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三明市2021年高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
展开 高考化学 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将切过咸菜的钢制刀具洗净并擦干
减缓钢铁的电化学锈蚀
B
给花木施肥时,草木灰不与硝酸铵共施
草木灰与硝酸铵反应造成肥效降低
C
用温热的纯碱溶液清洗厨具油污
油脂在热的纯碱溶液中更易发生水解
D
用富含淀粉的谷物酿酒
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后再氧化为乙醇
A. A B. B C. C D. D
2.芯片制造过程需用到光刻胶。某光刻胶可由降冰片烯( )与马来酸酐( )共聚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降冰片烯难溶于水 B.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马来酸酐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 该光刻胶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3.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足量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 完全溶于一定量的浓硝酸,生成 的分子数为2
C. 将稀氨水滴入含 的溶液至中性,溶液中 数目为
D. 标准状况下 三氯甲烷中含共价键数为4
4.图示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熔化NaOH
制取少量
萃取振荡时放气
分离甲苯和水
A. A B. B C. C D. D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 溶液腐蚀铜板:
B. 向碳酸钙粉末中加入醋酸:
C. 用硫化亚铁处理含 的废水:
D. 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6.W、X、Y、Z 是同一短周期的 4 种非金属元素,它们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电池的电解质,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B. 阴离子中 X 的杂化方式:
C.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
7.南京大学开发出一种以太阳能驱动的恒流电解装置,成功实现了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箔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阳极区可能有 和 生成
C. 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D. 固体陶瓷膜可让海水中的 选择性通过
8.常温下,向含少量 HCl 的 溶液中逐滴滴加 NaOH 溶液,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 与溶液 p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图中C点 浓度为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 段发生了:
B. A到D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C. 溶液 时,
D. D 点溶液中
9.反应 分两步进行:Ⅰ. ,Ⅱ. ,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在 和 测得c(NO)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反应Ⅱ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
C. 升高温度总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反应中只有部分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0.如图表示室温下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实验2的镁条放在尖嘴玻璃导管内并浸于蒸馏水中,实验3产生的浑浊物主要为碱式碳酸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1现象不明显,可能与 Mg 表面生成了难溶的 有关
B. 实验2比实验1现象更明显,可能是由于玻璃管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失
C. 由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碱性增强有利于加快镁与水反应速率”的结论
D. 实验3中 破坏了 在镁条表面的沉积,增大了镁与水的接触面积
二、非选择题
11.工业上利用电解精炼锡后的阳极泥(含 Cu、Ag、 及少量的 Sn 等)回收金属 Cu 和 Ag 的流程如图:
(1)“清洗”时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
(2)“浸取 1”金属 Ag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从“浸液 1”中回收 Cu 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
(3)“浸液 2”的主要成分是 ,氨水溶解氯化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滤渣 2”的成分为________。
(4)若制得 银,至少需要水合肼 ________mol。
(5)某同学用以下实验方法测定粗锡中锡的含量。
称取 粗锡,溶于酸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使 氧化为 ,用 溶液滴定生成的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则粗锡中锡的含量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某兴趣小组对84消毒液的组成、性质与使用进行探究。所用试剂:84 消毒液(NaClO 浓度为 )、医用酒精(乙醇体积分数为 )
(1)Ⅰ:探究84 消毒液的成分
NaClO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常温下 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__(填标号)。
A.7.0~8.0
B.10.0~11.0
C.13.0~14.0
(3)实测该84消毒液 ,在瓶口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该 84消毒液成分中,除了NaCl、NaC1O,还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4)84消毒液露置于空气中,消毒效果先增强后降低。消毒效果增强的原因是________。
(5)Ⅱ:探究 84 消毒液能否与医用酒精混用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序号
液体A
液体B
现象
ⅰ
( )的84消毒液
