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 同步PPT课件
2020-2021学年3.1 别了,“不列颠尼亚“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1 别了,“不列颠尼亚“背景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香港坎坷的历史,写作背景,关于新闻,抗战精神因传承而不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19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960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物理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后撤出香港。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解决方案,并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为了维护香港1997年后的繁荣,香港目前的政治制度和大多数法律将继续有效。中国会和香港人民进行广泛协商,制定出对投资者(包括英国投资者)有利的政策。但是,让英国政府或商业界满意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双方在两年内无法就主权移交达成满意的协议,中国将单方面宣布自己的政策。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时尚所罕见的。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录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实录性新闻佳作。
“别了,不列颠尼亚”运用倒装句式,意味深长。“不列颠尼亚”是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从标题中,一方面我们看到“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上;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150多年管治的终结,中国的这段屈辱中被洗刷。标题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个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表明新闻内容,副标题补充、解释主标题的内容。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出于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主体部分用最精炼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真实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背景主要是对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和表达新闻的主题服务。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一定的启事。
新闻的特点真:新闻的事实必须真实。短:篇幅要求短。快:时效性。活:写得引人入胜。强:思想性和指导性强。
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9月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 【75年前,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字,侵华日军随即向中国投降。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场战争不仅有力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更极大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韧性和文化韧性,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誉。】 (近日,一部反映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死守孤楼与日寇力战四昼夜的电影《八佰》热映,重新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狼烟四起,热血壮山河”的峥嵘岁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见证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当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抗日战争唤醒了东方这头“沉睡的雄狮”,淬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五千年文明在经历了内忧外患之后,重新走入世界历史;让四万万同胞经历了生死浩劫之后,重新找到强国之梦;让一个在百年间经历了运动与起义、改良与变法、割据与共和的国家,最终确认了民族解放的道路和旗帜,再一次升华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也在风云际会的时刻。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谋大同,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没有侵略性和攻击性,注重以人文构建包容性、共享性的和谐秩序。然而,当面对外敌入侵时,中华文明也会展现出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用坚韧精神点燃抗击侵略者的熊熊怒火,激发全民族共抗外侮的无穷力量。这种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却又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虽履险而能如夷的源泉,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劫不绝的内在根由。)
「精神因传承而不朽。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虽已远去,但抗战精神却并未过时,这种精神伟力穿越时空,仍是激励全民族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全球抗疫的挑战,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以打持久战的韧性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不懈努力,走向更光辉的未来。」
1、划分本文的结构,并概括主要内容2、在整个交接仪式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场景?
【1】导语部分(末任港督离岗,英国管治终结)【2~10】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中英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11】结语部分(概述英国管治香港的开始与结束)
场景一:4时30分港督离任,举行降旗仪式场景二:6时15分,英方告别仪式。场景三:7时45分,第二次降旗仪式。场景四:0时左右,交接仪式上易帜。场景五: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1、“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这里强调“蒙蒙细雨”有什么作用?
烘托气氛,衬托出英管治者内心的伤感。
2、“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康定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晖”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这里特别交代“日落余晖”的号角声有何含义?
“日落余晖”是英国人在降旗仪式上演奏的一首乐曲。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里以“日落余晖”的曲名一语双关,既指号角声,也指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管治。
3、如何理解“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句话?
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最后一次。
4、这里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历史变迁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较自然地实现了场景转化。内容上:将港督府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冷落进行对比,表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已成为过去。
1恰好构成日落图案2雨越下越大,英国统治即将告终
象征英国管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次引发人们思考这一仪式的深刻内涵。
与上文“蒙蒙细雨”呼应,既是写天气状况,显示了时间进程,又对仪式的氛围起烘托作用。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舰长升起英国旗;今天,海军士兵降下米字旗。今昔对比,尽显历史沧桑。
场景四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米字旗降下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seid=2047664762506485389
场景五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南海“消失”暗示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讲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管治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块土地上。
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还上去”这句话?
“从海上来”,是说当年英国远渡重洋,凭借坚船利炮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对香港的管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康定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实写英国对香港的管制结束,点明主旨。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稿的标题有什么独特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主谓倒装,突出重点。倒装句是突出“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张显文章主题。②借代。用“不列颠尼亚”号代指英国,既妥帖合理,又形象生动。③巧用双关,意味深长。“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中介,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终被洗涮刷
本文在介绍了仪式之后,作者总要介绍一些背景材料,课文中现实场景和背景资料融合的事例有哪些?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背景资料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一项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虽然作者并不直接发表评论,说出仪式的历史意义,但情感和评价暗含其中。
本文描绘了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情景,准确地记录了香港回归的难忘时刻,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3.1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文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作者介绍,题目解说,知识卡片,写作背景,阅读链接,层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课文探究,结构图解,主题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1 别了,“不列颠尼亚“授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赏析课文,四个场景,研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1 别了,“不列颠尼亚“背景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邓小平的掷地有声,⑥how过程如何,消息的结构,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更加形象画面,督府变迁,面色凝重,感情的点睛之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