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0、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

    10、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第1页
    10、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第2页
    10、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0、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10、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物质是,含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0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3分,共60分。)
    1.(★)电解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如“下雨警报器”等。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CO2 B.O2 C.KNO3 D.CH4
    2.(★)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下列物质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食醋 B.白糖水 C.食盐水 D.云、雾
    3.(★)下列核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是 (  )
    A.11H B.614C C.818O D.714N
    4.(★)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CO2 B.F2 C.MgCl2 D.HClO
    5.(★)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
    A.Cl2的结构式:Cl—Cl
    B.MgCl2的电子式:
    C.Na的结构示意图:
    D.N2的电子式:N︙︙N
    6.(★)用洁净的铂丝蘸下列物质灼烧,能观察到火焰颜色为黄色的是 (  )
    A.CuCl2 B.CaCl2 C.BaCl2 D.NaCl
    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KClK++Cl- B.H2SO4H++SO42-
    C.FeCl3Fe3++3Cl- D.Ba(OH)2Ba2++2OH-
    8.(★)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物质是 (  )
    A.Na2CO3 B.NaOH C.KOH D.K2CO3
    9.(★)含0.5molNaHSO4的水溶液中阳离子的总数约为(水的电离忽略不计) (  )
    A.3.01×1023 B.6.02×1023
    C.9.03×1023 D.1.204×1024
    10.(★)在反应3FeS+5O2Fe3O4+3SO2中,FeS的作用是 (  )
    A.还原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11.(★)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金属的冶炼 B.漂白粉失效
    C.天然气的燃烧 D.碳酸钙治疗胃酸过多
    12.(★)下列物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括号中物质为杂质)的是 (  )
    A.NaCl(Na2CO3) B.CO2(SO2)
    C.Na2CO3(NaHCO3) D.Na2SO4(NaHSO4)
    13.(★)将1.5mol·L-1AlCl3溶液稀释到原溶液体积的2倍,稀释后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75mol·L-1 B.1.5mol·L-1
    C.2.25mol·L-1 D.4.5mol·L-1
    14.(★)下列关于元素Si、P、S、Cl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单质的氧化性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多而增强
    B.它们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多而增强
    C.元素的非金属性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多而增强
    D.它们的原子半径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多而增大
    15.(★)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Al2O3→Al(OH)3    B.Na→NaOH
    C.Fe→FeCl3 D.Cl2→HCl
    16.(★)下列判断某FeSO4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若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该溶液已变质
    B.若依次加入氯水、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该溶液已变质
    C.若依次加入Fe粉、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则说明溶液未变质
    D.若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则说明该溶液已变质
    17.(★)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
    A.MnO4-、K+、Cl-、SO42-
    B.Fe3+、I-、H+、Na+
    C.OH-、Na+、NO3-、K+
    D.Cu2+、H+、Cl-、Al3+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2.8gN2的体积约为2.24L
    B.标准状况下,6.72L由CO2与S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9NA
    C.11.2L(标准状况)氯气溶于1L水得到溶液,该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NA
    D.2.3g钠溶解在1L水中得到溶液,该溶液为0.1mol·L-1的NaOH溶液
    19.(★★)将5.6g铁粉放入某含Fe3+或Cu2+的混合溶液中,有3.2gCu析出,无铁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含Fe2+的物质的量为 (  )
    A.0.2mol  B.0.15mol  C.0.5mol  D.0.1mol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将铝放入稀盐酸中:Al+2H+H2↑+Al3+
    B.将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3OH-+Fe3+Fe(OH)3↓
    C.将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钾溶液混合:Ag++Cl-AgCl↓
    D.制作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
    2.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直接答在试卷上无效。
    二、填空题
    21.(★)(10分)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X~Q为短周期主族元素,按要求填空:

    (1)X为    ,W为    ,R为    ,Q为    。(填元素符号,下同) 
    (2)YZ2的电子式是    。 
    (3)W、Z、R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写出铁丝在Q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2.(★★)(8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氮(N)、磷(P)、砷(As)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砷(A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2)向等浓度的Fe2(SO4)3、KAl(SO4)2两溶液中分别滴入某浓度的BaCl2溶液,当两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时,后者消耗BaCl2溶液的体积是前者的2倍,则两溶液的体积之比V[Fe2(SO4)3]∶V[KAl(SO4)2]=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10分)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含FeO和Fe2O3样品(粉末状,杂质中不含铁元素,且杂质不与硫酸反应)中铁元素的总含量,设计如下实验。
    ①取ag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过滤,得滤液1。
    ②向滤液1中通入足量Cl2后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再将煮沸后的溶液稀释至500mL。
    ③取出25mL稀释后的溶液,向其滴入0.5mol·L-1的KI溶液,当消耗25mLKI溶液时,溶液中的Fe3+恰好全部被还原成Fe2+。
    (1)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 
     , 
    滤液1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通入Cl2的目的是    ,步骤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4.(★★)(12分)过氧化钠与次氯酸均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1)将包有少量Na2O2固体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用长玻璃管向脱脂棉中通入微热潮湿的CO2,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漂白作用,但其性质非常不稳定。在氯气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制备漂白粉和漂白液,写出实验室用KMnO4(MnO4-→Mn2+)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制备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用文字说明其能漂白的原因:  
     。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0
    56级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化学试题

