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与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与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海蜇、海葵、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的依据不包括( )
A.生活在水里
B.体壁由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组成
C.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
2.(2分)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涡虫获取食物的方式是( )
A.用口吞噬
B.管状的咽伸出口外,捕食食物
C.食物经口人咽
D.整个身体都可以捕获食物
3.(2分)华枝睾吸虫、血吸虫、蛔虫、钩虫等都营寄生生活,它们的共同生理特征是( )
A.消化器官完全退化
B.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C.完全失去运动能力
D.感觉器官不发达,但没有退化
4.(2分)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大熊猫胎生、哺乳
5.(2分)生物的身体结构与环境是相适应的.根据你的判断,以下( )一般不适于陆地生存.
A.有外骨骼的动物
B.长有羽毛的动物
C.四肢发达,善于奔跑的动物
D.用鳃呼吸的动物
6.(2分)位于渤海之中的大连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岛上的蛇全部是黑眉蝮蛇. 黑眉蝮蛇身体表面所具有的角质鳞片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保持体温
C.适应水中生活 D.有利于皮肤呼吸
7.(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室外将蚯蚓放在干燥的陆地上,观察在阳光照射下的蚯蚓会做 出怎样的反应;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蚯蚓死亡了。你认为引起蚯蚓死亡的主要原因 是( )
A.蚯蚓习惯了穴居生活,在阳光下就容易死亡
B.蚯蚓习惯了潮湿的环境,在干燥的陆地上就会死亡
C.在干燥的陆地上蚯蚓不能进食,因饥饿而死亡
D.没有向蚯蚓身体表面润水,造成蚯蚓体表干燥、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8.(2分)以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蚯蚓依靠体表在水中能正常呼吸
B.蝗虫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们会把农作物的果实吃光,而只留下茎杆
C.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
D.鸟类中有的种类善于飞翔,也有的种类不能飞翔
9.(2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10.(2分)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大鲵幼体用肺呼吸
C.丹顶鹤前肢变成翼 D.麋鹿胎生哺乳
11.(2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关于诗中所述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B.两种生物都用肺呼吸,鹰需要用气囊辅助呼吸
C.前者是恒温动物,后者是变温动物
D.两种生物都有适应各自环境的身体结构
12.(2分)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C.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二部分构成
13.(2分)“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2分)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称为( )
A.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5.(2分)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肌不受剌激也能收縮
B.只有肌腱收缩,才能牵引骨绕关节运动
C.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縮
D.运动时,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
16.(2分)关节活动起来非常灵活,与之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结构里有( )
A.关节软骨和韧带 B.关节头和关节窝
C.关节软骨和滑液 D.关节腔和滑液
17.(2分)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A.母狼的哺育能力很强
B.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C.母狼试图使婴儿成为自己的幼崽
D.母狼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18.(2分)具有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必须( )
A.依靠“首领”动物的保护才能得以生存
B.通过信息交流才能完成统一协调的分工合作
C.依靠气味的传递才能完成复杂的信息交流
D.通过性外激素的作用,才能完成雌性和雄性动物个体的识别
19.(2分)如图表示草原上狼和野兔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20.(2分)稻田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水稻→稻飞虱(水稻的害虫)→青蛙.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竞争关系
B.水稻的生长只受到稻飞虱和青蛙的影响
C.青蛙体内农药的浓度比稻飞虱体内高
D.大量捕杀青蛙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21.(2分)引体向上是很多男同学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如图为手臂中肌肉和骨骼的关系图。请问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的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22.(2分)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是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B.一块骨骼肌就可独立完成某个动作
C.一块骨、一块骨骼肌和一个关节都是一个器官
D.用力推门时,肱三头肌收缩
23.(2分)三棘鱼是一种容易在玻璃缸中饲养的鱼类。繁殖期间,雄三棘鱼的腹部会由银白色变为红色,并经常发生相互间的猛烈袭击行为,但对银白色的雌鱼却会主动示爱并带入自己的巢穴产卵。下列对雄三棘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雄鱼的腹部变为红色表明已进入繁殖期
B.繁殖期的雄鱼会袭击红色的三棘鱼
C.繁殖期的雄鱼会和银白色的三棘鱼和平共处
D.雄鱼在繁殖期的攻击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24.(2分)有些鸟类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站岗放哨”的个体.当发现敌害时,他们或大声呜叫,或用力扇动翼作起飞状,使鸟群迅速作出防御准备或逃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行为的获得与遗传物质无关
B.这种行为不利于鸟类适应多变的环境
C.这种行为使鸟类更加适应飞行生活
D.鸟群各成员间通过声音、动作传递信息
25.(2分)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能促进物质循环
B.动物作为食物链中重要的结构成分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
C.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动物在生物圈中只有积极的一面,没有有害的一面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4分)根据所描述动物的特征,判断动物的名称。
