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分析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银杏、三叶虫化石 B. 鲸鱼、机器人 C. 鹦鹉、电脑病毒 D. 蘑菇、酵母菌2.下列诗词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反映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体需要营养物质 B.生物能呼吸和排泄 C.生物体能生长、发育 D.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4.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B. 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要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C. 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要如实记录D. 在对校园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看到的生物只记录不熟悉的,熟悉的可不记录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下列观察中,必须使用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A.能筑巢且群居的蚂蚁 B.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生物的蝴蝶C.能趋利避害的草履虫 D.喜欢生活在潮湿石板下的鼠妇6.某小组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存在缺陷的一项是A.提出问题: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吗?B.作出假设:水温的变化对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影响C.设置变量:将水温确定为要研究的变量,除水温以外,其余条件都保持相同且适宜D.实验对象:无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每组只准备1条大小相似的同一品种的金鱼种子数量温度光照空气水分20粒20℃有光通风水适量20粒20℃无光通风水适量7.某同学准备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与水分的关系,其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该设计中需要修改的两处是A.水分和光照B.水分和温度C.光照和空气D.光照和温度 8.对光结束将载玻片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应首先调节A.转换器 B.载玻片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9.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实验中,对光和下降镜筒时,眼睛应分别注视A.反光镜、目镜 B.目镜、物镜 C.反光镜、物镜 D.物镜、目镜10.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同一视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C.对光时,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欲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11.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视野是最暗的 A. 目镜、物镜 B. 目镜、物镜C. 目镜、物镜 D. 目镜、物镜12.古诗“缺叶状似掌,四季绿苍苍。精华化利剑,酷暑傲骄阳。”中描述的植物是仙人掌,叶子特化为刺,茎膨大具有储存功能,说明它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存A. 缺乏阳光 B. 缺乏空气 C. 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13.生活在南极的企鹅,皮下脂肪层厚达4cm左右,是受下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1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家鸽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阻力 B.竹节虫体形与树枝相似,保护自己免遭捕食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D.蚯蚓能生活在土壤中,使土壤疏松并提高肥力16.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动物之间是捕食关系C.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影响环境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动物之间是竞争关系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校园里的蚂蚁 B.云龙山上的侧柏 C.云龙湖里的鱼儿 D.潘安湖湿地18.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马尾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啄木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森林生态系统里的分解者只有蘑菇 D.过度砍伐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9.下列生物都出现在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其中能够发挥分解者作用的是A.水稻 B.杂草 C.青蛙 D.蚯蚓2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中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2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生物圈2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B.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C.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D.生物圈即为整个地球下列做法对于保护生物圈不利的一项是 A.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 C.果园养鸡 D.垃圾焚烧24.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在当时来说,海尔蒙特的实验很精彩,但事实上他还忽略了 A.柳树从空气中吸收的氮气 B.柳树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C.柳树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D.柳树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25.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且黑暗的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整个水面,发现好氧细菌集中在水绵的叶绿体的所有受光部位,这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A.空气和水 B.空气和光 C.叶绿体和空气 D.叶绿体和光 26.右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步骤,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步骤①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 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C. 步骤③中的小烧杯里是酒精,大烧杯是清水 D. 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呈蓝紫色27.右图的步骤③中,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 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28.右图为光合作用反应式,其中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物质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绿色植物没有光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b物质中29.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其外层叶片因光照充分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因光照不足显黄色。以上事实说明 A.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能活得很好30.徐州铜山区台上村,近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草莓产业,成为"苏北草莓第一村"。为了提高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适时松土 B.防治病虫害 C.定期除草 D.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二、分析填空题(本部分共4个小题,每题10分,每空2分,共40分。)3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光合作用后,设计了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对装置A中的植物甲和植物乙进行相关处理,然后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验前,植物需要暗处理 B.实验变量是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2)光照结束后,从植物甲和植物乙上各剪下一片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清水漂洗、滴加碘液,兴趣小组可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植物 ▲ (填“甲”或“乙”)的叶片变成蓝紫色;因此,兴趣小组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将装置B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兴趣小组发现,丙中的金鱼藻产生了好多气泡。如果用即将熄灭的卫生香,检验丙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卫生香立即复燃,则可证明该气体是 ▲ 。丁和丙对照,丁中的金鱼藻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 。 32.如图,a、b为某同学在同一台显微镜下,使用目镜④和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组合后,看到的同一装片的两个不同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视野a应是该同学使用组合序号 ▲ 观察到的结果.A.②④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 ①④⑥(2)如将视野a中左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向 ▲ 移动;如将视野a变为视野b,则应先 ▲ (填“移动装片”或“转动转换器”);如视野b中的物像不够清晰,则应调节 ▲ 。(3)如果视野a的右上方存在一个污点,该同学更换目镜时,污点不动,移动装片,污点也不动,请你帮他判断,污点最可能出现在 ▲ 上。33.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鼠、兔等动物是 ▲ ;在该生态系统中 ▲ 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能量(2)在该生态系统中,蛇和猫头鹰是 ▲ 关系。(3)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 和 ▲ 。 3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是否有影响时,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浓度的酒精中,水蚤在 10 秒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且每组准备了6只大小相似的水蚤,实验后兴趣小组得到的散点图如下,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实验中,对照组的酒精浓度为 ▲ 。(2)如果兴趣小组在实验后将6只水蚤在10秒内的心率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仔细观察和分析散点图的数据变化,你会发现: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而 ▲ (填“升高”或“降低”);当酒精浓度大于 ▲ 时,水蚤有可能会死亡。因此,该兴趣小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ADCDA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CBDDDCD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DCDDCCBD题号31 答案B 二、分析填空题(本部分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31、(2)甲 二氧化碳 (3)氧气 没有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2.(1)D (2)左侧 移动装片 细准焦螺旋 (3)物镜33.(1)消费者 绿色植物(2)捕食和竞争(3)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33.(1)0(2)使结果更准确(3)降低 0.2 水蚤的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生物试题pdf、七年级生物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0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pdf、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4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pdf、八年级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