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1学年地区学校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真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绥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绥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94%、二氧化碳0,【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绥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清水洗菜 B. 葡萄酿酒 C. 柠檬榨汁 D. 石蜡熔化
2. 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水蒸气
3. 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金属铜能导电
C.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4. 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5. 下列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水+二氧化碳(分解反应)
B. 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
C.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D.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6. 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氧气不易溶于水 B.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 氧气密度比空气小 D. 氧气比较活泼
7. 在氯酸钾里加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后,加热时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 高锰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使产生的氧气增多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成为氯酸钾受热分解时的催化剂
8.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不可能是( )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⑤ D. ②③
10.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下图所示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生成物中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
B. 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C.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迅速伸至瓶底
D. 实验Ⅲ中,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可保护集气瓶,防止瓶底炸裂
11.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 铜粉用量要足够
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12. 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锰可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所有性质均未改变
C. 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分解反应一定需要催化剂
D.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某些催化剂可催化多个化学反应
13.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4.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5.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会使测量氧气含量偏低的原因( )
A. 红磷量不足
B.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C. 点燃红磷之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D. 弹簧夹未夹紧
16. 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_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资源______;
(3)冰棒放在玻璃杯里,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______;
(4)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变浑浊______;
(5)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______。
17. 在下列物质:①海水;②铜;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氮气;⑥泥水;⑦二氧化碳;⑧“娃哈哈”纯净水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填序号)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4.5mL溶液,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
(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
(4)给2mL的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
(5)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______.
19. 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氧气,据此请你判断氧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
20.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证明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______.
21.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 ______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2.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 ;
(2)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 ;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 .
23. 化学反应中改变其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是 ______,其本身的 ______和 ______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
24.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按体积分数分: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 ______。
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如图2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验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然后______,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5)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6)小明用C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6.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______,②______(写二点即可)。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丙瓶中加入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_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种无色液体,他所加的液体可能是 ______(填名称);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______。
27.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
(1)图片中的错误(写出三点):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用到的收集气体的方法及其原因?方法及原因 ______。
(3)实验最后是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还是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的原因?______。
28. 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A ______,B ______,D ______,E ______,H ______,B在反应②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②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③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还属于 ______反应。
29.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5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视凹液面最低处为10mL,这个同学取出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______。(写出你的分析思路)
A.25mL
B.大于25mL
C.小于25mL
D.无法判断
你的分析思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清水洗菜只是将其部分杂质洗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柠檬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A、氧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在空气的含量较少,故选项错误。
C、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D、水蒸气在空气的含量较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解答】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较易。
【解答】
①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②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液氮中只含有液态的氮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④石灰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钙等,属于混合物;
故①③都属于纯净物。
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A、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碳酸→水+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过氧化氢→水+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同时也是一个氧化反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答案】C
【解析】解:A、通常情况下,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故A说法正确;
B、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B说法正确;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C说法错误;
D、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
7.【答案】D
【解析】解:在氯酸钾里加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后,加热时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高锰酸钾可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大大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高锰酸钾可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本题主要考查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反应原理及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反应中的作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不是红色固体,故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白雾,故错误;
故选:B。
A、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液态小液滴形成的.
