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是某同学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
2.2017年,研究者在水底洞穴中新发现了一种盲高原鳅。其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侧线和许多触须。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适应生活在黑暗环境
B.它靠侧线和触须感知水体变化
C.体表光滑裸露有利于洞穴钻行
D.它体表无鳞,一定不属于鱼类
3.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乌龟、大鲵和蝾螈等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
C.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且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4.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③都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空气在①→③→②和②→③→①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气体交换
5.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B.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F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6.骑自行车属于有氧运动,绕东昌湖自行车道为自行车运动提供了便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蹬车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蹬车时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C.完成蹬车动作时,相关的骨起到动力作用
D.骨骼肌受到刺激,牵引骨绕关节运动,完成蹬车动作
7.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D.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8.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
B.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蚂蚁窝较近的地方
C.若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9.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
A.昆虫的取食行为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的学习行为D.昆虫的迁徙行为
10.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能够帮助植物传粉,有助于植物顺利繁殖后代
B.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人为捕杀某种动物和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假如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无法继续进行
1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同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有荚膜
D.一些细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
12.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B中的肉汤煮沸冷却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瓶内
B.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自变量为:肉汤是否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
C.“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D.鹅颈的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瓶内,使瓶内缺氧
13.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比细菌小得多,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C.病毒可以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D.病毒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都是有害的
14.孙悟同学建立了如下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水稻 酵母菌 甲流病毒 B.草履虫 醋酸菌 衣藻
C.水稻 枯草杆菌 乙肝病毒 D.马尾松 青霉 醋酸菌
15.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界、门、科、纲、目、属、种D.种、科、属、目、门、纲、界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道题目,每空1分,共10分)
16.(2分)蝗虫的体表具有 ,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体内 ,以适应陆地生活。
17.(2分)在做屈肘运动时, 收缩, 舒张。
18.(2分)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 的平衡状态。
19.(2分)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休眠体,即 。
20.(1分)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
21.(1分)保护生物的 ,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6道题目,每空2分,共60分)
22.(10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2)B类动物成体用 呼吸,兼用 辅助呼吸。
(3)C类动物属于 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4)请将以上六种动物进行分类: (填字母)是一类,其余动物是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23.(10分)如图是关节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关节能够灵活运动且牢固,使关节灵活运动的结构是 ,以及关节腔内含有 ,可以润滑骨面,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其牢固的结构是 及包在外面的肌肉、韧带.
(3)运动时若用力过猛, 会从 中滑脱出来,即造成脱臼.
24.(10分)请根据细菌、青霉和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与真菌的细胞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这样的生物称为 生物。
(2)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叫 。
(3)青霉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
(4)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其中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 。
25.(10分)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勤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乳汁蛋白质的固体平面培养基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 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理由是设置了 。
(2)本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只能来自培养基,因为细菌细胞不含 (填结构名称),不能合成有机物。
(3)将培养基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
(4)按手印实际上是进行细菌 的操作。
26.(10分)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2)图中C类动物是以 (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3)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用 呼吸。
(4)图中五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都有 (填结构)。
27.(10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鄱阳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水碧草青,岸花汀兰,白鹭翱翔,江豚腾跃,牛羊嬉戏。
(1)白鹭、江豚、牛和羊的体温 ,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2)白鹭在繁殖季节都要筑巢、孵卵和育雏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
(3)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鄱阳湖的动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仅来此越冬的候鸟就多达348种,这体现了 的多样性。
(4)人们通过森林绿化、城市治污等措施,改善了各地江河、湖泊的水质,这体现了保护 的多样性。
(5)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即建立 ,这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道题目,每题2分,共30分)
1.(2分)下面是某同学对部分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C.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
【分析】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称为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一般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
【解答】解:A、腔肠动物的结构简单,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故A正确;
B、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故B正确;
C、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但是附肢不分节。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故C错误;
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一般身体外面有贝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动物的特征.