蒸馏水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溶液 变为12.0; 淀粉试纸在 时变蓝, 时蓝色完全褪去
ⅰ
( )的84消毒液
医用酒精
产生气泡,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 升高到13.1, 淀粉试纸在 时变蓝, 时蓝色完全褪去
导管 a 的作用是________。
(6)①实验ⅰ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判断实验ⅱ中生成了 的依据是________。
(7)需补充以下实验ⅲ,才能说明反应中是否有 NaOH 生成。填写表中空白完成实验设计。
序号
液体A
液体B
现象
ⅲ
________的NaOH溶液
医用酒精
溶液 升高到12.6
结论:医用酒精可与84消毒液发生反应并有少量 和NaOH 生成,二者不可混用。
13.工业上 催化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为:
(1)标准摩尔生成焓指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 纯化合物时的反应焓变。
已知几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如表所示:
物质
CO(g)
生成焓
0
计算反应 的△H=________ 。
(2)镍是 催化重整中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其催化活性受积炭影响非常大。
①甲烷转化率较高时,积炭主要由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 CO 歧化反应产生,产生积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消炭是把碳单质转化为气态碳化合物,有关积炭和消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在一定的温度下,甲烷的裂解也会产生积炭
B.MgO 对 有吸附作用,镍催化剂添加 MgO 助剂有利于消炭
C.通入足量的 也可消除积炭
(3)在炭催化剂重整制合成气时, 和 的转化率受炭催化剂的颗粒大小、 与 流量比、温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已知:目数越大表示颗粒越小。)
①图 1 可知要提高甲烷转化率可以适当________, 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②图 2 中,F 为 与 的流量比,①②③为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④⑤⑥为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综合考虑 和 的转化率, 与 最理想的流量比F=________。
(4)转化为醋酸的厌氧微生物电解池装置如图所示,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14.贵金属磷化物通常指贵金属 Ag、Rh、Ir 等元素与磷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1)第六周期元素 Ir 与钴元素同一列,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固态五氯化磷由[PCl4]+和[PCl6]-构成,晶体结构类似 CsCl,易升华得到PCl5 (g)。PCl5 (g)分子的空间结构如图所示。
①[PCl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②五氯化磷既可溶于非极性溶剂CCl4 , 又可溶于极性溶剂硝基苯的原因是________。
(3)Cu 与 Ag 属于同族,一水合醋酸铜(Ⅱ)是二聚体,结构如图(a),该粒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填标号)。
A.键
B.离子键
C.配位键
D.范德华力
(4)元素铑(Rh)与 P 可形成多种磷化物,其中一种晶体结构如图(b)。晶体中 P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有机物 H 是一种合成中草药活性成分茅苍术醇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H3CC C-E1+E2-CH=CH2 (E1、E2可以示-COR或-COOR)
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2)C→D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D→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G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化合物M只比F少2个氢原子,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________(写一种)。
①能与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2:6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咸菜的腌制过程中加入食盐(电解质),钢铁在NaCl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将刀具洗净并擦干,可以减缓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故A不选;
B.草木灰(碳酸钾)与硝酸铵混合后会发生双水解,产生氨气会挥发,造成氮元素的损失,肥效降低,所以草木灰不与硝酸铵共施,故B不选;
C.盐的水解为吸热过程,温水促进盐的水解,即 , 增大,在碱性环境下油脂水解完全,故C不选;
D.淀粉酿酒 , ,则不是葡萄糖被氧化为乙醇,而是被还原成乙醇,
故答案为:D。
【分析】A.咸菜含有食盐可形成电解质溶液,而钢制道具是合金易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
B.主要考虑的是碳酸根水解显碱性,铵根水解呈酸性,可以相互促进导致肥效降低
C.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越水解,除污效果越好
D.不是氧化为乙醇而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2.【答案】 B
【解析】【解答】A.降冰片烯属于烃,烃难溶于水,A不符合题意;
B. 与 结构完全相同,为同种物质,B符合题意;
C.马来酸酐( )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
D.降冰片烯( )与马来酸酐( )均含碳碳双键,二者按1:1共聚可得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降冰片烯含有碳氢元素,是烃均难溶于水
B.通过对结构简式的观察确定是同一种物质
C. 马来酸酐( ) 含有双键和酯基,可以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
D.共聚主要是双键进行加聚形成
3.【答案】 A
【解析】【解答】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过氧根离子中的氧为-1价,一半氧原子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另一半氧原子化合价降低,生成-2价的氧,故1mol过氧化钠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量为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故A符合题意;
