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1.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废弃塑料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和海洋
B. 将烟囱建得高些,就可避免烟气产生的污染
C. 车辆尾气的氮氧化物会造成空气污染
D. 可用有些垃圾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
2.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符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中含有C元素
B. CO2和O2中都含有1个氧分子
C.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Fe3O4
3. 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氮气 B. 氯化钠 C. 金刚石 D. 二氧化碳
4.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 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 b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D. 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升高
5.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15 B. 49 C. 66 D. 164
6. 我省参与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2 C. +3 D. +4
7. 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 B. C. D.
8.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9. 《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B. 乙酸苯甲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质量分数
C. 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54:5:16
D. 乙酸苯甲酯由9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鉴别10%氯化钙溶液与10%的氯化钠溶液
滴加等量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
B
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O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C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
D
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2. 钙、铁、锌、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B. 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C. 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钙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
D. 缺铁或钴引起贫血
13.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等,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后加质量大的砝码
B.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伸入液体中,然后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吸取液体
C. 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水中盖上玻璃片,然后再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上
14.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B.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所以分子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15. 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上有差异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氕、氘、氚属于同种氢元素
因为它们的原子核内的核电荷数都为1
A. A B. B C. C D. D
16. 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是(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 氧气经常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
C.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属于分解反应
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17. 如图为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B. ②③④表示的微粒都为原子
C. ①和②的微粒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 ②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18. 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中子 B. ②是氢原子
C. ③是氦原子 D. ①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19.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些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离子
B.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 组成元素相同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20. 景德镇的高岭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n】是制造陶瓷器的优良原料。经分析,其中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 )
A. n=1 B. n=2 C. n=3 D. n=4
21. 完成下列主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加热铜绿:______。
(2)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__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
(4)硝酸铵固体受热会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和另外一种氧化物,可作为汽车安全气囊的填充剂,请写出该反应符号表达式 ______。
22.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坩埚钳 B.漏斗 C.试管 D.胶头滴管
①用来组装过滤器的仪器 ______;
②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 ______;
③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 ______;
④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 ______。
(2)①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 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②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紫色液体变成红色。该反应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 ______(填写化学式);
③冰水混合属于纯净物,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是 ______。
2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是丙烷,丙烷的分子模型如图:
(1)丙烷的化学式是 ______;
(2)一个丙烷分子中有 ______个原子;
(3)丙烷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 ______(写出质量分数计算格式及结果)。
24. 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
(2)图B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图C实验是配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的操作,该操作将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图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5)图E操作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6)图F实验中,加热片刻后,可观察到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
25. 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3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已知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锂(Li)在反应中易形成锂离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_____。
(2)锂元素与第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______(填化学式)。
(3)锂-水电池常用作潜艇的储备电源。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6.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______;该发生装置对比氯酸钾制氧气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 ______。
(3)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 ______,且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1
5mL4%
粉末状MnO20.2g
实验2
5mL4%
粉末状CuO0.2g
①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②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 ______。
③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U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 ______。
④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______。
27. 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能源。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氢气的制取
(1)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 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3000摄氏度时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 ______(填符号)。
氢气的储存
(3)一种镁铝合金可用于储氢其方法之一就是形成金属配位氢化物。一定条件下,该镁铝合金与氢气反应,生成了一种仅含Mg、Al、H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镁元素铝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的储氢合金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
2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②“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活性炭作用是 _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 __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 ______。
③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④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生活中硬水要通过 ______降低硬度后才能喝。
⑤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______。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
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吹胀气球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食品中的化学
①食品包装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 ______。
②青少年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钙的食物来源以牛奶及奶制品为最好。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文字说明。若儿童每天至少需要0.6g的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每人每天要喝 ______盒这种牛奶。
(3)农业生产中的化学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看到一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标有含氮量16%的说明,同学们产生了疑问,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 ______。
③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 ______。
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假设每个装置的吸收都完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49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2.4g
⑤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 ______g。
⑥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______。
⑦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废弃塑料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和海洋,造成白色污染,说法合理;
B、将烟囱建得高些,不能避免烟气产生的污染,说法不合理;
C、车辆尾气的氮氧化物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法合理;
