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一中2021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衡阳一中2021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时量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则。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如果“虚心”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结果只不过各人加强已有的“主观”,那又何必读书呢?
②“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藉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③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④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即使你同时读《论语》和柏拉图的对话,也只能分别去了解其在原有文化系统中的相传旧义,不能马上想“合二为一”。 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⑤“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⑥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如“依赖理论”、如“批判学说”、如“解构”之类。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便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青年朋友们如果不幸而入此魔道,则从此便断送了自己的学问前途。
(摘编自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读书要虚心、静心、反复地读,就不会有先入之见,从而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B.治中国学问的读书人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对中国古籍则横加批判,毫无谦虚之心,狂妄自大。
C.古书当然也有漏洞,也可以批判,但这不是初学者所能达到的境界,因为古书难读,读懂古书需要有相当的过程。
D.读书切忌先入为主,然后拿古意来凑,朱熹对此提出了深刻的批评,并指出读书应尊重书,不胡乱去添字硬凿。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读书要“虚心”的论点,并引用朱熹的读书观点予以佐证。
B.文章列举了中国人读书的诸多弊病后,然后指出读书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C.文章引用鲁迅的话,有力批判了那些崇洋、贬低古籍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
D.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道理论证,阐述正确的读书法,又用大量实例对此加以实证。
3.结合文章第④—⑥段,简要说明最后一段中的“殖民地的心态”有哪些表现。(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静静的产院
茹志鹃
晚霞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深,最后变成淡墨画似的几笔。公社产院外面的篱笆上,那些粉色的小花,也分不清朵数,形成模糊的一片,天色晚了。
谭婶婶挑满了一缸水,连气都没有歇一口,就忙着给两个休养的产妇做饭。在她这样的年纪,有这一份精力,这是她觉得自豪的。
在这里,在这所“跟医院差不多”的产院里,谭婶婶不但剪掉了发髻,她还学会了打针,打肌肉针、静脉针,学会了做产前检查,学会了量血压抽血、缝线、拆线。每每碰到一些小手术,请镇上医生来动手术的时候,她就从容容地做助手。对她的熟练沉着,医生也夸奖,甚至有的医生进一步要她自己学着动些小手术。谭婶婶笑笑,有些得意,同时这些医生把这产院要求得跟城里的医院一样,她又觉得好笑。谭婶婶对这一切都感到满意,不是没有道理的。
锅里的水嘶嘶地响了,谭婶婶心里翻腾了一阵,就望着电灯,恨不得立时来一个产妇,她真想在电灯光下面接生,就像在镇上,在城里的医院里一样:产妇躺在洁白的产床上,躺在雪亮的灯光下……
忽然啪的一声,电灯亮了,谭婶婶吓了一跳,回身一看,一个面孔黑黝黝的年轻姑娘,扛着行李,一手挟着一只氧气瓶,浑身热气腾腾地站在门口。
“婶婶,你不认识我啦!”那姑娘笑眯眯地站着没动。
“是二丫头!”谭婶婶跟二丫头的娘,还是做姑娘的时候就是好朋友,直到现在老姊妹俩还要好得很。
“婶婶,我派到这里来工作了。”荷妹回身坐下,就要谭婶婶介绍些产院的情况。
“其实,差不多的情况你也都知道。这产院负责附近两个大队的产妇。跟我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个周嫂嫂,现在她害喜(指妇女怀孕初期种种感觉不舒适的反应),回家休息去了。产院成立这两年里,我们一共接了三百五十六个宝宝,还都顺顺当当。”谭婶婶一说到这些问题,不由得话就多了。三百五十六个,这可不是容易的啊!这要担多少风险。特别是产院还没有条件自己动手术,很多情况就得当机立断。该请医生的就请医生,该送医院的就送医院,差一点点就会坏事,所以谭婶婶说到这里,特别加重了语气:
“二丫头,这可是一副风火担子,担子不轻啊!两年里,我们没出过什么事情,大人小孩都是平平安安,一个人进来,两个人出去。产妇等小孩一落地,就躺在床上,不要她动一动了,烧,洗,煮,弄大人,弄小孩,都是我们来,到出院的时候,一个个都长得胖胖的……”谭婶婶滔滔不绝地说着,荷妹不停地点着头。
“婶婶,这里有没有碰到过产妇不顺产的情况?”荷妹提问了。
“怎么没有,风险也就在这些事上,一看苗头不对,就得赶紧给医院打电话来救护车。”
“要是来不及呢?”
