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同步教学PPT课件+教案+习题课件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认识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难点: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郑和像]
师:图片所示人物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生:郑和下西洋。
师:那么郑和下西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内容探究】
一、郑和下西洋
师:介绍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人,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
[多媒体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师:看图并结合教材P70注释①说出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生: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师:思考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1: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生2:缺少淡水、食物等物资。
生3: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师:既然有这么多困难,郑和为什么能够下西洋?
生1:明朝国家强盛统一,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生2: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远程航海创造了条件。
生3: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生4: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生5:统治者的支持。
师:点评学生的讲述。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出发地点、到达地区。
生:目的:宣扬国威和换取西洋奇珍。
起止时间:1405—1433年。
次数:先后七次。
主要人物:明成祖、郑和。
出发地点:刘家港。
到达地区: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多媒体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师:详细介绍郑和下西洋出发地点、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及详细路线。
[多媒体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最长44丈(146.6米),宽18丈(60米),相当于3个故宫的太和殿那么大。说明了当时中国造船技术的发达和物产的丰富。
师:郑和每到一处,赠送礼物,表达友好平等交易,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哪些?
生讨论:郑和的远航,连接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师:我们要学习郑和航海中的什么精神呢?
生: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二、戚继光抗倭
师:阅读教材P72,回答什么叫“倭寇”。
生:从元末明初开始,一些在国内失意的日本武士、商人中纠集一批无赖,聚在海上进行武装走私和海盗抢劫,被称为“倭寇”。
师:那什么叫“倭患”?
生:倭寇与中国一些走私商人和不法豪绅狼狈为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长期侵扰我国沿海各地,被称为“倭患”。
[多媒体课件展示戚继光像及介绍]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师生互动:戚继光斗争经过: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工10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组建“戚家军”。在广东、福建和俞大猷配合,荡平倭寇。
师: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生:讨论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师总结: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多媒体课件展示戚继光的诗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师: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生: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多媒体课件展示妈祖阁]
师:讲述关于妈祖阁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葡萄牙是如何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
生: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课堂小结】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而葡萄牙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落后了。
(明朝前期)
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目的、过程、条件、影响交往戚继光抗倭(明朝中后期) ↓民族英雄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冲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新课讲授,小结和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篇章,第二篇章,第三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