D、可用有些垃圾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防治环境污染,说法合理;
故选:B。
A、根据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B、根据防治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C、根据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D、根据防治空气污染进行分析。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答案】B
【解析】解:A、一氧化碳中含有C元素,说法正确;
B、CO2和O2中都含氧元素,不含氧分子,说法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Fe3O4,说法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答案】B
【解析】解: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因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元素守恒可知,水中含有氢、氧元素,则该实验可验证水的组成,故A正确;
B、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B错误;
C、b与电极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可以燃烧,故C正确;
D、实验产生气体会使漏斗内液面高度升高,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目的、原理、现象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
故选:B。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6.【答案】A
【解析】解: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
故选:A。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答案】D
【解析】解:A、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未插到集气瓶底,空气不能排干净,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短进长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该是长进短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D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正确的。
故选:D。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
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
8.【答案】A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
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描述符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答案】D
【解析】解: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故正确;
B.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10):(16×2)=54:5:16,乙酸苯甲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质量分数,故正确;
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10):(16×2)=54:5:16,故正确;
D.乙酸苯甲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解:A、滴加等量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产生泡沫较多的是10%的氯化钠溶液,较少的是10%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会复燃,不能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O2,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用明矾对自来水杀菌消毒,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A、根据10%氯化钙溶液属于硬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明矾在净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A
【解析】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故A说法错误;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故B说法正确;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你具有广泛的应用,故C说法正确;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2.【答案】C
【解析】解:A、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得侏儒症,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过量也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属于人体的常量元素,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人体缺钴常出现头昏,食欲不振,皮肤苍白等症,可引起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或钴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故A错误;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捏胶帽排出空气,然后再在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故B错误;
C、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故C错误;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水中盖上玻璃片,然后再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上,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C、根据制取气体的步骤来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化学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常见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离子通过得失电子能形成原子,如金属单质与盐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中,金属离子通过得电子能形成金属原子,错误;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是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比如硫酸铜中硫元素为+6价,错误;
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所以分子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正确。
故选:D。
A、离子通过得失电子能形成原子;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也可能显正价,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是+4价。
C、根据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一种元素分析;
D、根据分子概念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构成、化合价、物质的分类以及分子的概念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答案】C
【解析】解:A、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微粒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氧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上有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氕、氘、氚属于同种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核内的核电荷数都为1,即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故A正确;
B、氧气经常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并没有可燃性,故B错误;
C、工业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并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解有氧气,并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与制备,解题时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用途、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等来分析解答即可。
17.【答案】C
【解析】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①③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③④表示的微粒中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为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示可知:①表示的微粒有2个电子层,②表示的微粒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C、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层数;
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白球表示质子,黑圈表示中子;
A、在原子中,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所以小圈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白球表示质子,黑圈表示中子;故正确;
B、②中质子数为1,是氢原子;故正确;
C、③中质子数为2,是氦原子;故正确;
D、再根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可知;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和②这两种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均为1,③核内的质子数均为3,故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故选:D。
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来确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分析解答。
掌握原子的结构、元素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B
【解析】解:A、铁离子和亚铁离子都是由铁元素形成的,故A说法正确;
B、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氖原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等,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不属于同种物质,故C说法正确;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铁离子和亚铁离子考虑;B、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C、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不属于同种物质;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20.【答案】D
【解析】解:Al2(Si2O5)(OH)n中铝和氧的质量比为:(27×2):[16×(5+n)]=3:8,n=4。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知识,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21.【答案】Cu2(OH)2CO3→△CuO+H2O+CO2
【解析】解:(1)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符号表达式为Cu2(OH)2CO3→△CuO+H2O+CO2;故答案为:Cu2(OH)2CO3→△CuO+H2O+CO2;
(2)在点燃的条件下,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符号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符号表达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硝酸铵受撞击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然后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的能力。
22.【答案】B A D C 碳 H2CO3 冰水混合物是由水分子一种分子构成
【解析】解:(1)①漏斗可用来组装过滤器的仪器。
②坩埚钳是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
③胶头滴管是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
④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
(2)①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炭黑中含有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②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紫色液体变成红色。在该反应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
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由水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
(1)①B;②A;③D;④C;
(2)①碳;
②H2CO3;
③冰水混合物是由水分子一种分子构成。
(1)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③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常见仪器的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C3H8 1112×312×3+1×8×100%≈81.8%
【解析】解:(1)据图可知,一个丙烷分子含有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其化学式为C3H8。
(2)一个丙烷分子含有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一个丙烷分子中有11个原子;
(3)丙烷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12×312×3+1×8×100%≈81.8%,