“打电话请医生来!”
“要是产妇产后发生变化呢?”
“打电话嘛!”
“婶婶,我们在哪里洗手呢?”荷妹忽然问。
“洗手?”谭婶婶不明白为什么忽然问这个,“洗手当然在脸盆里洗。”回答以后,她又辨了辨这问话的味道,心里又是一个不快。
“二丫头,这里不能和城里那些大医院比。”谭婶婶有些生气了,话也加重了分量。
“对!”荷妹一点也没觉出话里的责备意味,径自推窗开门,向外面张望起来。“婶婶,可有了办法了!”荷妹眉飞色舞地跳进来了,“婶婶,我们自己可以做土造自来水。人家托儿所都用自来水洗手了,我们产院里更需要这个。我看过了,井不远,只要墙上打一个洞……”
“荷妹,你刚来,还是看看再说吧!”说罢,谭婶婶就走进厨房,端消毒锅,封煤炉。
第一次见面,谭婶婶对荷妹的印象不能说好,但是要说坏,她也说不出坏在哪里,就是觉得不顺眼,不入调。
(选自《茹志鹃小说选》,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小说取材以小见大,作者没有一味歌颂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而是通过叙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普通人物的精神风貌。
B. 小说开头描绘了静谧的晚景,晚霞,竹篱,野花,组成一幅淡墨画,紧扣标题的“静静”,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C. “径自推窗开门,向外面张望起来”“荷妹眉飞色舞地跳进来了”两句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荷妹莽撞的性格。
D. 小说虽然写的是农村产院里发生的小事,但是却充分地展现了谭婶婶丰富的思想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 荷妹让谭婶婶介绍产院情况,谭婶婶在跟荷妹交流的过程中心理上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6. 现代作家、翻译家冰心在评价《静静的产院》时说:这个短篇小说,结构是谨严的,没有一点废笔。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进行探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精于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挎破腹背,抽割积聚。
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齑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悬于车而候佗。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又有疾者,诣佗求疗,佗曰:“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相杀也。”病者不堪其苦,必欲除之,佗遂下疗,应时愈,十年竟死。
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再服,须臾,吐出三升许虫,头赤而动,半身犹是生鱼脍,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可救。”登至期疾动,时佗不在,遂死。
曹操闻而召佗,常在左右。操积苦头风①眩,佗针,随手而差。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反。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肯至。操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考验②首服。荀彧请曰:“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操不从,竟杀之。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敢受,佗不强与,索火烧之。
(节选自《后汉书·华佗传》)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验:拷问。
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B. 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C. 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D. 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汉朝时成为察举制度的重要科目,倡导修德。
B.太尉,三公之一,始设于秦始皇,负责统领军事,掌帅印,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
C.太守,又叫郡守,是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自行任免辖内官员,然后报备朝廷。
D.《后汉书》,范晔编撰的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华佗钻研医术,不求仕进。华佗精通数部经书,深谙修身养性之法,不求名利,多次拒绝进入仕途。
B.华佗用药精简,对症下药。华佗治病用药的种类不多,都是根据病情需要先针灸,不得已才配药剂。
C.华佗内外兼通,能知生死。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华佗都非常精通,他还能根据病情判断病人的死期。
D.华佗托书被拒,后继无人。监狱小吏怕招来杀身之祸,不敢接受华佗临终托书,华佗只好把书烧毁。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译文:
