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化学月考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4、【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四选二科目联考化学(教师版)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4、【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四选二科目联考化学(教师版)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0,02×1023个粒子,对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模块检测试题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3分,共48分。)
1.(★)20世纪90年代起,叠氮化钠用作汽车安全气囊,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装运叠氮化钠的包装箱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应该是( )
考点 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题组 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解析 由题干所给信息可知叠氮化钠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说明叠氮化钠易爆炸,装运叠氮化钠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化学品标识应该是D。
答案 D
答题技巧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不难得出叠氮化钠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易发生爆炸。其包装箱上应贴爆炸品标识。
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考点 实验室中常用到的仪器
题组 实验室中常用到的仪器
思路分析 解析 ①为试管,常用作少量药品的反应容器;②为普通漏斗,常用于固液分离;③为分液漏斗,主要用于萃取及控制化学反应速率;④为容量瓶,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
答案 A
链接拓展 容量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容量瓶的“五不”原则:不能进行加热;不能进行溶解;不能进行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长时间存储液体。(2)容量瓶的查漏:容量瓶在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在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紧瓶塞,使其倒立,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水,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再次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再次检查也不漏水,则容量瓶可用。(3)容量瓶的选用遵循“大而近”原则,容量瓶不能用于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所标容积的溶液,选择容量瓶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
3.(★)下列分离混合物的实验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
A.除去NaCl固体中的碘单质——加热升华法
B.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中提取KNO3——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C.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液体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将溴水中的溴移到有机溶液剂中——加入酒精萃取
考点 物质的除杂与分离
题组 物质的转化、分离、除杂
解析 I2易升华,NaCl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可用加热升华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碘单质,A项正确;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中提取KNO3的操作有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B项正确;在萃取操作中,液体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项正确;酒精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用酒精做萃取剂,D项不正确。
答案 D
方法技巧 解答分离除杂类试题的常用方法有萃取分液法、加热升华法、过滤、转化法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摩尔质量是32g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3和CO2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
D.1mol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一定是22.4L
考点 物质的量的概念辨析、气体摩尔体积
题组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解析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g/mol,故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A项错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相同体积的O3和CO2所含分子数相同,O3和CO2都为三原子分子,即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3和CO2所含的原子数相同,B项正确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C项错误;H2O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D项错误。
答案 B
易错警示 本题的易错选项为C项,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
5.(★)在0.25mol硫酸钠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约为( )
A.1 B.0.25
C.6.02×1023 D.5×1023
考点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题组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思路分析
解析 1molNa2SO4中含有4mol 氧原子,故0.25molNaSO4中含有1mol氧原子,即故0.25molNa2SO4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故选C。
答案 C
归纳提升 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
6.下列物质中分子数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
①6gH2 ②2molNH3 ③9mL水(4℃) ④22.4LO2(标准状况)
A.①②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考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
题组 物质的量
解析 ①6gH2的物质的量为3mol,②2molNH3,③在4℃9mL 水的物质的量为 0.5mol,④ 标准状况下 22.4L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物质中分子数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④③,选A。
答案 A
方法技巧 将题给不同计量方法的物质全部转换为统一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即可解答本题。
7.(★★)下列四种溶液中的NO3-浓度与50mL1mol/L的Al(NO3)3溶液中NO3- 浓度相等的是( )
A.150mL1mol/L的NaNO3
B.75mL2mol/L的Ca(NO3)2
C.150mL2mol/L的KNO3
D.75mL3mol/L的NH4NO3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比较
题组 物质的量浓度
思路分析 解析 1mol/L的Al(NO3)3溶液中NO3-的浓度为3mol/L。A项,150ml1mol/L的NaNO3溶液中NO3-的浓度为1mol/L;B项,75ml2mol/L的Ca(NO3)2溶液中NO3-的浓度为4mol/L;150ml2mol/L的KNO3溶液中NO3-的浓度为2mol/L;75ml3mol/L的NH4NO3溶液中NO3-的浓度为3mol/L。故D项正确。
答案 D
易错提醒 注意题干要求找出与Al(NO3)3溶液中NO3-的浓度相等的溶液,而不是物质的量。选项和题干中所给溶液体积均具有迷惑作用。
8.(★★)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aNAmol
②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1
③ag该氯原子所含的质子数是17NA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题组 阿伏加德罗常数