故答案为:(1)C3H8;
(2)11;
(3)12×312×3+1×8×100%≈81.8%。
(1)根据化学式分析;
(2)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的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24.【答案】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偏小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滤纸破损 可燃物
【解析】解:(1)实验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氧气全部消耗掉。所以,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3)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使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要量取水的体积,将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4)D中玻璃棒的用途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图E操作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图F实验中,加热片刻后,可观察到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水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
故答案为:
(1)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2)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3)偏小;
(4)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可燃物。
(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测实验现象;
(3)根据配制溶液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玻璃棒的用途进行分析;
(5)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6)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5.【答案】Li+ Li2OLi+H2O→LiOH+H2
【解析】解:(1)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其离子符号为Li+。
(2)锂元素与第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锂,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i2O。
(3)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Li+H2O→LiOH+H2。
故答案为:
(1)Li+;
(2)Li2O;
(3)Li+H2O→LiOH+H2。
(1)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2)锂元素与第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锂,进行分析解答。
(3)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符号表达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6.【答案】 KMnO4→△K2MnO4+MnO2+O2 试管口应增加一小团棉花 防止发生倒吸,避免试管炸裂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HCl+CaCO3→CaCl2+H2O+CO2 H2O2→MnO2H2O+O2 时间 过氧化氢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造成内部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导致红墨水被压向右侧,造成U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 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比加入氧化铜的过氧化氢溶液收集相同体积氧气需要的时间短(或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比加入氧化铜的过氧化氢溶液在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体积多)
【解析】解:(1)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符号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A;。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为固体粉末,容易被气体带出,所以需要增加棉花,避免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造成堵塞;先熄灭酒精灯,内部温度降低,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导管,造成倒吸,引起试管;
故答案为: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应增加一小团棉花;防止发生倒吸,避免试管炸裂。
(3)C带有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物量,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符号表达式为HCl+CaCO3→CaCl2+H2O+CO2;
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速率;HCl+CaCO3→CaCl2+H2O+CO2。
(4)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符号表达式为H2O2→MnO2H2O+O2;
故答案为:H2O2→MnO2H2O+O2。
②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可以通过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多少或者收集相同氧气体积所需的时间的多少来判断,因此需要记录的数据为氧气体积和时间;
故答案为:时间。
③由于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造成内部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就会将红墨水压向右侧,液面升高;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造成内部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导致红墨水被压向右侧,造成U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
④实验结论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好,说明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快,所以单位时间内收集氧气多或者收集相同氧气体积所用时间少,都可以说明该结论;
故答案为: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比加入氧化铜的过氧化氢溶液收集相同体积氧气需要的时间短(或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比加入氧化铜的过氧化氢溶液在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体积多)。
(1)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书写符号表达式;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符号表达式;根据高锰酸钾性质分析回答此题;根据反应前后压强变化分析回答此题;
(3)根据装置特点分析回答此题;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符号表达式;
(4)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符号表达式;
②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回答此题;
③根据内部温度变化分析回答此题;
④根据实验结论推断实验依据。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7.【答案】 吸收 2:1 H、OMgAl2O8 A113−
【解析】解:(1)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同时生成氧气,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吸收能量;故答案为:;吸收;
(2)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图中3000摄氏度时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每个水分子会分解为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由图可知,A的数目大于B的数目,所以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氢原子、氧原子;故答案为:2:1;H、O;
(3)该化合物中,Mg、Al、H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4:2727:41=1:2: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Al2O8;故答案为:MgAl2O8;
(4)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是39,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说明该稳定铝原子簇带1个单位负电荷,微粒符号是A113−。故答案为:A113−。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
(2)根据图示信息以及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4)根据微粒结构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解水知识、化学式的计算、粒子结构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只要加强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归纳即可分析解答。
28.【答案】元素 吸附 b 净化效果更好 AC 煮沸 C 常温下比较稳定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溶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H4HCO3−△NH3↑+H2O+CO2↑3.414%79%
【解析】解:(1)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元素;故答案为:元素。
②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除去色素和异味,若是从a端通入,则有不溶性的泥土会聚集在活性炭的上面,形成淤泥,造成堵塞,故待处理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因为这样的净化效果更好;故答案为:吸附;b;净化效果更好;
③A.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错误;
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正确;
C.微粒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了改变,错误;
D.氢离子电子数为零,水合氢离子电子数为10,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正确;
故答案为:AC。
④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故答案为:煮沸;
⑤A、食物变质,是因为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该说法正确;
B、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该说法正确;
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构成汞原子间隙发生了变化,本身原子大小不变,故该说法错误;
D、吹胀气球,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2)①食品包装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故答案为:常温下比较稳定;
②设每人每天要喝x盒这种牛奶,则有x×250mL100mL×0.11g=0.6g×90%,解得x≈2;故答案为:2;
(3)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氨气进入E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E中的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答案为:溶液变成红色;
③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B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NH4HCO3−△NH3↑+H2O+CO2↑;
⑤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C装置中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D装置吸收生成的氨气,因此D增加的质量即为氨气的质量。由表格数据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152.4g−149g=3.4g;故答案为:3.4;
⑥氨气中的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氨气中氮元素质量为:3.4g×1414+3×100%=2.8g,故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2.8g20g×100%=14%;故答案为:14%;
⑦碳酸氢铵的质量为:2.8g÷(1414+5+12+48×100%)=15.8g,因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15.8g20g×100%=79%;故答案为:79%。
(1)①考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②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结合操作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③根据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分析判断;
④考查硬水的软化;
⑤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
(2)根据氮气的性质与用途以及标签信息来分析;
(3)①根据装药品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解答;
②根据无色酚酞遇碱性变红色进行分析;
③根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
④根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⑥根据氨气的质量求出此化肥中氮元素含量;
⑦根据氨气的质量求出碳酸氢铵的质量,然后计算碳酸氢铵的含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九上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碳酸乙烯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