2.(2分)2017年,研究者在水底洞穴中新发现了一种盲高原鳅。其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侧线和许多触须。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适应生活在黑暗环境
B.它靠侧线和触须感知水体变化
C.体表光滑裸露有利于洞穴钻行
D.它体表无鳞,一定不属于鱼类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解答】解:A、盲高原鳅眼睛高度退化,适应生活在黑暗环境,A正确;
B、盲高原鳅有侧线和许多触须,感知水体变化。B正确;
C、盲高原鳅体表光滑无鳞,有利于洞穴钻行,C正确;
D、盲高原鳅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记鱼类的结构功能以及对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即可。
3.(2分)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乌龟、大鲵和蝾螈等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
C.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且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分析】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解答】解:A、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属于两栖动物,乌龟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
C、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C正确;
D、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能在陆地上发育,生殖和发育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4.(2分)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③都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空气在①→③→②和②→③→①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气体交换
【分析】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
【解答】解:A、②气囊起储存空气的作用,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③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错误。
BD、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B错误,D正确。
C、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C错误。
故选:D。
【点评】知道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5.(2分)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B.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F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分析】本题综合考察动物的特征。P是青蛙和蝗虫的共同特征,Q是青蛙、蝗虫和家兔的共同特征,E是青蛙和家兔的共同特征,F是家兔和蝗虫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
【解答】解:A、青蛙是变态发育,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而蝗虫用气管呼吸,故符合题意。
B、青蛙、蝗虫和家兔都属于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生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消费者,故不符合题意。
C、青蛙和家兔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D、家兔和蝗虫都是生活在陆地上,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都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仔细分析三种动物的特点,结合分析选项和题意,应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6.(2分)骑自行车属于有氧运动,绕东昌湖自行车道为自行车运动提供了便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蹬车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蹬车时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C.完成蹬车动作时,相关的骨起到动力作用
D.骨骼肌受到刺激,牵引骨绕关节运动,完成蹬车动作
【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解答】解:A、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A错误;
B、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两组肌肉的协调,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B错误;
C、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C错误。
D、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完成蹬车动作,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7.(2分)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D.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3)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由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A正确;
B、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B正确;
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C正确;
D、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以及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关系。
8.(2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
B.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蚂蚁窝较近的地方
C.若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蚂蚁触角与辨别食物方向有关,实验变量是触角,在设计实验时,要给蚂蚁提供触角的有无两种环境,一组剪去触角,另一组不做处理,实验组是一组,对照组是另一组。
【解答】解:A、由于本实验是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A正确;
B、两只蚂蚁到窝的距离远近不同,变量不唯一,B错误;
C、如果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说明蚂蚁不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故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C正确;
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着偶然性,D正确;
故选:B。
【点评】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9.(2分)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
A.昆虫的取食行为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的学习行为D.昆虫的迁徙行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通讯。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特点和方式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即只招来同种的异性个体,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用性引诱剂,吸引雄性昆虫前来,从而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昆虫之间的通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
10.(2分)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能够帮助植物传粉,有助于植物顺利繁殖后代
B.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人为捕杀某种动物和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假如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无法继续进行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正确;
B、,松鼠将松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
D、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因为生产者和分解者可以将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联系起来,在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中,可以暂时没有动物。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1.(2分)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同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无细胞壁,有荚膜
D.一些细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真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营养方式是异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
【解答】解:A、细菌适应性很强,能进行分裂生殖,A错误。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C错误;