思路分析 解析 该氯原子的质量为a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1mol 该氯原子的质量为 aNAg,故②正确;M=aNAg/mol。n=mM=maNAmol,故①正确;由题给信息可知,该氯原子的质量为ag,故ag该氯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7,③错误。故选C。
答案 C
9.(★★)对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盐类物质NH4NO3含有金属阳离子
D.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考点 物质的分类
题组 物质的分类
思路分析 解析 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烧碱是NaOH,属于碱;A项错误;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B项错误;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例如NH4NO3等铵盐中没有金属阳离子,C项错误;CuSO4·5H2O俗称胆矾或蓝矾,属于纯净物,D项正确。
答案 D
方法技巧 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也可能是酸式盐;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能写出来化学式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10.(★★)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
B.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将变成碳酸钠
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当钠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考点 有关钠的实验
题组 有关钠的实验
解析 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a2O2,A项正确;钠在空气中的转化Na→Na2O→NaOH→Na2CO3,故B项正确;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C项正确;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Na2O2,Na2O2与水反应会生成O2,加剧燃烧,钠也易与水反应,故当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D项错误。
答案 D
链接拓展 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A族,属于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1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Fe+H2SO4FeSO4+H2↑
C.BaCl2+H2SO4BaSO4↓+2HCl
D.H2+CuOCu+H2O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
题组 离子反应的判定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
思路分析 解析 A项,2NaOH+H2SO4Na2SO4+2H2O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Fe+H2SO4FeSO4+H2↑反应中H的化合价降低,Fe的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的实质是Fe与H+反应置换出H2,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C项,BaCl2+H2SO4BaSO4↓+2HCl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H2+CuOCu+H2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故选B。
答案 B
方法技巧 明确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12.(★★)和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Ba2++SO42−BaSO4↓
Ba(OH)2+H2SO4BaSO4↓+2H2O
C.Ag++Cl-AgCl↓
AgNO3+NaClAgCl↓+NaNO3
D.Cu+2Ag+Cu2++2Ag
Cu+2AgCl2Ag+CuCl2
考点 电离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题组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思路分析 解析 A项,CuCO3难溶于水,不拆,故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
B项,Ba(OH)2+H2SO4BaSO4↓+2H2O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H-+SO42−+Ba2+2H2O+BaSO4↓,故错误;
C项,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相对应,正确;
D项,AgCl难溶于水,不拆,且化学方程式书写不符合客观规律,错误。
答案 C
方法技巧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五看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看拆分是否正确。(3)看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4)看是否漏写离子反应。(5)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
1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
B.澄清透明的溶液:MnO4-,Al3+,SO42−,K+
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H+,Cl-,NO2-,Ba2+
D.在pH=1的溶液中,K+,CO32−,NO3-,HCO3-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题组 离子共存
思路分析 解析 Fe2+在溶液中为淡绿色,则A项不符合题意;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B项符合题意;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OH-,H+与OH-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O32−和HCO3-与H+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方法技巧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条件:(1)离子间反应生成沉淀,如Ca2+和CO32−、Ag+与Cl-、Mg2+与OH-等。(2)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如H+与CO32−,H+与HCO3-等。(3)离子间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OH-、H+与CH3COO-、OH-与NH4+等。
易错辨析 注意本题B项澄清透明溶液,在学生审题时容易理解成无色透明,须知澄清透明的溶液是可以有颜色的。
1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一定被还原
D.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
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
思路分析 解析 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与其还原性强弱无关,A项错误;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得到电子,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B项错误;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这个过程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也就是说物质有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C项错误;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反应中一定有电子发生了转移(或偏移),则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答案 D
归纳提升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15.(★★)下列对于反应3NO2+H2O2HNO3+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生成1molNO则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2
考点 氧化剂和还原剂
题组 氧化剂和还原剂