    高一化学
    答案全解全析
    1.考点 电解质
    题组 电解质的判断
    答案 C
    解析 CO2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产生离子,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所以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A错误;O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KNO3是盐,溶于水能电离产生K+和NO3-,是电解质,C正确;CH4是非电解质,D错误。
    易错警示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导电离子必须是电解质本身电离产生的。像CO2、SO2、SO3、NH3等物质溶于水都能导电,但是导电离子并不是它们自身电离产生,而是其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电离产生,所以CO2、SO2、SO3、NH3等均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2.考点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题组 胶体的性质
    答案 D
    解析 食醋、白糖水、食盐水都是溶液,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0nm,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云、雾是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D。
    拓展链接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血液、豆浆、墨水、涂料、肥皂水、云、雾、烟。
    3.考点 核素的概念
    题组 核素和同位素
    答案 D
    解析 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A不符合题意;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B不符合题意;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C不符合题意;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7,D符合题意。
    拓展链接 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阳离子所含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所含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元素符合周围各数字代表的含义如图。

    4.考点 共价键
    题组 化学键的识别
    答案 B
    解析 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相同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CO2的结构式为O=C=O,所含有的碳氧双键为极性共价键,A错误;F2的结构式为F—F,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MgCl2中不存在共价键,C错误;HClO的结构式为H—O—Cl,含有极性共价键,D错误。
    拓展链接 非极性共价键一般存在于双原子或多原子非金属单质中,如:F2、O2、O3、P4等,也存在于多原子的共价化合物中,如:H2O2、N2H4等,也存在于部分离子化合物中,如:Na2O2等。
    5.考点 化学用语
    题组 化学用语
    答案 D
    解析 Cl2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其结构式为Cl—Cl,A正确;MgCl2是由Mg2+和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正确;Na核外有11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C正确;N2的电子式为∶N︙︙N∶,D错误。
    易错警示 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周围用黑点“.”或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书写时不要丢掉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如本题中氮气的电子式;常考陷阱有:N2和NH3中氮原子周围的孤电子对、 CCl4中氯原子周围的孤电子对。
    6.考点 钠元素的焰色反应
    题组 焰色反应
    答案 D
    解析 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其中钠的焰色为黄色,钙的焰色为砖红色,铜的焰色为绿色,钡的焰色为黄绿色,综合上述分析,能观察到火焰颜色为黄色的是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答案为D。
    易错警示 ①焰色反应中经常考到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但是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滤掉钠元素的黄光。②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只要含有该元素都可以显示一定的焰色,如焰色显示黄色的一定是钠盐,这一说法错误,也可能是氢氧化钠。③焰色反应是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
    7.考点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题组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答案 B
    解析 KCl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ClK++Cl-,A正确;H2SO4是强酸,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B不正确;FeCl3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FeCl3Fe3++3Cl-,C正确;Ba(OH)2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D正确。
    易错警示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连接,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用“”连接。电离方程式同样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拆写成离子形式。
    8.考点 侯氏制碱法
    题组 碳酸钠的性质
    答案 A
    解析 侯氏制碱法最终制得的是纯碱碳酸钠,所以答案选A。
    易错警示 纯碱不是碱,其化学式是Na2CO3,Na2CO3是盐;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淀粉溶液是胶体不是溶液。
    9.考点 溶液中粒子数目的计算
    题组 用物质的量求算粒子数目
    答案 B
    解析 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0.5mol的NaHSO4会电离产生1mol阳离子,阳离子的数目为N=n·NA=6.02×1023,故选项B正确。
    易错警示 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10.考点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解析 在反应3FeS+5O2Fe3O4+3SO2中铁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硫元素从-2价升高至+4价,所以Fe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都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
    拓展链接 氧化还原反应中要理清相关概念,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是学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11.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
    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解析 金属的冶炼,将化合态的金属元素转化为游离态,有化合价的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漂白粉失效原理是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从而失效,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其中次氯酸分解方程式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燃烧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思路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就从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外部特征分析即可。
    12.考点 物质除杂
    题组 除杂问题
    答案 C
    解析 NaCl中有Na2CO3杂质,Na2CO3稳定性强,受热不分解,不能通过加热的方法除杂,A错误;CO2中含有SO2杂质,加热无法除去杂质,B错误;Na2CO3中含有NaHCO3杂质,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加热可以除去杂质NaHCO3,C正确;Na2SO4中有NaHSO4杂质,NaHSO4加热不能发生分解,所以通过加热无法除去杂质,D错误。
    拓展链接 在除杂问题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1)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2)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3)易分: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13.考点 溶液稀释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题组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答案 C
    解析 溶液稀释时溶质物质的量不变,所以1.5mol·L-1的AlCl3溶液稀释到原溶液体积的2倍后,其浓度变为原来的1/2即0.75mol·L-1,所以Cl-的浓度为0.75mol·L-1×3=2.25mol·L-1,答案为C。
    拓展链接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涉及以下几个公式:
    1.定义公式:c=n/V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c=1000ρω/M
    3.稀释公式:c浓V浓=c稀V稀
    14.考点 原子半径、元素非金属性比较
    题组 元素周期律
    答案 D
    解析 Si、P、S、Cl是位于第三周期的相邻元素,依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所以A、B、C均正确;Si、P、S、C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不正确。
    拓展链接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右上角的氟元素非金属性最强。同周期元素从右到左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依次增强。
    15.考点 钠、铁、铝、氯的相关化合物的转化
    题组 物质的转化
    答案 A
    解析 Al2O3不能一步转化成Al(OH)3,A符合题意;Na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一步可以实现转化,B不符合题意;2Fe+3Cl22FeCl3,可以一步实现转化,C不符合题意;氯气与氢气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D不符合题意。
    拓展链接 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在制备氢氧化铝时,用弱酸或弱碱,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如下:①可以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制取氢氧化铝;②可以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制取氢氧化铝;③可以用氯化铝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相互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16.考点 Fe3+的检验
    题组 离子检验
    答案 A
    解析 Fe2+具有强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3+,所以判断某FeSO4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就是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Fe3+。Fe3+与SCN-作用生成红色的Fe(SCN)3,所以可以用KSCN溶液来检验Fe3+的存在。若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该溶液含有Fe3+,说明溶液已变质,A正确;加入氯水会将原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再加KSCN溶液变红,无法确认此时的Fe3+是原溶液变质生成的还是被氯气氧化生成的,所以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变质,B错误;若原溶液中有变质生成的Fe3+,加入铁粉,会将Fe3+还原为Fe2+,再加KSCN溶液不变红,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变质,C错误;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成红褐色,只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变质,D错误。
    易错警示 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则整个检验过程中不能引入氧化剂将原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也不能加入还原剂,应该直接加入检验Fe3+的试剂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17.考点 离子共存
    题组 离子共存
    答案 C
    解析 含MnO4-的溶液呈紫红色,A错误;Fe3+和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B错误;OH- 、Na+、 NO3-、 K+中,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含Cu2+的溶液呈蓝色,D错误。
    易错警示 在解答离子共存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定条件:溶液颜色,酸碱性,反应类型及是“共存”“不共存”“可能共存”等,再结合具体离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18.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题组 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 B
    解析 2.8gN2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但是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1,所以常温常压下,0.1molN2的体积不是2.24L,A错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6.72L由CO2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mol,又因为每个CO2、SO2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所以0.3molCO2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9NA,B正确;11.2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Cl和次氯酸,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产物次氯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且电离部分产生的是次氯酸根离子不是氯离子,所以该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小于NA,C错误;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解在1L水中与水反应生成0.1molNaOH,但是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所以该溶液的浓度不是0.1mol·L-1,D错误。
    点评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说法的正误判断是高频考点,一般都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综合计算,同时涉及粒子关系、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综合考查,本题难度中等。
    19.考点 Fe3+ 与Fe2+的相互转化
    题组 有关Fe3+ 与Fe2+的相关计算
    答案 A
    解析 氧化性:Fe3+>Cu2+,所以加入5.6g(0.1mol)铁粉先与Fe3+反应2Fe3++Fe3Fe2+,将Fe3+都还原后才能与Cu2+反应:Fe+Cu2+Fe2++Cu。若有3.2g(0.05mol)Cu析出,通过反应Fe+Cu2+Fe2++Cu可知,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消耗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又因为加入铁粉总量为5.6g(0.1mol),可知还原Fe3+的Fe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依据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可知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所以最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0.15mol=0.2mol,答案选A。
    点评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也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本题难度中等。
    20.考点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题组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答案 C
    解析 将铝放入盐酸中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A错误;将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除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外还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Ba2++6OH-+2Fe3++3SO42-2Fe(OH)3↓+3BaSO4↓,B 错误;将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C正确;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D错误。
    易错警示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分别是:写、拆、删、查,尤其是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原子是否守恒,拆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化学事实、是否漏掉相关反应等情况。如本题中AD选项是电荷不守恒,B选项是漏掉了生成硫酸钡的相关反应。
    21.考点 元素周期表;电子式;微粒半径比较
    题组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解析 (1)结合题表可知元素X、Y、Z、Q、R、W分别是H、C、O、Cl、S、Na。
    (2)通过(1)题中分析知,YZ2是CO2,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3)W、Z、R三种元素分别是Na 、O、 S,其中Na和S均有三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半径:S

    相关试卷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梦溪笔谈》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高二化学pdf、化学194B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化学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