B.64gCu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若二者恰好按照此反应进行生成的NO2为2mol,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浓度降低,反应生成NO,生成 的分子数小于2 ,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n(NH )+n(H+)=2n(SO )+n(OH-),由于溶液呈中性时n(H+)= n(OH-),则n(NH )=2n(SO ),含 ,则n(SO )=1mol,即n(NH )=2mol,溶液中 数目为2 ,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为液态,不能用22.4L/mol计算三氯甲烷物质的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2e即可计算出转移的电子
B.随着反应的进行,会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C.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判断即可
D.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状态和条件
4.【答案】 B
【解析】【解答】A.瓷坩埚中含有SiO2 , 可与熔融的NaOH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A不符合题意;
B.先打开k1、k2 , Fe与稀H2SO4反应生成FeSO4和H2 , 待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后,关闭k2 , 左侧烧瓶中仍然在生成H2 , 气压变大,将生成的FeSO4压入右侧的三颈瓶中,与NaOH反应生成Fe(OH)2 , 由于装置中的空气已被排除,生成的Fe(OH)2不会被氧化,B符合题意;
C.萃取振荡放气时需将分液漏斗倒置,一手托住分液漏斗的顶端,一手旋转旋塞放气(如图 ),C不符合题意;
D.甲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熔化氢氧化钠时用的是铁坩埚不能用陶瓷坩埚
B.通过进行控制K2产生的压强差将三颈烧瓶中氢氧化钠压入左侧烧瓶中制取氢氧化亚铁
C.放气时操作错误
D.温度计位置放错
5.【答案】 C
【解析】【解答】A.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离子反应为: ,故C符合题意;
D.离子反应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离子方程是电荷不守恒,未进行配平
B.醋酸为弱酸,不能拆
C.用硫化亚铁处理含 的废水利用的是沉淀转化的原理
D.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 沉淀
6.【答案】 D
【解析】【解答】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X>Z>Y>W,故A不符合题意;
B.阴离子中,B原子无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方式为sp3 ,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HF分子间形成氢键,故最简单氢化物沸点:W>X,故C不符合题意;
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O>B,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Y形成2个共价键,Z形成4个共价键,W形成1个共价键,X形成3个共价键和1个配位键,又因为W、X、Y、Z 是同一短周期的4种非金属元素,故Y为O,Z为C,W为F,X为B,据以上分析解答。
7.【答案】 C
【解析】【解答】A.锂离子在铜箔上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锂,则铜箔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阳极上可以是氯离子或水失电子,就有氯气或氧气生成,B项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是先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电解海水生成锂,所以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化学能,C项符合题意;
D.该装置的目的是为了从海水中提取金属Li,固体陶瓷膜让海水中的锂离子通过,锂离子从海水中到阴极铜箔得电子,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装置的目的是为了从海水中提取金属Li,是先利用太阳能发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电解池装置,在海水上面的铜箔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Li++e-=Li,催化电极为阳极,因海水中有氯离子,阳极上可以是氯离子或水失电子,就有氯气或氧气生成
8.【答案】 D
【解析】【解答】A. 溶液中含少量盐酸,AB段的反应肯定发生 ,故A不符合题意;
B.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弱离子促进水电离,A点溶液中含有HCl和CrCl3 , B点溶液中含有NaCl、CrCl3 , C点溶液中含有NaCl、D点溶液中含有NaCl、Na[Cr (OH) 4], A点抑制水电离、B点促进水电离、C点不影响水电离、D点促进水电离,所以从A到D过程中水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中可知,pH=5.4时, =10-5.4mol/L,曲线发生拐点,该点溶液中c (Cr3+) =10-5mol/L, Cr3+沉淀完全,溶液中 , ,pH=4.4时,溶液中c(H+)=10-4.4 , , ,故C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显碱性,所以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存在NaCl,Na[Cr (OH) 4],所以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酸碱中和反应优先发生.
B.开始时含有盐酸被抑制,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不断地被消耗,水的电离促进,放加入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水的电离被抑制
C.根据pH=5.4计算出ksp(Cr(OH)3),再根据pH=4.4,计算出铬离子的浓度
D.D点时,属于氢氧化钠过量,此时钠离子远大于氯离子浓度
9.【答案】 C
【解析】【解答】A.根据图1,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故∆H1=E4-E2 , A说法不符合题意;
B.反应Ⅱ的活化能大于反应I的活化能,则反应II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2,T+10℃时,c(NO)变化率小于T℃,则升高温度总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C说法符合题意;
