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A,内阻Rg2=0,9 Ω),实验室有下列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1.(2020江苏常州模拟)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 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0~30 mA);
电流表A2(量程0~100 mA);
电压表V(量程0~6 V);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 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②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③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A与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②中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图线,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I0,0),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0,U0)。
甲
乙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2)由图乙中的图线,得电源内阻r= Ω。
(3)用I0、U0和r表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 ,代入数值可得Rx。
(4)若电表为理想电表,Rx接在B、C之间与接在A、B之间,滑动变阻器滑片都从最大阻值位置调到某同一位置,两种情况相比,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 ,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2020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Rg1=10 Ω)
C.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Rg2=0.1 Ω)
D.滑动变阻器R1(0~20 Ω,1.0 A)
E.电阻箱R0(0~999.9 Ω)
F.开关和若干导线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没有电压表,他想利用其中的一个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成一块电压表,其量程为0~3 V,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虚线框内为改装电压表的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选填“a”或“b”)电路,此时R0的阻值应取 Ω。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合理电路所绘出的I1-I2图像(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根据该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乙
3.(2020湖北襄阳四中模拟,)图甲是利用两个电流表A1和A2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图中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和A1内阻之和为10 000 Ω(比r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A2为理想电流表。
甲
乙
(1)按电路原理图在图乙虚线框内各元件之间画出连线。
(2)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移动至 (填“a端”“中央”或“b端”)。
(3)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I1和I2。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如下:
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对应的I1-I2图线。
丙
(4)利用所得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均保留两位小数)
题组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4.(2020贵州八校联考)小明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0.2 Ω,还有电压表V(0~3 V,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A(0~0.6 A,内阻为0.80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等器材。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得出该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2)请结合你设计的电路图和U-I图线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题组三 实验拓展与创新
5.(2018北京海淀期末)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干电池(电动势E约为1.5 V,内阻r约为1.0 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为2.0 mA,内阻Rg=10 Ω);
C.电流表A(量程0~0.6 A,内阻约为0.5 Ω);
D.滑动变阻器R(0~20 Ω,10 A);
E.定值电阻R0(阻值为990 Ω);
F.开关和导线若干。
两组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1)一组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并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了实验测量。根据他们的实验设计,完成下列问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记录电流表G的示数I1和电流表A的示数I2;多次改变滑片P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建立I1-I2坐标系,并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5个坐标点。请根据所标各点在图中描绘I1-I2图线。
甲
乙
利用所画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 V,电源的内电阻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丙
(2)另一组同学采用滑动变阻器和一个多用电表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丙所示。当变阻器为某一阻值时,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再卸去变阻器一个接线柱的导线,把多用电表串联在电路中,用直流电流挡测出通过变阻器的电流I。随后改变变阻器的电阻,重复上述操作,获得多组U、I数据,并计算得出实验结果。这个实验方案在测量原理上的主要缺点是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1.[2015天津理综,9(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电动势约4.5 V,内电阻约1 Ω)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除待测电池组、开关、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流表:量程0.6 A,内电阻约1 Ω
B.电流表:量程3 A,内电阻约0.2 Ω
C.电压表:量程3 V,内电阻约30 kΩ
D.电压表:量程6 V,内电阻约60 kΩ
E.滑动变阻器:0~1 000 Ω,额定电流0.5 A
F.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2 A
①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均填仪器的字母代号)。
②如图为正确选择仪器后,连好的部分电路。为了使测量误差尽可能小,还需在电路中用导线将 和 相连、 和 相连、 和 相连(均填仪器上接线柱的字母代号)。
③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流表,剩余仪器中仅用电阻箱替换掉滑动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仍能完成实验。实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用图像法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为在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则可以 为纵坐标,以 为横坐标。
2.(2019安徽屯溪一中期中,)小明同学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为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器材,电路中加了一个保护电阻R0。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操作时的实物连线图,那么连接有误的导线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甲
A.①B.②C.③D.④
(2)正确连线后,保护电阻R0应选用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定值电阻(阻值为10.0 Ω,额定电流为1 A)
B.定值电阻(阻值为2.0 Ω,额定电流为0.5 A)
(3)正确连线后,根据实验测得5组数据,请你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U-I图线,根据图像,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均保留两位小数)
乙
题组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3.(2018吉林长春二模,)某同学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所需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电动势E约为4.5 V,内阻r约为1.5 Ω)
B.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为3 000 Ω)
C.电流表(量程0~0.5 A,内阻约为1.5 Ω)
D.定值电阻R0=1 500 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
F.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试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所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若忽略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据此可以计算出电源内阻的测量值r= (用I1、I2、U1、U2表示)。
(3)电动势的测量值 真实值(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A,内阻Rg2=0,9 Ω),实验室有下列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精品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一课一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A),7 mA和46,6 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