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练习】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模型(4)——风吹树折模型(含答案)学案
展开模型讲解
“风吹树折”问题又称为“折竹抵地”,源自《九章算术》,原文为∶“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 3 尺远,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尺?(1丈=10尺)
【模型】如图所示,折断后的两段竹子与地面形成一直角三角形,其中一直角边长三尺,其余两边长度之和为 10尺.
【思路】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4.55 尺.
【解析】设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 x 尺,则被折断的竹子长度为(10—x)尺.
由勾股定理得 x2+32=(10—x)2,解得 x= 4.55.
答∶折断后竹子的高度是 4.55 尺
此模型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在此模型中,已知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与其余两条边长度之和,即可设所求的一边长度为 x,通过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答案.
典例秒杀
典例1☆☆☆☆☆
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8 m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的高度是( )
mC.16 mD.18 m
【答案】C
【解析】如图,根据勾股定理得 AB==10(m),
所以大树的高度是 10+6=16(m).故选 C.
典例2 ☆☆☆☆☆
如图,已知一根长8m的竹竿在离地面3 m处断裂,竹竿顶部抵着地面,此时,顶部距底部______m.
【答案】4
【解析】设竹竿顶部距离底部 x m,则 32+x²=(8-3)2,解得 x=4.
故竹竿顶部距离底部 4 m.
小试牛刀
1(★★☆☆☆)如图,一旗杆在离地面6 m处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 8 m 处,则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_______ m.
2.(★★★☆☆)一阵大风把一棵高为9m 的树在离地 4 m的 B处折断,折断处仍相连,此时在离树3.9m的 D处,一头高1m的小马正在吃草,小马有危险吗?为什么?
直击中考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
如图所示是其中记载的一道“折竹”问题:
“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
问折者高几何?”题意是∶一根竹子原高1丈
(1丈=10 尺),中部有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 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
面多高?
答∶折断处离地面_______尺高。
风吹树折类题就数学知识本身其实很简单 ,考查的就是勾股定理,最多设个未知数列方程就能求解,但是对很多同学来说它的难点在于语言文字如何转化成数学模型
答案:
小试牛刀
答案16
解析 ∵折断的旗杆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
折断部分的旗杆为 =10(m),所以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为 10+6=16(m).
解析如图,过点C作CE⊥AB于点E.
AB=4,CD=1,∴BE=3.
在 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 BC²=BE²+ EC²=3²+3.9²=24.21.
∵树高为9m,且(9-4)²=25>24.21,
∴小马有危险.
直击中考
1.答案
解析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 x 尺,根据勾股定理得 x²+3²=(10—x)²,
解得 x=2,故竹子折断处离地面 尺
【专项练习】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模型(3)——赵爽弦图模型(含答案)学案: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模型(3)——赵爽弦图模型(含答案)学案,共7页。
【专项练习】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模型(2)——矩形翻折模型(含答案)学案: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模型(2)——矩形翻折模型(含答案)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折在外,折在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项练习】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模型(1)——直角三角形锐角平分线模型(含答案)学案: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模型(1)——直角三角形锐角平分线模型(含答案)学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