⑵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
译文:
(二)古代诗词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2题。
巫山高
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①,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②望,清秋口楚宫。
【注】①过涧:一作“过水”。②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一二两句出语自然,言题中之“高”字;着一“皆”,更显巫山十二峰之高。
B.三四句写巫山云雾缭绕遮住太阳,兼寒风细雨,喻诗人才华埋没的悲惨命运。
C.七八句请空中蕴悲凉,其中的“楚宫”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怀古之思,愁绪倍增。
D.全诗前三联写景,末联触景生情,营造了一种清寒空濛的意境,艺术特色鲜明。
12.请从写景的角度方面赏析“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两句的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⑴《沁园春·长沙》描写词人年轻时意气风奔放、强劲有力的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
⑵杜甫《登高》中“ , ”两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中国人素重友情,将春秋佳日登山临水的称为“逸友”, ① 的呼为“雅友”,将直言规谏的誉为“诤友”,将品德端正的尊为“畏友”,将处事正直的称为“义友”。而那些可以共生死的刎颈之交呢?那就是不可多得的为人所艳羡的“死友”了。柳宗元贬到楚之南这荒州远郡,故交零落,消息闭塞, ② ,也没有即发即至的电传,只有一条和岁月一样悠悠的古驿道,姗姗来迟的新闻早已成了泛黄的旧闻。既没有作家协会,更没有现今名目繁多的种种学术团体,他的诗文只能发表在纸上,供自己长夜反复吟哦。所幸的是,不久之后陆续来了一些贬官流人, ③ ,使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沙龙”,其中有南承嗣、元克己、吴武陵、李幼清和终生不仕的白衣卿相娄图南。( )。今日的读书人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给柳宗元带来冬日的温暖,夏日的清凉,他们陪柳宗元登山临水,催生了一代文宗一记而再记的文章。
1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他们一起饮酒赋诗,臧否人物,纵论国事家事天下事。
B.他们一起饮酒赋诗,臧否人物,纵论家事国事天下事。
C.他们一起纵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臧否人物,饮酒赋诗。
D.他们一起纵论国事家事天下事,饮酒赋诗,臧否人物。
1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16.概括下面这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6分)
我们知道,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高效药物,但由于青蒿的产量非常少,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根据法国媒体日前报道,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化学实验室科学家阿内·罗内尔等人通过老鼠实验发现,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很容易与血红素产生烷化反应,组成“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这一合成物正好可以消灭寄生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据报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合成新的抗疟疾药物——仿青蒿素。
四、作文(60分
17.从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这八个人物中任选一个,根据语文必修上册《基础训练》第三单元“学习指导”的内容,以及自己熟悉的该作者有关的作品和知识,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小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要有时代感。
衡阳县一中2021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5分)C。A“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曲解文意,原文“‘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是指误解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不会有先入之见”则完全否定主观。B“治中国学问的读书人”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D朱熹没有对此提出深刻的批评。
2(5分)D。文中没有运用事实论证。
3(6分)①读中国书,却用西方观念来穿凿附会。②用外国新名词来乱翻花样,当作中文世界里的新见解。③一切以西方观念为最后依据;西方思想界稍有变化,立即被拿来解读中国书。(每点2分)