D、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D错误。
故选:B。
【点评】明确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特征。
12.(2分)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B中的肉汤煮沸冷却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瓶内
B.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自变量为:肉汤是否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
C.“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D.鹅颈的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瓶内,使瓶内缺氧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发现。解答时可以从空气中的细菌能否进入以及甲瓶与乙瓶的不同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甲瓶煮沸相当于灭菌,因此甲瓶内无菌,而乙瓶不做处理没有灭菌,因此乙瓶内有细菌,故肉汤仍然保鲜的是甲瓶,容易变质的是乙瓶;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A、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B、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否有细菌,而不是否煮沸。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此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但并未隔绝空气,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细菌),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
13.(2分)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比细菌小得多,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C.病毒可以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D.病毒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都是有害的
【分析】根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形态及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进行解答.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正确。
B、病毒的形态及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正确。
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正确。
D、并不是所有病毒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生活特点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4.(2分)孙悟同学建立了如下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水稻 酵母菌 甲流病毒
B.草履虫 醋酸菌 衣藻
C.水稻 枯草杆菌 乙肝病毒
D.马尾松 青霉 醋酸菌
【分析】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①内有叶绿体,应该是绿色植物。②的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应该是细菌类的生物。③无细胞结构,应该是病毒。
【解答】解:A、水稻是绿色植物,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甲流病毒属于病毒。A错误;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醋酸菌属于细菌,衣藻属于植物,B错误;
C、水稻属于绿色植物,枯草杆菌属于细菌,乙肝病毒属于病毒,C正确。
D、马尾松是绿色植物,青霉属于真菌,醋酸杆菌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15.(2分)生物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B.种、属、科、目、纲、门、界
C.界、门、科、纲、目、属、种D.种、科、属、目、门、纲、界
【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据此答题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特征等方面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故从小到大的顺序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常识,这部分知识是重点,要好好掌握。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道题目,每空1分,共10分)
16.(2分)蝗虫的体表具有 外骨骼 ,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防止体内 水分的蒸发 ,以适应陆地生活。
【分析】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具有外骨骼,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据此答题.
【解答】解: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故答案为:外骨骼;水分的蒸发。
【点评】关键是掌握蝗虫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17.(2分)在做屈肘运动时, 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分析】人体在做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据此答题.
【解答】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点评】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18.(2分)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 生态系统 的平衡状态。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9.(2分)细菌是靠 分裂 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休眠体,即 芽孢 。
【分析】细菌能进行分裂来繁殖后代,在不良环境中能形成芽孢。
【解答】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低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等都有很强的抵抗性。芽孢又轻又小,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新细菌。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用来生殖的结构而是一个休眠体。
故答案为:分裂;芽孢
【点评】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休眠体。
20.(1分)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结晶体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生活,首先应该知道病毒是最小的生物,但是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因此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以及繁殖活动.
【解答】解: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物活性.病毒离开活细胞后,为了保证自身的核酸完整,形成芽孢,也就是你所谓的“晶体”.芽孢能耐受十分严峻的外界环境.这也算是生物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方式.
故答案为:结晶体
【点评】关于病毒的生活可通过和细菌的生活对比掌握.
21.(1分)保护生物的 栖息环境 ,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栖息环境;生态系统
【点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灵活解答.明确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6道题目,每空2分,共60分)
22.(10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
(2)B类动物成体用 肺 呼吸,兼用 皮肤 辅助呼吸。
(3)C类动物属于 环节 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4)请将以上六种动物进行分类: ABDE (填字母)是一类,其余动物是另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分析】图中A是鱼类;B青蛙属于两栖类;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是家鸽属于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F蝗虫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解:(1)A是鱼类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B类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3)C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是环节动物。
(4)ABDE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CF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
故答案为:
(1)鳃
(2)肺;皮肤;
(3)环节;
(4)ABDE。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鱼类、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3.(10分)如图是关节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名称
① 关节头 ② 关节囊 ③ 关节腔 ④ 关节窝 ;
(2)关节能够灵活运动且牢固,使关节灵活运动的结构是 关节软骨 ,以及关节腔内含有 滑液 ,可以润滑骨面,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其牢固的结构是 关节囊 及包在外面的肌肉、韧带.
(3)运动时若用力过猛, 关节头 会从 关节窝 中滑脱出来,即造成脱臼.
