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物态变化同步强化(1)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以下是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为33℃C.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为-5℃ D.无论怎样降温,也只能非常接近-273℃2.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物质水银镁铜铝铁钨熔点/℃-39649108366015253410沸点/℃35710902360246727505900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银在常温下是液态的B.不能用铝锅来熔化铜块C.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镁铝合金D.用放在一个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后再冷却的方法可以得到钨铁合金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没熔化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4.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态熔化成了液态,N物质始终是固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B.由图乙知,M是晶体,N也可能是晶体C.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D.由图乙知,M熔化时间为15min5.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将白糖加入水中制成糖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B.将山楂蘸上糖浆制成冰糖葫芦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C.利用高温蒸气蒸馒头的过程利用了液化吸热D.用酒精擦皮肤会感到凉,这是液化放热的缘故6.在一只玻璃杯中倒入热水,过一段时间,发现杯壁上出现了水珠。关于水珠出现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内部、水面上方 B.杯子内部、水面下方C.杯子外部、水面上方 D.杯子外部、水面下方7.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温度较高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夏日炎炎,小南同学上完体育课后来到学校小卖部准备买瓶冰镇饮料解渴。对观察到的现象或感受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冰箱盖时冒出一团“白气”是水吸热汽化所形成的B.冰箱内部侧壁有很多“白色粉末”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C.从冰箱内取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外壁出现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冰块放入嘴中过一会感觉到冰凉是因为冰块升华吸热9.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10.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凝固点为0°CB.DE段表示当前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C.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D.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11.小明和父母到山区游玩,发现当地果农在果树上挂了很多装液体的塑料袋或塑料桶,每个塑料袋或塑料桶通过细管连到地下,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给果树施肥,防止肥分流失B.给果树施药,防止污染环境C.给果树浇水,防止水分蒸发D.给果树喷水,防止树温过高12.如题图所示是冰箱的结构示意图,从压缩机到冷冻室,氟利昂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液化 放热 B.液化 吸热 C.汽化 放热 D.汽化 吸热 二、填空题13.如图是给某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0-10min内,该物质处于______态,在10-25min内物质处于______状态,这个过程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14.如图所示是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原因是______。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______(大/小)。15.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 银酒 精甲 苯萘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40℃时, 水银是___________ 态, 酒精是___________态,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16.物理实验课上,小梅同学在玻璃杯中倒入左右的温水,将体温计和寒暑表插入杯中,待示数稳定后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此时,体温计的示数将______。当水温下降到室温,电风扇停止工作后,将寒暑表从水中取出,其示数将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17.为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小丽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实验过程中应该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保持不变。实验用到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___法。18.如图所示,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熔化,因为试管中的冰不______(选填“达到熔点”或“再继续吸热”)。19.(1)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这是由于干冰 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充入的。(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 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 ___(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 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霜。20.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凝固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水0100(1)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ºC,应选用_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2)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ºC,应选用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21.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示数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________,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参考答案1.D2.D3.B4.A5.B6.A7.D8.C9.C10.B11.C12.D13.固 固液共存 吸收 80 14.< 水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小 15.固 液 水银 甲苯 16.不变 先减小后增大 17.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控制变量法 18.不会 再继续吸热 19.升华 吸热 水蒸气 凝华 20.酒精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水银 21.小 汽化 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