(1)这是一种寄生虫,身体呈两侧对称,通常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中,然后进一 步感染草鱼、鲫鱼等淡水鱼以及虾类,人或动物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被该动物感染的鱼虾,就会被感染。这种寄生虫的名称是 。
(2)这也是一种寄生虫,身体也呈两侧对称,一生有钉螺和人两个寄主。这种寄生虫的名称是 。
(3)这也是一种寄生虫,消化管结构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吸食半消化的食糜。这种寄生虫的名称是 。
(4)这种动物生活在海洋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两侧有疣足,疣足上有刚毛,是鱼、虾、蟹的食饵。这种动物是 。
27.(8分)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
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用 呼吸,B用 呼吸,E用 呼吸。
(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 。
(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 。
(4)D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等。
(5)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28.(11分)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读图,填出各部分名称。② ,③ ,④ ,⑥ ,⑦ 。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收缩 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 活动的。
(3)关节对运动的意义是:在运动中起到 的作用。
(4)屈肘时(图甲)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伸肘时(图丙)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
29.(6分)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5)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
30.(7分)据报道,北京孔庙内有101棵古柏和3棵古槐已有700多年树龄,最短的也在100年以上。饱经风霜的树干随处可见被害虫侵蚀的痕迹。据调查,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食物网简图表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的古树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红蜘蛛、蚜虫是危害古树的害虫,它们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麻雀和花喜鹊,则红蜘蛛、草蛉和蚜虫的数量会 ,给古树带来危害,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4)除此以外,动物在自然界中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帮助植物 。
31.(14分)探究实验: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序号),你的理由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 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也和油菜叶
(5)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
A、一只 B、十只
你的理由是: .
(6)实施计划:(略)
(7)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 .
(8)表达与交流:(略)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解答】解: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其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依据。
但是生活在水中不是海蜇、海葵、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的依据,因为鱼类等动物也生活在水中。
故选:A。
2.【解答】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咽可从口内伸出捕食小动物,咽下接肠,肠为盲管。
故选:B。
3.【解答】解:解: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生物。题干中华支睾吸虫、血吸虫、蛔虫、钩虫专门从寄主体内获得营养,属于寄生;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血吸虫、华枝睾吸虫、蛔虫、钩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数十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故选:B。
4.【解答】解:A、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卵生。不符合题意。
B、青蛙属于两栖类,皮肤裸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属于变态发育。符合题意。
C、家鸽属于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卵生等。不符合题意。
D、大熊猫属于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有膈,属于哺乳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解答】解:A、由于陆生环境气候比较干燥,所以一般陆生动物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鳞、外骨骼等,以适应陆生环境,不符合题意。
B、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陆生环境气候复杂多变,适于陆生,不符合题意。
C、发达的四肢可以起到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和跳跃等,以便觅食和避敌,不符合题意。
D、鳃一般是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如鱼等,不适于陆生,符合题意。
故选:D。
6.【解答】解:黑眉蝮蛇是爬行动物,它的皮肤干燥,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保持水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
故选:A。
7.【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在干燥的环境中蚯蚓的体壁会变干,导致蚯蚓无法通过体壁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因此会窒息死亡。所以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室外将蚯蚓放在干燥的陆地上,观察在阳光照射下的蚯蚓会做 出怎样的反应;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蚯蚓死亡了。原因是体表干燥,无法进行呼吸。
故选:D。
8.【解答】解:A、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在水中不能正常呼吸,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蝗虫有咀嚼式口器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的叶和幼茎,会把农作物的叶吃光,而影响产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有的用鳃呼吸如鱼类、沼虾、蝌蚪,有的用肺呼吸如水生哺乳动物鲸、海豚,爬行动物龟等,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鸟类中有的种类善于飞翔,如大雁、麻雀,也有的种类不能飞翔,如鸵鸟,可以借助翼滑翔,与沙漠风多风大的环境相适应,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解答】解:A、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故符合题意;
