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033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033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033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分)规范操作对实验的安全与正确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称量食盐 C.过滤泥水 D.稀释浓硫酸2.(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性质和对应的用途正确的是( )A.碳酸钙难溶于水﹣﹣用于做工艺品 B.盐酸具有挥发性﹣﹣用于除铁锈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做干燥剂 D.烧碱具有腐蚀性﹣﹣其溶液用来吸收酸性气体3.(3分)科学课上,教师在盛有10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下列关于该反应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无现象发生 B.溶液呈血红色 C.有黄色沉淀生成 D.有红褐色沉淀生成4.(3分)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分析该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该化学反应为2H2O2═H2O+O25.(3分)垃圾分一分,环境十分美。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A.发芽的马铃薯 B.水笔芯 C.笔壳 D.碎玻璃6.(3分)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该同学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并插入导电传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溶液导电性 B.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 C.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溶液始终为红色 D.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7.(3分)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一种打火机。其内部装有丁烷(C4H10)液体,使用时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丁烷充分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按下开关后,丁烷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8.(3分)为庆祝“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化学会面向会员遴选出了118名青年化学家作为118个化学元素的“代言人”,如图所示。序号为6的化学家代表的化学元素核外电子数是 个。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5-25题每空3分,第26-27题每空2分,共32分)9.某同学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盛有5%双氧水的溶液中,发现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同学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些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度加快,设计并完成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该同学认为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 (填化学符号)。(2)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3)如果实验②中无现象,实验①③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 。10.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量CaCl2和NaCl混合物中CaCl2的含量,开展如下实验操作。根据实验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通过计算求出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1.酸奶作为世界公认的长寿食品之一,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酸奶中的酸味来自乳酸(化学式为C3H6O3)。(1)青少年要多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乳酸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后,最终完全氧化为CO2和H2O,4.5g乳酸完全氧化,生成H2O多少克?(乳酸氧化反应方程式:2C3H6O3+3O2═6CO2+6H2O)(4)为了测定某品牌酸奶中乳酸的含量,某同学取100mL酸奶和100mL蒸馏水于烧杯中,慢慢滴入0.2%的NaOH溶液并不断搅拌,用传感器测得溶液pH随加入NaOH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该酸奶中乳酸的含量为多少克每升。(已知乳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为:C3H6O3+NaOH═C3H5O3Na+H2O,测定所用NaOH溶液的密度为1.0g/mL)。12.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元素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①②③④NaOH溶液质量/g10.020.030.040.0Mg(OH)2质量/g0.2320.5220.580▲(1)实验④中生成Mg(OH)2的质量 克。(2)实验②与①相比,NaOH溶液质量增加10g,生成Mg(OH)2的质量增加了0.29g,实验①中生成Mg(OH)2质量不是0.29克的原因是 。(3)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4)若要配置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40g,需要往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多少克?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分)规范操作对实验的安全与正确很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称量食盐 C.过滤泥水 D.稀释浓硫酸【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性质和对应的用途正确的是( )A.碳酸钙难溶于水﹣﹣用于做工艺品 B.盐酸具有挥发性﹣﹣用于除铁锈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做干燥剂 D.烧碱具有腐蚀性﹣﹣其溶液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分析】A、根据碳酸钙性质进行解答;B、根据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解答;C、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D、根据烧碱显碱性,能和酸性气体反应进行解答。【解答】解:A、碳酸钙是白色固体且难溶于水无毒,所以碳酸钙用于做工艺品,故A错误;B、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盐酸用于除铁锈,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用于做干燥剂,故C正确;D、烧碱显碱性,能和酸性气体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酸性气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化学常考的题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3分)科学课上,教师在盛有10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下列关于该反应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无现象发生 B.溶液呈血红色 C.有黄色沉淀生成 D.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分析】根据氯化铁溶液能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在盛有10毫升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铁离子能和硫氰化钾反应生成显血红色的物质,可以观察到溶液变血红色。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铁离子能和硫氰化钾反应生成显血红色的物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3分)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分析该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该化学反应为2H2O2═H2O+O2【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的变化、化合价原则等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判断不正确;B、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B判断正确;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C判断不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故D判断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推断5.(3分)垃圾分一分,环境十分美。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A.发芽的马铃薯 B.水笔芯 C.笔壳 D.碎玻璃【分析】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发芽土豆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解答】解:水笔芯、笔壳、碎玻璃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而发芽的马铃薯含有有毒物质,属于有害垃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理解。6.(3分)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该同学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并插入导电传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溶液导电性 B.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 C.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溶液始终为红色 D.