4(5分)C。“表现了荷妹莽撞的性格”错误。这里表现荷妹想改善农村医院的用水卫生条件的急切、热情、果敢。
5(4分)①自豪。谭婶婶在滔滔不绝地介绍目前产院的情况时,内心是非常自豪的。②疑惑。当荷妹问起“我们在哪里洗手呢”时,谭婶婶心里先是疑惑。③不快。辨了辨荷妹话里的味道后,心里有些不快,有些生气。④不置可否。对荷妹做土造自来水的建议,谭婶婶没作评价,只是让她看看再说,随后转身去做事了。(每一点1分)
6(6分)①采用线状结构,以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小说按时间顺序将零星的生活片段和人物复杂的情绪串联起来,中间简要插入谭婶婶在产院的工作情况及谭婶婶与荷妹妈妈的关系,结构简单而严谨。②内容集中,紧凑。本文选取了产院中一个时间段里的生活小事,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情节,内容集中、紧凑。③结尾采用留白的手法,惜墨如金。谭婶婶看荷妹哪里“不顺眼,不入调”,小说并没有直接交代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揣摩,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每点2分)
7(5分)D。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8(5分)C。“可以自行任免辖内官员”错,只能自行任免一些职位低下的官员。
9(5分)B。华佗治病,都是根据需要配药或针灸,没有强调先针灸后用药剂。
10(10分)⑴华佗为人脾气粗暴,难以得志,而且他耻于以行医为业。(5分。得分点:“性恶”“得意”“耻”“业”各1分,句意通顺1分)⑵华佗的医术实在精湛,他的身上系着别人的性命,应当给以保全赦免。(5分。得分点:“工”“悬”“全”“宥(宽恕,赦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1(5分)B。三四句继续写山之高,没有比喻意味,属于过度分析
12(6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2分)听到的是猿声凄厉,在峡谷中久久不绝,此为动态之景;看到的是树色依稀,与朦胧的天色融为一体,此为静态之景。(2分)这两句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凄切寒暗,使诗人不禁生发出悲怆哀愁之情。(2分)
13(6分,每句1分)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5分)B。
15(6分)①将早晚北窗吟诗作赋的(或“琴棋书画的”等,表意符合“雅”的特征的均给分);②既无即拨即通的电话(关联词“既”,“即…即…”的对称结构1分);③共同的命运(或“遭遇”)与志趣(每处意思对1分,语言优美1分)
16(6分)法国科学家发现“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可以消灭疟原虫,这将有助于合成新的抗疟疾药物。(有“发现”和“将合成”两个因素的各计3分,超过50字扣1分)
17(40分)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他在徐州一游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当时的人认为他是神仙。沛国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要是体内生了疾病,针灸药物都达不到,他就先让病人用酒服下“麻沸散”,一旦麻醉,失去知觉,华佗就剖开病人的腹背,抽去割除积聚的病患。
华佗曾经在路上走,看到有位病人咽喉堵塞,就对病人说:“来的路上道边有个卖饼子的人,他做的萍菜末非常酸,可要他的菜汁喝下三升,并自然就会好。”病人就照华佗的话做了,立刻吐出一条蛇,然后将蛇挂在车上等候华佗。当时华佗的小儿子们在门内玩,迎面看到后,互相说:“客人车边挂了东西,一定是遇到了我们的父亲。”等客人进门,看到北面墙上,悬挂了几十条小蛇,这才知道华佗的神奇。又有一位病人,找华佗请求治疗。华佗说:“您的病根很深,应当剖腹。但您的寿命也不会超过十年,疾病不会造成您死亡。”病人受不了痛苦,一定要求除掉病根。华佗就给他治疗,立刻就痊愈了,十年后果然就死了。
广陵太守陈登忽然患胸中烦闷之病,脸色发红,不吃东西。华佗给他切脉,说:“您的胃中有虫,将要成为体内的恶疮,是带腥气的食物引起的。”随即为陈登做了二升汤药,服了两次,一会儿吐出了三升左右的虫,虫头呈红色,还在动,半个身子还是生鱼块,陈登的疾病立刻痊愈了。华佗说:“这种病过三年将复发,遇到良医可以得救。”陈登三年以后疾病复发,当时华佗不在,结果病死了。
曹操知道后就召唤华佗来,让他经常在身边。曹操长期苦于头部风眩,华佗随时给他针灸,病随手就好了。华佗为人脾气粗暴,难以得志,而且他耻于以行医为职业,加上离开家想家,去见曹操要求回去拿药,接着借口妻子生病,很长时间不回来。曹操多次写信召他回来,有吩咐郡县打发他上路。但华佗自恃才能,厌倦世事,仍然不肯来。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察看,了解到华佗的妻子装病,就将华佗逮捕,下在狱中审问。经过拷问,华佗坦白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不听,竟然杀了他。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岳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岳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3页。
2023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及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