D.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或原子)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则反应中只有部分分子发生有效碰撞,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反应 ,找出起始和最终物质的能量即可计算
B.活化能越高速率越慢,而反应的速率是由反应慢的步骤决定
C.根据图2即可看出温度升高,一氧化氮转化率降低
D.有效碰撞需要合适的能量以及合适的方向
10.【答案】 C
【解析】【解答】A. 根据金属镁与水反应的方程式Mg+2H2O=Mg(OH)2+H2↑,生成的Mg(OH)2是沉淀,将覆盖在镁条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故实验1现象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
B.实验2比实验1现象更明显,可能是由于玻璃管空间狭小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温度升高,Mg(OH)2的溶解度增大,覆盖在镁条的表面的Mg(OH)2溶解,不再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B不符合题意;
C.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1和实验3所得到的产物不同,故变量不唯一,不能由实验1和实验3可得出“碱性增强有利于加快镁与水反应速率”的结论,C符合题意;
D.由于 可以电离产生H+ , 从而破坏了Mg(OH)2的生成,故实验3中 破坏了Mg(OH)2在镁条表面的沉积,增大了镁与水的接触面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金属镁与水反应缓慢,产生难溶性的氢氧化镁附着在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发生
B.镁和水反应是放热,温度升高,导致氢氧化镁溶解,反应明显
C.氢氧化镁存在着溶解平衡,加入的碳酸氢根加速溶解,但是条件不唯一
D.氢氧化镁存在着溶解平衡,加入的碳酸氢根加速溶解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 (1)除去阳极泥中的锡
(2);电解或湿法冶炼
(3);硫酸铅
(4)0.25
(5)
【解析】【解答】(1)阳极泥中的Sn能与盐酸反应生成SnCl2溶液,则“清洗”时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除去阳极泥中的锡;
(2)“浸取1”金属Ag与浓盐酸、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钾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6H++6Ag+ClO =6AgCl+3H2O;从“浸液1”中回收Cu,常用电解或湿法炼铜;
(3)加入氨水,AgCl与NH3∙H2O反应生成[Ag(NH3)2]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滤渣2”的成分为PbSO4;
(4)根据反应4[Ag(NH3)2]Cl~N2H4∙H2O~4Ag,若制取1mol Ag需要0.25mol N2H4∙H2O;
(5)根据方程式n(Fe2+):n(Cr2O )=6:1,反应消耗0.1000mol/L的K2Cr2O7溶液20.00mL,n(Cr2O )=0.1000mol/L×20.00mL=0.002mol,则n(Fe2+)=0.012mol,Sn2++2Fe3+=2Fe2++Sn4+ , n(Sn2+)=0.006mol,即粗锡中Sn的物质的量为0.06mol,锡的含量= ×100%=95.2%。
【分析】阳极泥加入浓盐酸,阳极泥中的Sn可与盐酸反应生成SnCl2溶液,而Cu、Ag、PbSO4不溶于盐酸;浸取1时加入浓盐酸与氯酸钾,Cu、Ag反应生成CuCl2、AgCl;浸渣1为PbSO4、AgCl,加入氨水,AgCl与NH3∙H2O反应生成[Ag(NH3)2]Cl溶液,而PbSO4不溶,则滤渣2为PbSO4;[Ag(NH3)2]Cl溶液加入水合肼,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银。
12.【答案】 (1)
(2)B
(3)NaOH
(4)NaClO 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 HClO
(5)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入三颈瓶
(6)空白(对照)实验;相同条件下,实验ⅱ的 淀粉试纸变色和褪色都比对照实验快得多
(7)、
【解析】【解答】Ⅰ:(1) )NaClO是强碱弱酸盐,次氯酸跟水解,使NaClO 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故答案为: ;
(2) 常温下 溶液的pH可以可以根据水解方程式求得:
, ,可求得 ,故可求得pH=10.3,故答案为:B
(4)84消毒液露置于空气中,消毒效果先增强后降低是因为:HClO的酸性小于碳酸,NaClO和二 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使次氯酸浓度增大,消毒效果增强,方程式为
NaClO+CO2+H2O=HClO+NaHCO3;光照HCl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氧气,使次氯酸浓度减小,消毒效果降低,故答案为:NaClO 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 HClO
Ⅱ:(5) 导管a可以平衡三颈烧瓶和分液漏斗内的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滴下,故答案为: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入三颈瓶;
(6)①实验i的目的是空白实验和实验ii形成对比,故答案为:空白(对照)实验;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并且实验ii蓝色退去的更快,证明有氯气生成,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实验ⅱ的 淀粉试纸变色和褪色都比对照实验快得多;
(7)需要补充的实验iii要与实验i和ii形成对比,控制变量单一,实验iii要加入20mL、pH=12.4的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 、 。
【分析】(1)强碱弱酸盐发生水解成碱性
(2)利用水解平衡常数结合三行式进行计算即可
(3) 实测该84消毒液 , 在瓶口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说明发生水解,产生的大量氢氧根离子,得到的是氢氧化钠
(4)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将次氯酸钠变为次氯酸,消毒效果增强,但是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导致漂白效果降低
(5)此装置是恒压分液漏斗,因此此玻璃管的作用是平衡内外大气压
(6)① 液体B是水,进行的是空白对照实验②通过对比时间进行判断即可
(7)通过以上实验控制ph=12.4以及体积为20ml加入乙醇测定pH即可判断
13.【答案】 (1)
(2);AB
(3)增加炭催化剂的目数;用粒度小的炭催化剂时,原料气与炭催化剂接触得更加充分;1:1
(4)