思路分析 解析 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和+2价,所以生成硝酸的二氧化氮是还原剂,其化学计量数为2,生成NO的NO2是氧化剂,其化学计量数为1,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即对于本题来说氧化剂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2,A项正确;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HNO3还原产物为NO,N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H2O中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H2O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B项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molNO2参加反应,转移2mol 电子,即生成 1molNO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该反应中HNO3为氧化产物,NO为还原产物,即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错误。
答案 A
归纳提升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16.(★★)已知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现有三个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 ②5Cl2+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H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或微粒)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ClO3->BrO3->HIO3>Cl2
B.BrO3->Cl3->Cl2>HIO3
C.BrO3->ClO3->Cl2>HIO3
D.Cl2>BrO3->ClO3->HIO3
考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题组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思路分析 解析 ①2BrO3-+Cl2Br2+2ClO3-中,BrO3-是氧化剂,ClO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BrO3->ClO3-;②5Cl2+I2+6H2O2HIO3+10HCl中Cl2是氧化剂,HIO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HIO3;中ClO3-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O3->Cl2。综上所述。氧化性:BrO3->ClO3->Cl2>HIO3,C项正确。
答案 C
思路点拔
分析价态,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联系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结合选项,解答题目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
2.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直接答在试卷上无效。
二、简答题
17.(★★)(10分)
(1)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
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
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①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 ;
②与海水晒盐原理相似的是 ;
③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提取碘: ;
④分离CCl4(沸点:76.75℃)和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互溶): 。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待检液加入稀HCl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存在
B.待检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存在
D.待检液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存在
考点 离子反应的应用
题组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 (1)①泥沙不溶于水,食盐易溶于水,可利用过滤法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故选B。②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海水,得到食盐晶体,也就是蒸发溶剂法,D项符合题意。③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提取碘的操作是萃取,故选C项。④分离四氯化碳和苯利用的是二者沸点不同,四氯化碳的沸点较低,在加热条件下易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可用分馏操作将二者分离,故选A。
(2)若待检液中含有Ag+而不含SO42−,向待检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A项说法错误。待检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也可能含有CO32−,B项说法错误。向待检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存在,C项说法正确。向待检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存在,D项说法错误。
答案 (10分,每空2分)(1)①B ②D ③C ④A (2)C
总结提升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常以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和离子共存为突破点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8.(★★)(12分)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铝 ②Ba(OH)2溶液 ③蔗糖固体 ④稀硫酸 ⑤熔融的NaOH
⑥FeCl3饱和溶液 ⑦CO2 ⑧新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
(1)上述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2)上述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3)若将⑥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⑧的是 (填字母代号)。
A.NaOH浓溶液 B.NaCl浓溶液
C.冷水 D.沸水
(4)可利用哪种效应鉴别⑥和⑧: 。
(5)⑦和足量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①与⑤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考点 电解质的概念 物质的转化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题组 离子反应
思路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单质或混合物无论能否导电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解析 ①铝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Ba(OH)2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蔗糖是非电解质;④稀硫酸是稀的硫酸溶液,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⑤熔融的NaOH是化合物,且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⑥FeCl3饱和溶液是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⑦CO2是非电解质;⑧新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1)上述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蔗糖固体、⑦CO2。(2)上述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⑤熔融的NaOH。(3)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分散系,故选D。(4)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5)CO2和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H2O和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6)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答案 (12分,每空2分)(1)③⑦ (2)⑤ (3)D
(4)丁达尔效应
(5)CO2+Ba2++2OH-BaCO3↓+H2O(无“↓”和“↑”不扣分)
(6)2Al+2OH-+2H2O2AlO2-+3H2↑
归纳提升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电解质导电的原因必须是自身发生电离,有些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但并不是自身发生电离,而是生成物电离,这类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如CO2。③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是电解质具备的性质但不具备条件时电解质不能导电,如固体NaCl和纯硫酸不导电。
19.(★★)(10分)重铬酸钾(K2Cr2O7)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可制得黄绿色的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