【分析】关节是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
【解答】解:(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关节结构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
(2)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3)如果因为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有可能造成脱臼. 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面滑落出来.
故答案为:(1)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
(2)关节软骨;滑液;关节囊
(3)关节头;关节窝
【点评】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增厚,周围的韧带增粗,肌肉力量加强
24.(10分)请根据细菌、青霉和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与真菌的细胞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这样的生物称为 原核 生物。
(2)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叫 营养菌丝 。
(3)青霉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孢子 来繁殖后代,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
(4)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其中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 噬菌体 。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据此解答本题。
【解答】解:(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与真菌相比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青霉是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直立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
(3)青霉等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孢子,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因此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4)根据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原核;(2)营养菌丝;(3)孢子;(4)噬菌体
【点评】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病毒在结构上的区别。
25.(10分)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勤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乳汁蛋白质的固体平面培养基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 乙 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理由是设置了 对照组 。
(2)本实验中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只能来自培养基,因为细菌细胞不含 叶绿体 (填结构名称),不能合成有机物。
(3)将培养基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适宜的温度 。
(4)按手印实际上是进行细菌 接种 的操作。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解答】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乙同学的设计合理。
(2)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腐生和寄生生活;与青霉菌相比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微生物的生存所需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因此放在28℃的环境中是为细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4)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因此洗手前在培养基上按手印,这一操作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接种。
故答案为:(1)乙;对照组;
(2)叶绿体;
(3)适宜的温度;
(4)接种。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
26.(10分)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2)图中C类动物是以 胎生、哺乳 (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3)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爬行 动物,用 肺 呼吸。
(4)图中五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都有 脊柱 (填结构)。
【分析】蟒蛇,卵生,体表有鳞片,心脏有三个腔,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在陆地上爬行,属于爬行动物;山羊、奶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草鱼用鳃呼吸,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
【解答】解:(1)A类动物包括草鱼、青蛙、蟒蛇,草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蟒蛇属于爬行动物,都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2)如图可知,C类包括奶牛和山羊,都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用肺呼吸;A类的草鱼用鳃呼吸,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蟒蛇用肺呼吸,都是卵生;B类包括蟒蛇和奶牛、山羊.可见C类动物的分类依据是胎生、哺乳.
(3)蟒蛇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卵生,体温不恒定,心脏两心房一心室,且心室内有不完全的膈膜,属于爬行动物.
(4)图中的五种动物的身体背部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是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1)A
(2)胎生、哺乳
(3)爬行;肺
(4)脊柱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动物的分类知识,可结合不同类群的动物的主要特征来分析.
27.(10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鄱阳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水碧草青,岸花汀兰,白鹭翱翔,江豚腾跃,牛羊嬉戏。
(1)白鹭、江豚、牛和羊的体温 恒定 ,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2)白鹭在繁殖季节都要筑巢、孵卵和育雏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 先天性 行为。
(3)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鄱阳湖的动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仅来此越冬的候鸟就多达348种,这体现了 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
(4)人们通过森林绿化、城市治污等措施,改善了各地江河、湖泊的水质,这体现了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5)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即建立 自然保护区 ,这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分析】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比变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解答】解:(1)白鹭、江豚、麋鹿的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2)白鹭在繁殖季节都要筑巢、孵卵、育雏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先天性行为。
(3)因为生态环境的收善。洞庭湖的动植物资源越米越丰富,仅来此越冬的候鸟就多达348种,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4)人们通过森林绿化、城市治污等措施,改善了各地江河、湖泊的水质,这体现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体温恒定
(2)先天性
(3)生物种类
(4)生态系统
(5)自然保护区
【点评】熟记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关键知道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变温动物大都具有冬眠现象,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方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生物期末预测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炎热的夏季,食物很容易变馊,鸟类的双重呼吸是指每呼吸一次,下列生物中生殖方式为胎生的是,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下列哪种食品不是通过发酵产生的,许多食品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