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庐江书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庐江书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庐江书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3分)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2.(3分)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BCD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3.(3分)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果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现象和结论AZn粉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MgCl2BCuO粉末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C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D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A.A B.B C.C D.D4.(3分)已知在FeS2和SiO2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34分)5.(4分)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的CaSO4•2H2O固体3.44g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则D~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计算题(共1小题,15小题共9分,16小题共14分,17小题,共16分)6.(1)某小苏打溶液中含16.8gNaHCO3,加入一定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请你填写出X的化学式和质量.例如:X为 时,质量为 ;①X为 时,质量为 ;②X为 时,质量为 ;③X为 时,质量为 .(2)现有质量为18.4g的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12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经充分反应后,排出剩余气体,此时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6.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和NaHCO3的质量各为多少?(提示:NaHCO3+NaOH120℃Na2CO3+H2O)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庐江书院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3分)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分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饶核做圆周运动。后来的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解答】解:根据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图可以看出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上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是看不出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是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2.(3分)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BCD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分析】A、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B、据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氢2氧1,正氧负氢”,分析解答;C、根据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进行解答;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解答】解:A、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根据“氢2氧1,正氧负氢”,图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正确;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正确;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错误。故选:B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3.(3分)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果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现象和结论AZn粉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MgCl2BCuO粉末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C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D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A.A B.B C.C D.D【分析】根据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盐酸和氢氧化钠先反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盐酸和氢氧化钠先反应;A、加入锌粉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盐酸,则氯化镁没有参加反应,故一定含有氯化镁,正确;B、加入氧化铜粉末没有现象,说明不含有盐酸,则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钠,若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恰好反应,则不含有氯化镁,只含有氯化钠,错误;C、加入氢氧化钠无现象,则氯化镁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若是剩余则含有氢氧化钠,正确;D、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含有氢氧化钠,还有生成的氯化钠,故一定是两种溶质,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现象判断物质的种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酸碱盐的性质进行。4.(3分)已知在FeS2和SiO2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分析】根据混合物的组成FeS2和SiO2,可利用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FeS2的质量分数,则可确定混合物中SiO2的质量分数;通过拟定混合物的质量,计算出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最后由求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假设混合物的质量为m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FeS2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FeS2的质量==0.5m则混合物中SiO2的质量=m﹣0.5m=0.5m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D。【点评】本题可利用经验公式: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含量=,进行计算而解决.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34分)5.(4分)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的CaSO4•2H2O固体3.44g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2CaSO4•H2O .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则D~E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SO42CaO+2SO2↑+O2↑ .【分析】根据生石膏在加热的条件下失去部分结晶水变成熟石膏,依据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T3~T4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所以该阶段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设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CaSO4•xH2O,CaSO4•2H2OCaSO4•xH2O+(2﹣x)H2O172 136+18x3.44g 2.90g= x=0.5所以C点固体的化学式是2CaSO4•H2O,硫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CaO+2SO2↑+O2↑.故答案为:2CaSO4•H2O,2CaSO42CaO+2SO2↑+O2↑.【点评】本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难度比较大,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前后的联系和综合运用.三、计算题(共1小题,15小题共9分,16小题共14分,17小题,共16分)6.(1)某小苏打溶液中含16.8gNaHCO3,加入一定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请你填写出X的化学式和质量.例如:X为 NaOH 时,质量为 8g ;①X为 钠 时,质量为 4.6克 ;②X为 Na2O. 时,质量为 6.2克 ;③X为 Na2O2 时,质量为 7.8克 .(2)现有质量为18.4g的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12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经充分反应后,排出剩余气体,此时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6.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和NaHCO3的质量各为多少?(提示:NaHCO3+NaOH120℃Na2CO3+H2O)【分析】首先分析反应原理:因为实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所以存在过量问题,因为二者可以发生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反应就有三种情况,一是恰好反应完全,二是氢氧化钠过量,还是这个反应,三是碳酸氢钠过量,剩余的碳酸氢钠还要发生分解反应.所以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过恰好反应来判断是否过量,确定反应方向,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少量物质的质量去进行解答.【解答】解:(1)某小苏打溶液中含16.8gNaHCO3,加入一定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请你填写出X的化学式和质量.例如:X为 NaOH时,质量为 8g;①X为 钠时,质量为 4.6克;②X为 Na2O.时,质量为 6.2克;③X为 Na2O2时,质量为 7.8克.(2)由于已知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和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所以,有可能存在过量问题.设18.4g混合物正好完全反应,减少的质量为x.NaOH+NaHCO3 Na2CO3+H2O△m 124 18 18.4g xx==2.7g 因2.7g>(18.4﹣16.6)g,所以NaOH过量,NaHCO3完全反应. NaOH+NaHCO3 Na2CO3+H2O△m 84 18 m(NaHCO3) (18.4﹣16.6)g m(NaHCO3)==8.4g m(NaOH)=18.4g﹣8.4g=10gw(NaOH)=×100%=54.3%答: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54.3%.故答为:(1)①X为 钠时,质量为 4.6克;②X为 Na2O.时,质量为 6.2克;③X为 Na2O2时,质量为 7.8克.(2)原混合物中NaOH和NaHCO3的质量各为10克和8.4克.【点评】本题难度很大,一是判断反应过量问题,二是怎样判断过量.在判断过量中为什么2.7g>(18.4g﹣16.6g),就判断为氢氧化钠过量呢?因为若是碳酸氢钠过量,就会继续分解,固体质量继续减少,和题意不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