B、鲫鱼身体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因此适于水中生活。故不符合题意;
C、家鸽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飞行,因此适于空中飞翔。故不符合题意;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因此能迅速躲避天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解答】解:A、鲫鱼依靠鳍在水中游泳。故不符合题意;
B、大鲵属于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故符合题意;
C、丹顶鹤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靠翼飞行,故不符合题意;
D、麋鹿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解答】解:A、鱼和鹰的背部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B、鹰属于鸟类,体内有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部,而不是气囊,B错误。
C、鹰是恒温动物,鱼是变温动物,C正确。
D、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如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鳍等,而鹰则具有与空中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如体形成流线型、前肢变成翼等,D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A、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A正确。
B、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结,B正确。
C、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具有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C正确。
D、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组成,D错误。
故选:D。
13.【解答】解: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正确。
故选:A。
14.【解答】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鸟类的育雏,繁殖行为等,而如蚯蚓走迷宫、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吃、大山雀偷喝牛奶等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由题干可知,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不能找到无味的花,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就属于一种学习行为。
故选:A。
15.【解答】解:A、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故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只有肌腱和肌腹都收缩,才能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不符合题意。
D、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在运动时,骨骼肌都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6.【解答】解: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故选:C。
17.【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孩,表明动物有哺乳后代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故选:B。
18.【解答】解: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语言有动作、声音、气味等。故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19.【解答】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或食物网,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草原上存在着食物链:草→野兔→狼。狼以兔子为食,当狼数量增加时,兔子就减少;兔子减少了,狼的数量增加就会受到抑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故选:A。
20.【解答】解:A、青蛙是稻飞虱的天敌,以稻飞虱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不符合题意。
B、水稻的生长除了受到稻飞虱和青蛙的影响外,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水稻→稻飞虱(水稻的害虫)→青蛙中青蛙的营养级最高,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符合题意。
D、大量捕捉青蛙,会使稻飞虱因失去天敌而数量大增,引起虫灾,最终破坏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解答】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的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也收缩,因此感觉比较累。
故选:A。
22.【解答】解:A、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运动是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A正确;
B、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因此一块骨骼肌不能独立完成某个动作,B错误;
C、一块骨、一块骨骼肌和一个关节都是一个器官,C正确;
D、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用力推门时,屈肘,因此肱三头肌收缩,D正确。
故选:B。
23.【解答】解:A、从材料可以知道:到了繁殖季节雄三棘鱼的腹部会由银白色变为红色,因而此说法是正确的;
B、到了繁殖季节,雄三刺鱼的腹部变成红色,雄鱼会袭击红色的三棘鱼,这是动物为了争夺配偶的攻击行为,此选项说法正确;
C、到了繁殖季节,雄三刺鱼的腹部变成红色,而雌三刺鱼的腹部是银白色的,因而“繁殖期的雄鱼会和银白色的三棘鱼和平共处”的说法是正确的;
D、雄鱼在繁殖期的攻击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此说法错误。
故选:D。
24.【解答】解:A、鸟类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B、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C、这种行为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无关。
D、鸟群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动物的声音、动作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所以发现敌害时,鸟的狂奔、扑翼等动作起到了 传递信息的作用。
故选:D。
25.【解答】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有:①动物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无法在体内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为食。动物以绿色植物或其它动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所需的物质。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等排出体外,同时动物排出的粪便或其遗体经过腐生菌的分解后,也能释放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反过来又可以被植物所利用。所以,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②动物的活动也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例如,一些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③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其它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动物在生物圈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昆虫或是鸟类会破坏庄稼,使农作物减产。某些动物数量过多,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
