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背景图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诗的大数据统计,季节词语场景颜色情绪,秋不无江边白孤独,知人论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诗圣,河南人。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两次约见李白(李杜),与其及高适结下深厚友谊。在长安漂泊10年(县尉+兵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后,备受颠沛流离(左拾遗),最后辞官到了成都,在严武等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造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工部员外郎)。后病死在湘江上的一只小船中。代表作《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月夜忆舍弟》“三吏”“三别”《客至》《绝句》《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江南逢李龟年》等。诗史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为了抒发心中深沉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1清沙白鸟飞回2。[1]无边落木3萧萧4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万里5悲秋常作客,百年6多病独登台。[3]艰难7苦恨8繁霜鬓,潦倒9新停浊酒杯。[4]
秋风劲急,天空高远,猿啸悲哀,水中小块陆地水清沙白,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落下,看不到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远离故乡,常年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失意,病体日衰才刚刚停止浇愁的酒杯。
①急风 ②高天③啸猿④清渚 ⑤白沙 ⑥飞鸟⑦落木⑧长江
①环境清冷和内心凄凉。②空旷辽远,更见人渺小孤单③悲凉④孤独无依⑦生命短暂⑧时间无穷
绝句二首(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简要分析。
1.初春景象2.明净绚丽3.愉悦闲适
万里, 地之远也;离乡万里 秋, 时之凄惨也;时值悲秋 作客, 羁旅也;客居他乡 常作客,久旅也;常年漂泊 百年, 齿暮也;人到晚年 多病, 衰疾也;体弱多病 台, 高迥处也;身处高旷之地 独登台,无亲朋也。孤独无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岳飞《满江红》 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 储光羲《临江亭五咏》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 王冕《冀州道中》
九日(其一)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日五首》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之作。这组诗名为五首,著名的《登高》便创作在《九日五首》之后,因此《九日五首》是对《登高》的重要补充,合读可以帮助理解《登高》中曲折的含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8.2 登高精品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5登高ppt、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5登高doc、登高朗读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82《登高》课件pptx、82《登高》学案docx、82《登高》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