分)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2)煤燃烧时排放的 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 煤脱硫处理等 .
(3)汽油是 石油 加工的产品,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这样做的优点之一是 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
【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2)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根据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能源、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优点
【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一个措施是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3)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或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或促进农业生产等
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
(2)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煤脱硫处理等.
(3)石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能源等方面的问题,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化石燃料的性质和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是否有不良影响.
20.(5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在 t1 ℃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分别将甲、乙、丙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丙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甲 .
(3)t2℃时,向70g甲物质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是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7.5% .
【分析】(1)乙和丙溶解度的交点对应的溶解度相等,查出对应的温度即可.
(2)根据三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判断降低温度时是否会析出晶体及析出晶体的多少.
(3)由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可判断t2℃时,向70g甲物质中加入100g水,所得溶液是否饱和,进而计算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在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降温后不会析出晶体;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物质的变化较大,故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
(3)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t2℃时,向70g甲物质中加入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60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7.5%.
故答案为:(1)t1;(2)丙;甲;(3)是;37.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1.(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 CaO+H2O═Ca(OH)2 、 化合反应 ;
(2)用稀盐酸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Mg(OH)2+2HCl=MgCl2+2H2O 、 复分解反应 ;
(3)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H2O22H2O+O2↑ 、 分解反应 .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只有熟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和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解:(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CaO+H2O═Ca(OH)2;化合反应;
(2)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2H2O22H2O+O2↑;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22.(4分)不到一点在一起。嗯,这样吧。如图是利用增氧酒精灯做的铁丝燃烧的实验,取4股细铁丝宽松的缠绕在一起,然后将其伸入玻璃管内,并露出2~3cm。点燃增氧酒精灯,左手拿着玻璃管的中部,将露出 的细铁丝放在增氧酒精灯的火焰处,同时右手缓缓向前推移细铁丝,细铁丝在增氧酒精灯上持续不断地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细铁丝燃烧的原因 点燃增氧酒精灯,通过增氧孔通入氧气,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很大,使酒精燃烧更剧烈,放出大量的热,火焰的温度高,达到细铁丝的着火点,因而细铁丝能在增氧酒精灯上持续燃烧 。
(2)套在灯体颈部隔热板的作用 防止火星溅落下来炸裂灯体 。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及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考虑即可,铁丝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
【解答】解:(1)由于铁丝燃烧需要氧气的纯度较高,温度较高,点燃增氧酒精灯,通过增氧孔通入氧气,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很大,使酒精燃烧更剧烈,放出大量的热,火焰的温度高,达到细铁丝的着火点,因而细铁丝能在增氧酒精灯上持续燃烧。
(2)铁丝燃烧防止高温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灯体,所以灯体颈部隔热板,
故答案为:(1)点燃增氧酒精灯,通过增氧孔通入氧气,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很大,使酒精燃烧更剧烈,放出大量的热,火焰的温度高,达到细铁丝的着火点,因而细铁丝能在增氧酒精灯上持续燃烧。
(2)防止火星溅落下来炸裂灯体。
【点评】本题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题目所给信息解题的能力;应根据在题目所提供的实信息来进行分析解答。
23.(6分)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试管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 B(或A) (填标号,下同)与 C或D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能(选B、D)(合理即可)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都是固体与液体混合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
【分析】(1)根据仪器的形状、结构、用途判断.
(2)根据实验制氧气的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回答.
(3)根据实验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回答.
【解答】解:
(1)a是热源仪器,叫酒精灯;b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叫试管.
(2)实验室制氧气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根据所给装置,可用原理方程式为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分别选用B(或A)作气体发生装置;因为氧不易溶解于水,收集装置可用C,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可用D.
(3)如选B、D装置,则能用来制二氧化碳,因为都是固体与液体混合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如选了A或C,则不能,因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或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
故答案为:(1)酒精灯;试管;(2)2H2O22H2O+O2↑(或2KClO32KCl+3O2↑);B(或A);C或D;(3)CaCO3+2HCl═CaCl2+H2O+CO2↑;能(选B、D)(合理即可);都是固体与液体混合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点评】气体的制取是初中重要的化学实验之一,既是难重点,又是考查热点,理解反应原理,掌握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检验、验满、收集方法,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24.(5分)某生设计如图实验流程,从锌、铜、X、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粉末中分离出部分金属。
(1)若X是铁,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 FeSO4、ZnSO4、H2SO4 ,滤渣乙的成分是 Fe、Zn 。
(2)若滤渣乙只含有一种金属,滤液B中含有两种溶质,通过上述实验,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B 。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 X 强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C.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3)若滤渣甲含有两种金属,设计实验将滤渣甲中的金属分别提纯出来 取滤渣甲充分灼烧,加入稀硫酸,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 。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分析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 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1)由流程可知,锌、铜、X、银四种金属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过滤,得气体、滤液A和固体甲,生成的气体是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它们和稀硫酸不反应,滤液A中一定含有硫酸锌;滤液A加入过量的锌,得气体、滤液B和滤渣乙,生成的气体是氢气,说明步骤①加入的稀硫酸过量,滤液A中含硫酸,若x是铁,则溶液中有硫酸亚铁,滤渣乙为锌和铁。
(2)若滤渣乙只为一种金属则为锌,滤液B中有两种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X,则锌活动性小于X。
A、由上述分析可知,锌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故A错误;
B、通过上述实验不能得出铜和银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锌的金属活动性比X弱,则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故C正确;
(3)若滤渣甲含有两种金属,这两种金属是铜和银,由于在加热时铜能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和水,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所以设计实验将滤渣甲中的金属分别提纯出来的方法是:取滤渣甲充分灼烧,加入稀硫酸,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
故答案为:(1)FeSO4、ZnSO4、H2SO4; Fe、Zn。
(2)AB。
(3)取滤渣甲充分灼烧,加入稀硫酸,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银。向滤液中加入过 量铁,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至质量不再变化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铜。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5.(6分)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什么?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搅拌,使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
(2)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解答;
(3)根据打开活塞Ⅱ,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打开K2时,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溶液进入B中解答;
(4)根据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需要先把碳酸钠除去,据此解答。
【解答】解: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搅拌,使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
(2)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为:打开活塞Ⅰ和弹簧夹k1,逐滴滴加稀盐酸,同时鼓入氮气,直至A中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锥形瓶内的氯化钙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溶液仍为变红,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
(1)搅拌,使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
(2)打开活塞Ⅰ和弹簧夹k1,逐滴滴加稀盐酸,同时鼓入氮气,直至A中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打开K2.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锥形瓶内的氯化钙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溶液仍为变红,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以及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
四、计算题(本题3分)
26.(3分)取0.18g炭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0.5g碳酸钙.计算:
(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
(2)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以求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求算出一氧化碳的质量,进而求算出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Ca(OH)2+CO2═CaCO3↓+H2O
44 100
x 0.5g
解得:x=0.22g;
(2)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22g××100%=0.06g
所以一氧化碳的质量为:(0.18g﹣0.06g)÷×100%=0.28g
所以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0%=56%
答:(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g;
(2)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5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物质间的反应关系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学生需认真分析反应关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