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2021-2022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4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页
    2021-2022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4走一步,再走一步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课文内容。2.正确把握课题含义,理解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2.采用读议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把握课题含义,理解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1课时一、新课导入居里夫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正确面对困难的方法。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专业心理学家。其作品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2知识链接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有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中,往往会有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情况。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分叙(平叙)五种。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灼人(zhuó)   气喘(xū)   (wù)(sǒnɡ)   参差(cēn cī)   椿(chūn)(jǐ)   (jī)   (xū)(xuàn)   (hū)   (wèi)(wěn)   (yē)(2)词语释义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突兀:高耸的样子。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嘘声:发出的声音来制止、驱逐或嘲笑。晕眩:眩晕,感觉本身或周围的东西在旋转。天旋地转:形容眩晕时的感觉。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安慰:使心情安适。口吻: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遥不可及:指很远很远。惊慌失措: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3)词语辨析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两个词都表示不整齐的意思。参差不齐用于人时指水平不一,用于物时指高低长短不一。良莠不齐用于人时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用于物时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不整齐。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第1自然段交代了记叙文的哪几个要素?答案示例:费城,点明事件发生的地点;七月天,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厌倦了”“寻觅其他好玩的事,点明了爬悬崖的原因。2.复述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复述要点:六要素)答案示例:时间:七月的一天。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人物:,小伙伴们。起因:玩其他游戏玩厌了,很久没去爬悬崖了。经过:爬上悬崖后不敢下来,在父亲的策略引导下,终于战胜困难。结果:顺利爬下悬崖。3为什么犹豫了?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悬崖了呢?答案示例:因为体质弱,而且母亲又警告不能去冒险,使缺乏其他孩子的活泼勇敢。而最终决定跟着伙伴们去爬悬崖是因为怕被伙伴们讥笑,不想做胆小鬼。这说明也想战胜自己的怯懦。()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试从第79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当时的状态和处境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示例:犹豫不决”“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心怦怦地跳动吓坏了”“缓慢地爬着”“反胃”“偷偷地抓住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害怕、紧张的心理和欲上不敢、欲下不能的艰难处境。2.第1718自然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用傍晚时分暗淡、沉寂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恐惧和不自信的心理。悬崖已令恐惧不堪了,加上如此寂静、黑暗的环境,可见的无助,同时也暗示在悬崖上待的时间之长。教师点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体现时间或情节的变化;作为记叙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的形象;暗示文章中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答题模式一般为:描写了×××,渲染了、衬托了、交代了、表现了×××3.文中在写攀爬悬崖的处境的同时也提到了其他的孩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的艰难处境与其他孩子的顺利攀爬相对比,突出的体质弱,也表现了那些孩子对弱者的漠视与嘲讽。教师点拨:对比手法能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4.分角色朗读爬下悬崖这一部分的内容,并概括出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答案示例:最初毫无信心(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看起来我能做到。)随后信心大增(再一次,我做到了。)最后巨大的成就感(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5.父亲为什么不采用上去把孩子抱下来的办法?与本文父亲的做法相比,哪一种做法更好些?答案示例:上去把孩子抱下来的办法也可以,但是这种办法只能使孩子脱险,对于孩子自己应付困难能力的培养却毫无益处。本文父亲的做法更好些,它能让孩子自己体验用自信战胜困难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品读课文,句段赏析如何理解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的含义?答案示例: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而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熟读课文,主旨探究结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答案示例: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赏读课文,鉴赏评价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答案示例:父亲是一个非常睿智、理性,并且懂得教育的人。在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虽然也很担心,但却并不慌张。他能理性地认识到在这种时候自己应该做的是教导孩子如何独自解决困难,而非亲自帮助孩子脱离困境。他的这一做法能使孩子增加脱困的经验,获得战胜困难的信心,变得更加勇敢。()课外拓展,对比延伸讨论:假如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一面急忙爬上悬崖,把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答案示例:孩子的路终究要靠他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文中的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通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四、课堂小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坎坷泥泞,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之外,我们还要有战胜困难的智慧和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六、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读文中的精彩段落,比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过程设计,学生习作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把握课文层次,探究性学习,总结课文,布置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