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潜江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学生卷+解析卷)
展开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潜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行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B.会飞行的都是鸟类
C.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D.能飞行的动物都是依靠翅
2.人体的运动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
A.促进血液循环 B.运动、支持、连接和保护
C.促使心肌发达 D.提高肺的通气能力
3.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④三部分
B.结构②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C.结构③内有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
D.结构⑤能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4.用镊子夹住一根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煅烧时,不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鱼肋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
B.有羽毛被烧焦的气味
C.煅烧后的骨,可扭曲打结
D.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
5.下列有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狗会做算术题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会的,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本能行为
C.大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的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 B.黄鼬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臭气”
C.螳螂捕蝉 D.螃蟹举起鳌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7.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法布尔用放大镜观察各种昆虫并如实记录 B.用摄像机拍摄狮群的生活
C.用望远镜研究乌类的飞行 D.弗里施用颜色卡片研究蜜蜂的色觉
8.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生物圈中能(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
9.下列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原体 B.蓝细菌 C.流感病毒 D.酵母菌
10.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至今,四川的泡子姜、北京的辣白菜都是中外知名的风味泡菜。泡菜制作利用的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青霉菌 C.病毒 D.酵母菌
11.某昆虫的发育过程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B.该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
C.该昆虫的幼虫期活动能力最强
D.该昆虫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1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应该正确认识男女之间的关系,建立真诚的友谊
B.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D.自己可以独立做主,不用再与父母和老师商量了
13.在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说明( )
A.遗传是普遍存在的 B.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D.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14.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虎斑色和黄色 B.猫的黑色和京巴狗的白色
C.鸡的单片冠与毛腿 D.人的高个子与双眼
15.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 )
A.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B.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包含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DNA和染色体指同一种物质
16.一对夫妇生育男孩时,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22条+X、22条+X B.22条+Y、22条+X
C.22条+Y、22条+Y D.22条+X、22条+Y
17.下列关于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若环境相同,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相同
18.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遗传病不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
B.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非家族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D.白化病、血友病、艾滋病都是遗传病
19.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20.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遗体并未堆积如山,这是因为( )
A.遗体被风化而消失
B.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C.动植物遗体的自动分解消失
D.被大自然的酸雨腐蚀而解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实验探究题
21.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1: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2: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实验前小组内部又进行了一次讨论,觉得方案l和方案2都不能更好的说明问题,又设计了
方案3: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灭菌后,再接种细菌然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1)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分成甲、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案1和方案2都不能更好的说明问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按方案3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的结论,那么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2.如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家族中的遗传病与A、a基因有关,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7为患病男孩,其父母表现正常,4、7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推算,3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
(3)若3和4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该女孩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4)根据我国《婚烟法》规定,近亲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如鸟类、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如蚯蚓、游泳等方式。
【详解】
能够飞行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类,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A、B错误;
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C正确;
不是动物飞行都是鼓翼飞行,如蝙蝠靠皮质膜飞行,D错误。
【点睛】
关键点:会飞行的动物不一定都是鸟类。
2.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详解】
人体运动中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运动能够促进心肺的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心肌发达,收缩有力。可见,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心肌发达、提高肺的通气能力是运动的意义,而不是运动系统的功能。故选:B。
【点睛】
人体的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保护和支持。
3.C
【解析】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A错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B错误;③关节腔内有由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关节囊周围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⑤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D错误。
【学科网考点定位】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 韧带。
4.C
【解析】
【分析】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可以燃烧,据此答题。
【详解】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为骨的煅烧。故选:C。
【点睛】
掌握骨的成分,明确能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
5.C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小狗表演的算算术的行为,属后天学习行为,A正确;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生来就会,不需后天学习,B正确;
大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食物,属后天性行为,而不是先天性行为,C错误;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
6.A
【解析】
【分析】
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详解】
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争斗,属于攻击行为,A符合题意;
黄鼬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臭气”,属于防御行为,B不符合题意;
螳螂捕蝉属于捕食行为,C不符合题意;
螃蟹举起鳌钳反击天敌的进攻,属于防御行为,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攻击行为概念、特点。
7.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观察法与实验法的关系。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区别: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观察法没有。
【详解】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选项A、B、C均没有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均属于观察;选项D用比色卡的方法研究蜜蜂的色觉,属于实验法,实验变量是颜色。
【点睛】
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8.B
【解析】
【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思考解答。
【详解】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选:B。
【点睛】
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分析】
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
衣原体、蓝细菌、酵母菌,都有细胞结构;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保护里面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包含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生命活动,决定病毒的遗传和致病性。所以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流感病毒。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体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0.A
【解析】
【分析】
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
【详解】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可见A正确。
【点睛】
真正理解制作泡菜的原理,即可解答此题。
11.B
【解析】
【分析】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
A、B、图示昆虫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A错误,B正确;
C、该昆虫的幼虫期没有翅,只能是蠕动,活动范围小,发育到成虫期,有翅和足,活动能力最强,故C错误;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故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2.D
【解析】
【分析】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
进入青春期性心理的产生是人体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不是抑制性心理,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立真诚友谊,和睦相处,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A正确;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有疑虑不想对家人和老师说,觉得自己长大,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BC正确;进入青春期后,虽然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但自己的事情也需要与父母和老师沟通,D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征,做这题的关键是理解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
13.B
【解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叶子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
14.A
【解析】
A、猫的虎斑色和黄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
B、猫和京巴狗是两种生物,因此猫的黑色和京巴狗的白色不属于相对性状。
CD、鸡的单片冠与毛腿、人的高个子与双眼皮,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故选A。
15.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详解】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错误;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
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C正确;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成年男性产生两种精子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Y,女性产生一种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当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代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X,发育成女孩;当含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代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发育成男孩。
考点: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7.B
【解析】
【分析】
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详解】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A正确;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如同卵双胞胎,哥哥在野外工作较黑,弟弟在室内工作较白,B错误;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双眼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C正确;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若环境相同,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相同,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18.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特点,可以从遗传病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详解】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A正确;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B错误;
家族性疾病中有的是遗传病,而有的不是遗传病,如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同样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出现的概率较小,往往是散发性,而不表现家族性,C错误;
白化病、血友病是遗传病,艾滋病是传染病,D错误。
【点睛】
遗传病是考查的重点,应结合着遗传病的概念理解。
19.A
【解析】
【分析】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详解】
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此项符合食物链的写法,A正确。
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而此选项中蚱蜢→草,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B错误。
C.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C错误。
D.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D错误。
【点睛】
把握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箭头的指向要注意。
20.B
【解析】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详解】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故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动植物死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植物的遗体并未堆积如山,这是因为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1.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 形成对照实验 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 未控制单一变量 只有乙组树叶被分解了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探究的问题: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做出假设: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
(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方案中分成甲乙两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
(3)细菌必须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因为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除此之外,细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为细菌提供温暖的环境。
(4)方案一方案二实验前都没有灭菌处理,没有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
(5)实验现象:甲乙两组树叶中,只有乙组树叶被分解了,由此可见: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
【点睛】
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2.Aa、 aa 100% 50% 25% 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解析】
【分析】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据此解答。
【详解】
(1)“图中3和4表现正常,子女患病”,表明患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4的基因是Aa,7的基因是aa。
(2)7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3遗传给7(患病)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3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从理论上推算3携带致病基因(a)的可能性是100%。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女孩的可能性为50%。
3和4正常,而7患病,遗传图解:
可见该女孩患病的概率是25%。
(4)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辨认染色体图谱,并会借助人类的遗传图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docx、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11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11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11月月考生物试题学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学生卷+解析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学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学生卷docx、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湖北省安陆市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