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展开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材分析:
地处北方和西北方的契丹族和党项族在北宋时期分别建立了辽和西夏,辽河西夏的政权和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是本的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
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契丹建立辽,辽与北宋的关系。二是党项建立西夏,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老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分别对契丹和党项进行介绍,理清头绪,化繁为简。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知道契丹和党项建立政权的名称、事件、建立者和都城。掌握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和宋夏和战的有关史实。把我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分析澶渊之盟的影响,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政权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澶渊之盟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背部地区的开发作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这一时期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但民族友好、民族交融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只能从正义和非正意思的角度来分析战争的性质。梳理正确的民族观,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要唯“汉族”独尊。
教学重点:
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及人事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具准备:
图片、地图、补充资料、导学案
教学方法:
地图演示法、讲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唐朝时,实行藩镇割据,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包容的政策,由于五代十国时期,时局混乱,到宋朝时,吸取唐亡的历史教训,对少数民族实行高压的政策,要求少数民族政权首领聚集在东京以便控制。习惯于游牧生活的少数民族不满宋朝的民族政策,于是开始蓄谋建立自己的政权。
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介侯),于嘉庆甲子年(1804)在家乡武威养病。一日与友人共游清应寺。寺内有碑亭,前后砌砖,封闭已久。当地传闻,若启封则有风雹之灾。张澍求知心切,请和尚拆封,再三要求不得准允。最后张澍提出如有灾祸,愿意自己承担,才被允许。拆开碑亭前面所砌封砖后,见一高碑,上面所刻文字体形方整,乍一看,好象都能认识,细看则无一字可识。
一、辽的建立和辽与北宋的关系
1.契丹的来源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2.辽的建立
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十分强盛。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辽太祖收留因河北战乱的流民,在草原上按照中原风格建立城敦以安置他们。并且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与卢文进等汉人为佐命功臣。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在军事方面,他于925年东征渤海国,于旧地建立东丹国以统治渤海遗民,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然而于攻灭渤海后的隔年,在回师途中病倒,最后去世。其妻述律平宣布摄政,以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屠杀政敌数百人以稳定政权。927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了契丹。
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遂亲率5万骑兵,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3.辽与北宋的和与战
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辽圣宗为了防止高丽与北宋结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于993年发动高丽契丹战争以降服高丽,于1009年的东征时最远攻入高丽开城。之后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避免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二、西夏的建立和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党项族的来源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唐中央多在党项民族聚集地设立羁縻州进行管理,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被任命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唐末黄巢起义时,唐王传檄全国勤王。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有了领地,辖境包括夏、银(今陕西榆林东南)、绥(今绥德)、宥(今靖边东)、静(今米脂东)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2.西夏的建立
宋朝时,李继迁开始独立抗宋。李元昊即位夏国王后,下发秃发令,并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制党项文字,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这是党项族建立民族政权之始,也是党项发展历史的顶峰。
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并取消帝号,元昊接受宋的封号,称夏国主;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的人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以及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地全部归属宋朝,双方可在自己疆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宋仁宗同意了元昊所提出的要求,于是宋夏正式达成和议,史称“庆历和议”。1045年,大宋应元昊请求,在边境设置贸易市场,恢复了贸易往来。以后几十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经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西夏时期的党项族文化、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后被成吉思汗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
历史第二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第二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