26.【解答】解:据分析可知:(1)华支睾吸虫是扁形动物,又称肝吸虫,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一般先寄生在淡水螺内,然后再进一步感染草鱼、鲫鱼、虾等,人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有可能感染华枝睾吸虫病,因此,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螺、鱼、虾可有效预防感染。
(2)血吸虫是扁形动物,身体也呈两侧对称,幼体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血管内,一生有钉螺和人两个寄主。
(3)蛔虫是线形动物,是一种寄生虫,其消化管结构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体表有角质层,能防止被寄主消化液消化,保护身体的作用,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吸食半消化的食糜,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
(4)沙蚕是环节动物,生活在海洋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两侧有疣足,疣足上有刚毛,是鱼、虾、蟹的食饵。
故答案为:(1)华枝睾吸虫;
(2)血吸虫;
(3)蛔虫;
(4)沙蚕。
27.【解答】解:(1)A(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B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E家兔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2)A蚯蚓体内没有脊柱,B青蛙、C蜥蜴、D家鸽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柱;
(3)B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在水里完成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必须在水里生活。因此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4)D家鸽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
(5)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性纤维。
故答案为:
(1)(湿润的)体壁;肺呼吸、皮肤辅助;肺;
(2)脊柱;
(3)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4)前肢变为翼;
(5)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
28.【解答】解:(1)图中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肱骨,⑥关节头,⑦关节窝。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 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协调活动的。
(3)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4)关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1)肌腹;肱二头肌;肱骨;关节头;关节窝;
(2)推开;协调;
(3)支点;
(4)收缩;舒张;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29.【解答】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在后天的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学习能力差,因此不能完成这种行为.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而获得.
(4)由分析可知: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5)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
故答案为:(1)学习 (2)不能 (3)学习 (4)遗传;遗传
(5)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0.【解答】解:(1)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链条数:从植物开始,求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此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即:古树→红蜘蛛→麻雀;古树→红蜘蛛→七星瓢虫;古树→红蜘蛛→草蛉→麻雀;古树→红蜘蛛→草蛉→花喜鹊;古树→蚜虫→草蛉→麻雀;古树→蚜虫→草蛉→花喜鹊;古树→蚜虫→花喜鹊;古树→蚜虫→七星瓢虫。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中古树属于植物,为生产者,红蜘蛛、蚜虫等为动物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例如:在该生态系统中,麻雀和花喜鹊以红蜘蛛、草蛉和蚜虫为食,如果大量地捕杀麻雀和花喜鹊,则红蜘蛛、草蛉和蚜虫为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增加,给古树带来危害,结果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4)除此以外,动物在自然界中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传粉。
故答案为:(1)8 (2)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3)增加;生态平衡 (4)物质循环;传播种子、传粉
31.【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探究问题可以假设: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理由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检验蚕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
(3)准备几种植物的叶片如桑叶、白菜叶等,看蚕更趋向哪儿取食.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只有植物叶片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4)设计实验:根据探究“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因此实验材料中必须有桑叶,所以应该选择出A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5)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
(6)实施计划:
(7)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
(1)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2)②;检验蚕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
(3)菜叶的种类不同
(4)A;
(5)B;理由是减少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
(7)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Ⅰ卷本卷共20题,每题3分,第Ⅱ卷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生物中考模拟试卷 (1) (1),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生物中考模拟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