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分析】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解答】解:A、A曲线中,M点时电导率是0,是因为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水几乎不导电,此时电导率是0,对应的是甲烧杯溶液导电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完全反应前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时,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溶液始终为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中信息可知,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不是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7.(3分)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一种打火机。其内部装有丁烷(C4H10)液体,使用时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丁烷充分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和水 ,按下开关后,丁烷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来分析。【解答】解:丁烷(C4H10)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时里面的液体从阀门里变成气体喷出来,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水;汽化。【点评】本题是一个理化综合题,难度不大,解题时根据化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8.(3分)为庆祝“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化学会面向会员遴选出了118名青年化学家作为118个化学元素的“代言人”,如图所示。序号为6的化学家代表的化学元素核外电子数是 6 个。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原因是 同一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 信息以及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来分析。【解答】解:序号为6的元素是6号元素﹣﹣碳,其原子序数为6,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为6;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故填:6;同一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5-25题每空3分,第26-27题每空2分,共32分)9.某同学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盛有5%双氧水的溶液中,发现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同学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些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度加快,设计并完成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该同学认为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 H2O、SO42﹣、Cu2+ (填化学符号)。(2)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探究硫酸根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否起到催化作用 。(3)如果实验②中无现象,实验①③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 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 。【分析】(1)根据溶液的组成以及物质的结构来分析;(2)根据实验的方法来分析;(3)根据实验内容与与实验现象来分析。【解答】解:(1)硫酸铜溶液是由硫酸铜和水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填:H2O、SO42﹣、Cu2+;(2)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探究硫酸根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否起到催化作用;故填:探究硫酸根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否起到催化作用;(3)硫酸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但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硫酸根离子不起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中还有铜离子,可加入含有铜离子的其它物质来看铜离子是否有催化作用,加入氯化铜溶液后,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故填:起催化作用的是铜离子。【点评】催化剂、催化作用是初中重要基本概念之一,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主要考查对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的理解,对催化效率影响因素的探究等。10.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量CaCl2和NaCl混合物中CaCl2的含量,开展如下实验操作。根据实验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通过计算求出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根据题意,氯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5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100 x y 5g(1) x=2.22g(2) y=5.3g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答:(1)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为2.22g;(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确定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5g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1.酸奶作为世界公认的长寿食品之一,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酸奶中的酸味来自乳酸(化学式为C3H6O3)。(1)青少年要多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 。(2)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8 。(3)乳酸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后,最终完全氧化为CO2和H2O,4.5g乳酸完全氧化,生成H2O多少克?(乳酸氧化反应方程式:2C3H6O3+3O2═6CO2+6H2O)(4)为了测定某品牌酸奶中乳酸的含量,某同学取100mL酸奶和100mL蒸馏水于烧杯中,慢慢滴入0.2%的NaOH溶液并不断搅拌,用传感器测得溶液pH随加入NaOH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该酸奶中乳酸的含量为多少克每升。(已知乳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为:C3H6O3+NaOH═C3H5O3Na+H2O,测定所用NaOH溶液的密度为1.0g/mL)。【分析】(1)考查人体必须营养物质;(2)根据化学式计算质量比;(3)根据乳酸氧化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4)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反应完全时的pH分析计算此题。【解答】解:(1)牛奶富含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基本物质;故答案为:蛋白质。(2)根据乳酸化学式,其中C、H、O质量比=(12×3):(1×6):(16×3)=%6:1:8;故答案为:6:1:8。(3)设生成水的质量为m;2C3H6O3+3O2═6CO2+6H2O 180 108 4.5g m m=2.7g;答:4.5g乳酸完全氧化生成2.7g水。故答案为:2.7g。(4)乳酸显酸性,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因此在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0mL时,乳酸被全部消耗掉,此时消耗乳酸质量为n,此时氢氧化钠质量=10mL×1.0g/mL×0.2%=0.02g;C3H6O3+NaOH═C3H5O3Na+H2O 90 40 n 0.02g n=0.045g,由此可以算出酸奶含量=0.045g÷100mL=0.00045g/mL=0.45g/L;答:该酸奶中乳酸含量为0.45g/L。故答案为:0.45g/L。【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2.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元素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①②③④NaOH溶液质量/g10.020.030.040.0Mg(OH)2质量/g0.2320.5220.580▲(1)实验④中生成Mg(OH)2的质量 0.58 克。(2)实验②与①相比,NaOH溶液质量增加10g,生成Mg(OH)2的质量增加了0.29g,实验①中生成Mg(OH)2质量不是0.29克的原因是 剩余硫酸消耗了氢氧化钠 。(3)计算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4)若要配置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40g,需要往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多少克?【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判断沉淀质量变化;(2)根据滤液组成回答此题;(3)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的性质回答此题;(4)根据溶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计算此题。【解答】解:(1)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②比①增加了沉淀质量为0.29g,③比②增加质量为0.058g,可以看出,在③时硫酸镁已全部生成了沉淀,在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质量不再增加,因此此时还是0.58g沉淀;故答案为:0.58。(2)由于滤液含有硫酸,所以硫酸会消耗一部分氢氧化钠,使沉淀质量减少;故答案为:剩余硫酸消耗了氢氧化钠。(3)根据前三次加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质量计算硫酸镁的质量,设硫酸镁质量为m;MgSO4+2NaOH=Mg(OH)2+Na2SO4120 58m 0.58g m=1.2g;答:100g混合液中含有硫酸镁的质量1.2g。故答案为:1.2g。(4)设需要10%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m×10%=40g×4%,m=16g,加入水的质量=40g﹣16g=24g;答:加入水的质量为24g。故答案为:24g。【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