【解析】【解答】(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①C(s)+2H2(g) CH4(g) ΔH=-75kJ/mol
②C(s)+O2(g) CO2(g) ΔH=-394kJ/mol
③2C(s)+O2(g) 2CO(g) ΔH=-221kJ/mol
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③-①-②即得到 的 +248 。
(2)镍是 催化重整中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其催化活性受积炭影响非常大。
①根据积炭主要由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CO歧化反应产生,则产生积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A.在一定的温度下,甲烷的裂解生成碳和氢气,因此也会产生积炭,A正确;
B.MgO对 有吸附作用,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所以镍催化剂添加MgO助剂有利于消炭,B正确;
C.氧气虽然能与碳反应,但也能和甲烷、氢气以及CO反应,无法制备合成气,C不正确;
故答案为:AB;
(3)①图1可知炭催化剂颗粒越小,转化率越高,则要提高甲烷转化率可以适当增加炭催化剂的目数,这是因为用粒度小的炭催化剂时,原料气与炭催化剂接触得更加充分。
②图2可知F=1:1时 的转化率最高,F=1:2时最低,F=1:2时甲烷的转化率最高,F=2:1时最低,综合考虑 和 的转化率, 与 最理想的流量比F=1:1。
(4)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则根据装置图可知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分析】(1)通过盖斯定律即可计算出结果即可
(2)① 一氧化碳歧化反应得到的是碳和二氧化碳②甲烷法生裂解时可以产生单质碳,考虑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而氧化镁对二氧化碳有吸附性即可加入氧化镁消碳,加入氧气后导致产物气体减少
(3)① 根据图1进行比较得到催化剂的目数越大,催化效果越高,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催化效果越好②根据图示 ①②③ 以及 ④⑤⑥ 进行比较即可
(4)阴极发生的是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结合氢离子变为乙酸的反应
14.【答案】 (1)5d76s2
(2)正四面体;PCl5为非极性分子,可溶于非极性CCl4 , 在硝基苯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3)A,C
(4)8;Rh2P
【解析】【解答】(1) Co是27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 , Ir位于第六周期第VIII族,位于Co下方,Ir的电子排布式为5d76s2;
(2)①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PCl4]+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5-1-4×1)=4,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②根据PCl5的结构可知,PCl5为三角双锥,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CCl4是非极性溶剂因此PCl5溶于CCl4;固态五氯化磷由[PCl4]+和[PCl6]-构成,在硝基苯中,PCl5以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此时可将PCl5看做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因此PCl5也可以溶于硝基苯;
(3)由图像可知,C与C、C与O、C与H、O与H之间的单键均为σ键,Cu与H2O中的O之间为配位键,
故答案为:AC;
(4)由图可知,距离每个P最近且相等的Rh有8个,即P的配位数为8,根据均摊法,每个晶胞中P的个数为8× +6× =4,Rh的个数为8,该晶体的化学式为Rh2P。
【分析】(1)找出钴原子的核外电子能级排布即可
(2)① 计算P的价层电子对即可②根据空间结构PCl5结构高度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根据题意 固态五氯化磷由[PCl4]+和[PCl6]-构成 ,在硝基苯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3)根据结构图,即可判断含有σ键以及配位键
(4)根据晶胞即可找出与P原子距离最近的Rh即可判断配位数,根据占位即可计算出化学式
15.【答案】 (1)碳碳双键、醛基
(2)氧化反应
(3)CH3C CCOOH+(CH3)3COH CH3C CCOOC(CH3)3+H2O
(4)
(5)或
【解析】【解答】(1)由合成路线图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故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醛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醛基;
(2)由合成路线图可知,C→D即CH3C≡CCH2OH被NaClO2氧化为CH3C≡CCOOH,故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氧化反应;
(3)由合成路线图可知,D→E 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 CCOOH+(CH3)3COH CH3C CCOOC(CH3)3+H2O,故答案为:CH3C CCOOH+(CH3)3COH CH3C CCOOC(CH3)3+H2O;
(4)由分析可知,G 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5) 化合物M只比F少2个氢原子,即M的分子式为C8H10O,①能与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M中含有酚羟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2:6,说明分子高度对称,据此可推测出符合要求的结构简式有: 或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根据已知信息,结合E的结构简式和G的分子式以及E到G的转化条件可以推测G的结构简式为: ,(5)化合物M只比F少2个氢原子,即M的分子式为C8H10O,①能与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M中含有酚羟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2:6,说明分子高度对称,据此可推测出其结构简式,据此分析解题。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14版: 这是一份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14版,共7页。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化学试卷 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化学试卷 PDF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