(1)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2)Cl2是 (“氧化”或“还原”)产物;产生0.1molCl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从铬元素(Cr)的化合价态上判断,Cr、CrCl3、K3Cr2O7三种物质中的铬元素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是 (写化学式,下同)。
(4)已知氯气有毒,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实验室制备氯气可选用 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
思路分析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解析 在反应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中反应物K2Cr2O7中的Cr显+6价,HCl中的Cl显-1价,生成物中CrCl3的Cr显+3价,Cl2中的Cl显0价,反应中Cr化合价降低,Cl化合价升高,即K2Cr2O7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CrCl3为还原产物。(1)每14molHCl参与该反应,6molHCl 表现出还原性,8molHCl 表现酸性,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还原性和酸性。(2)由以上分析可知Cl2为氧化产物,每产生0.1molCl2转移0.2mol 电子。(3)Cr 为金属单质,金属元素无负价,Cr只能表现还原性;K2Cr2O7中Cr显+6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rCl3的Cr显+3价,处于中间价态,故CrCl3符合题意。(4)氯气有毒,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实验室制备氯气应用碱性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如NaOH溶液等。
答案 (10分,每空2分)(1)② (2)氧化 0.2 (3)CrCl3 (4)NaOH或KOH或Na2CO3等合理答案皆可或碱性溶液
20.(★★)(10分)实验室常用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cm-3。
(1)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需要95mL3.00mol·L-1的盐酸,配制时需以上浓盐酸的体积为 mL。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以及 (两种仪器)。
(4)用浓盐酸配制3.00mol·L-1稀盐酸,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a.计算需要浓盐酸的体积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所需容积的容量瓶中,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d.把量好体积的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冷却
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某仪器小心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
(5)下列操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
D.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到刻度线,再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
溶液
考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题组 误差分析
思路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解析 (1)实验室常用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g/cm3 c=1000ρωM=1000×1.2×36.5%36.5mol/L=12mol/L。(2)容量瓶的几种规格是固定的,若要配制95mL3.00mol/L的盐酸需要选用100mL的容量瓶,根据c1V1=c2V2可知V=100×212mL=25mL,则需要25mL 的浓盐酸。(3)配制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4)配制步骤可简单概括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故正确的顺序为abdcfe。(5)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使HCl的物质的量偏大,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A项不符合题意;容量瓶洗干净后未经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B项不符合题意;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会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C项符合题意;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会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项不符合题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得溶液体积偏小,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大,E项符合题意;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到刻度线,再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该操作使溶液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F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10分,每空2分)(1)12mol/L(没有单位不得分) (2)25.0(答“25”给1分) (3)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全对才给分,少写100mL不计分) (4)abdcfe (5)ACE(有错误不得分,每少选一个扣1分)
易错警示:俯视、仰视导致的误差分析
在量筒、容量瓶的使用中经常涉及俯视、仰视问题,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究竟如何(偏大或偏小),必须分情况讨论:
(1)用容量瓶定容(如图Ⅰ、Ⅱ)
①图Ⅰ: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②图Ⅱ: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Ⅲ、Ⅳ)
①图Ⅲ:若俯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②图Ⅳ:若仰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21.(★★)(10分)完成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1.204×1023个CH4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标准状况下,34gNH3的体积是 L。
(3)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SO3,其分子的质量比为 。
(4)标准状况下,aL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b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5)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后生成CO和CO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2g/mol,则生成的CO的质量是 g。
考点 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题组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1)n=1.204×1023NA=1.204×10236.02×1023=0.2mol
(2)34gNH3的物质的量为2mol,V=Vm×n=22.4mol/L×2mol=44.8L。
(3)1molSO2的质量为64g。1molSO3 的质量为80g。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 SO2 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其质量比为3×64∶2×80=6∶5。
(4)c=nV=a22.4bmol/L
(5)3.6g 碳的物质的量为 0.3mol 。根据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由十字交叉法可得
则由十字交叉法可得n(CO2)∶n(CO)=1∶3
则n(CO)=0.3mol×34×28g/mol=6.3g。
答案 (10分,每空2分)(1)0.2 (2)44.8 (3)6∶5
(4)a22.4b (5)6.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一(下)选考科目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L CO气体,转移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二 PDF版,共5页。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