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082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3082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同步测试题
展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对下面文段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 无陇断焉。
A. 已:停止 B. 感:被……感动 C. 厝:座 D. 阴:水之南
2.下列对《愚公移山》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 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 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 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5.文中多用对比、衬托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似智而愚。这样写,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B. 遗男“助之”与智叟“止之”对比鲜明,更显示出智叟目光短浅、态度消极。
C. 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衬托出愚公的过人胆识与气魄。
D. 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形成对比,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 B. 且焉置土石 有子存焉
C. 以残年余力 以君之力 D.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7.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 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 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二、填空题
8.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
争论不________ 移风________俗 诉________法律
原形________露 付________实施 鞠躬尽瘁,死而后________
9.《愚公移山》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________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主要运用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10.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通________ 词义:________。
河曲智叟亡以应。 ________通________ 词义:________。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________通________ 词义:________。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通________ 词义:________。
1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文填空。
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________”,其妻“________”,甚至邻人之遗男也“__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②?且陛下春秋③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④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⑤?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⑥ ,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⑦ ,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 , 与武决⑩去。
……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亡:同“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同“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同“诀”。
(1)下列选项中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陵见其至诚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不能指其一端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其可怪也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①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②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3)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叠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跌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止,息。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
②固不可彻________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
④公遂止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或曰:“土可叠山。”公善之,欲行。
(3)【甲】文中写山的险峻、智叟的阻止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请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D
3. D
4. D
5. D
6. C
7. B
二、填空题
8.已;易;诸;毕;诸;已
9. 冷嘲热讽;对比
10.反;返;往返;亡;无;没有;厝;措;放置;惠;慧;聪明
11. 杂然相许;献疑;跳往助之;笑而止之
三、文言文阅读
12. (1)A
(2)①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②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无以复加。
(3)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①回不去大汉,对汉廷的忠义无法实现;②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③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
苏武的精神品质:①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品质。②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
13. (1)用箕畚(装土石);改变;同“无”,没有;于是,就
(2)①凭借(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草木都铲除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②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这个方法去做。
(3)写山的险峻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写智叟的阻止反衬出愚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4)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与运用,三层大意,对比阅读,名著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