9.【答案】A
【解析】解: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①;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②;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③或⑤;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能够采用向下排空气法,不能选用④。
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不可能是①④。
故选:A。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属于固体加热型,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固体,故A正确;
B、由图示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故B正确;
C、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缓慢伸至瓶底,故C错误;
D、由于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实验Ⅲ中,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可保护集气瓶,防止瓶底炸裂,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燃烧生成固体判断;
B、根据氧气有氧化性判断;
C、根据三种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条件判断;
D、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C 点拨:做木炭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应由瓶口缓慢伸至瓶底。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燃烧时的实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答案】D
【解析】解:A.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使用铜粉的量足够,才能全部消耗掉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A正确;
B.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不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读数偏小,B正确;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C正确;
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和玻璃管中气体总体积的15,D错误。
故选:D。
分析实验原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注射器里的空气的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了全部消耗掉氧气,铜粉的量必须是足量的;空气中除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剩余的气体还是混合物;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
本题考查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科学实验中要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实验前要围绕实验的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有哪些方法,测定中有哪些因素的干扰,怎样避免干扰等.通过设计一些定量实验探究,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使学生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
12.【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锰不能作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而不是所有性质)均未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分解反应不一定需要催化剂,如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红砖粉末、硫酸铜溶液等;某些催化剂可催化多个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即a导管连接氧气钢瓶,b导管导出;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正确;
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正确;
C.用该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应短进长出,即气体应从b进a出;不正确;
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要长进短出,气体从a导管进入;正确。
故选:C。
A.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
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
C.根据用该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应短进长出;
D.根据检验二氧化碳性质时要将气体通入液体中进行分析;
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
14.【答案】AD
【解析】】解: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不是质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实验过程中空气进入装置中,造成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D。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AB
【解析】解:A、红磷不足,导致氧气不能完全反应,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C、点燃红磷之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导致瓶内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弹簧夹未夹紧,导致瓶内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故选:AB。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6.【答案】(1)氧气;(2)氮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5)稀有气体。
【解析】
【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解答】
(1)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天然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氮气可以制造氮肥、做保护气等;
(3)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所以,冰棒放在玻璃杯里,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5)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各种电光管充有不同的稀有气体。
故答案为:(1)氧气;(2)氮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5)稀有气体。
17.【答案】①③④⑥⑧ ②⑤⑦
【解析】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海水、食盐水、空气、泥水、“娃哈哈”纯净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铜、氮气、二氧化碳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故答案为:①③④⑥⑧;②⑤⑦;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海水、食盐水、空气、泥水、“娃哈哈”纯净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铜、氮气、二氧化碳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答案】10mL量筒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解析】解:(1)为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4.5mL溶液,就要用10mL量筒;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给2mL的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5)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故答案为:(1)10mL量筒;(2)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3)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4)试管、酒精灯、试管夹;(5)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1)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进行分析;
(2)根据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进行分析;
(3)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
(4)根据给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5)根据酒精燃烧的灭火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9.【答案】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氧气的集气瓶正放,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故填: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集气瓶正放,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本题要理解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可以判断气体的性质.
20.【答案】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反之则不满
【解析】解: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且要平放在集气瓶口,因此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反之则不满.
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反之则不满.
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要用带火星的木条,且要平放在集气瓶口.
主要检验气体和对气体进行验满的不同,检验氧气使要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时要放在集气瓶口.
21.【答案】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
【解析】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故答案为:
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
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碳+氧气二氧化碳;硫+氧气二氧化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解析】解:(1)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1)碳+氧气二氧化碳;(2)硫+氧气二氧化硫;(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要正确,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23.【答案】催化剂 质量 化学性质
【解析】解:化学反应中改变其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是催化剂,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故填:催化剂;质量;化学性质。
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性质,比较简单。
24.【答案】78%21%0.03%0.94%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故答案为:78%;21%;0.03%;0.94%。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5.【答案】试管 集气瓶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甲 A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灭酒精灯 A D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装置漏气
【解析】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所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甲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D;
(5)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所以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6)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有氧气产生,可收集装置中没有收集到氧气,之所以没有收集到氧气,说明生成的氧气从其他地方跑掉了,装置漏气.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甲;
(3)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4)A,D;
(5)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6)装置漏气.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5)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进行分析;
(6)根据制取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造成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6.【答案】反应物都是两种 生成物都是一种 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
【解析】解:(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
故填: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丙瓶中加入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填: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了一种无色液体,他所加的液体可能是澄清石灰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7.【答案】伸入试管内的导管过长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
【解析】解:(1)图示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伸入试管内的导管过长、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故填:伸入试管内的导管过长;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2)实验中用到的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填: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填: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
(1)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其收集方法来分析;
(3)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等,难度不大。
28.【答案】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碳 催化作用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水+氧气 分解反应 碳+氧气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氧化
【解析】解:(1)A、B、C、D、E、F、G、H八种物质,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D是氧气,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H是二氧化碳,A是暗紫色固体,所以A是高锰酸钾,B、G都是黑色固体,E、F是无色液体,氧气和G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G是碳,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高锰酸钾;B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E是过氧化氢溶液;H是二氧化碳;B在反应②中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①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③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还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碳;催化作用;
(2)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②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
③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氧化。
根据A、B、C、D、E、F、G、H八种物质,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D是氧气,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H是二氧化碳,A是暗紫色固体,所以A是高锰酸钾,B、G都是黑色固体,E、F是无色液体,氧气和G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G是碳,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答案】B 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进行分析
【解析】解: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5mL,实际大于35mL,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小,由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实际比10mL小;所以取出液体的体积大于25mL。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故答案为:B;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进行分析。
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gB.氮原子的质子数是7,25%,25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时间70分钟,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