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节 被动运输练习题第1页
    第1节 被动运输练习题第2页
    第1节 被动运输练习题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渗透作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被动运输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分析判断渗透作用
    1.(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②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③蔗糖溶液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④水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通过细胞的原生质层
    ⑥暂时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后变得挺直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2.(2020北京丰台高一期中)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 min后,会发现(  )

    A.透析袋胀大 B.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 D.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3.(2020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某同学用玻璃槽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处为玻璃纸(允许单糖和水分子自由通过)。甲槽加入清水,乙槽加入等量的饱和麦芽糖溶液,一定时间后,乙槽再加入一定量的麦芽糖酶(注:麦芽糖酶可以催化1分子麦芽糖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麦芽糖酶前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
    B.加入麦芽糖酶后乙槽内液体的体积增大后减小
    C.两槽内液体体积最终相同
    D.加入麦芽糖酶后在甲槽内能检测到葡萄糖
    4.(2020广东珠海二中高一期中)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易错 )

    A.装置A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
    B.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
    C.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D.装置B中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液面相平
    题组二 判断细胞吸水和失水情况
    5.(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中)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的结果如图。依照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判断外界溶液的初始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6.(2019安徽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质壁分离
    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失水皱缩
    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涨破
    D.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的结果
    7.将马铃薯块切开,在切面上挖个凹穴,穴内(a)外(b)分别放两种溶液,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0.3 g/mL的蔗糖溶液,开始穴内外液面一样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是清水
    B.b处是蔗糖溶液
    C.c处细胞失水
    D.d处细胞液浓度大于c处细胞液浓度
    8.将人的红细胞置于甲、乙、丙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形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溶液中均发生渗透作用
    B.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
    C.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相等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涨破的乙细胞的膜由一层单位膜组成
    题组三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9.(2020江苏南通高一期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颜色会(  )
    A.变深 B.先变深再变浅
    C.变浅 D.先变浅再变深
    10.(2020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各项中通过质壁分离的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成熟细胞的死活
    B.能发生渗透作用
    C.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小
    D.原生质层的组成
    11.(2019浙江丽水四校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
    B.实验材料换成黑藻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
    C.实验步骤中吸水纸的作用是吸去多余的蔗糖溶液
    D.该实验中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水分子的双向运动
    12.(2020江苏南通如皋高一期中)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中,盖盖玻片时,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将另一侧轻轻缓慢放下,这样操作可以防止出现    。 
    (2)步骤B用显微镜观察的主要目的是              。 
    (3)如果将伊红加入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则步骤D观察到的红色区域的边缘是原生质层中的   结构。 
    (4)某学生在进行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 
    题组四 辨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3.氧气透过人体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中血液的过程是(  )
    A.全部为协助扩散
    B.大部分为自由扩散,少部分为协助扩散
    C.全部为自由扩散
    D.少部分为自由扩散,大部分为协助扩散
    14.下列关于被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深度解析 )
    A.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B.只能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
    C.都不需要转运蛋白
    D.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15.研究表明,水分子可以较快通过水通道蛋白出入细胞且不需要消耗能量,而甘油分子难以通过水通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易错 )
    A.水通道蛋白对物质具有选择性
    B.一种物质可能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
    C.水通道蛋白作用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D.水通道蛋白结构改变后功能也可能发生改变
    16.某细胞对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所示。如果细胞膜外侧物质的浓度大于细胞膜内侧,则发生①过程;如果细胞膜外侧物质的浓度小于细胞膜内侧,则发生②过程。下列关于该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B.运输方式为渗透
    C.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D.转运蛋白转运时需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题组五 影响被动运输的因素
    17.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方式和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B.乙物质的运输被促进
    C.甲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D.乙物质的运输被抑制
    18.(2020福建龙岩高一期中)下列各项中,会显著降低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的是(  )
    A.细胞内能量不足
    B.细胞外药物影响膜蛋白结构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上升
    D.细胞内O2浓度下降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判断细胞吸水和失水情况
    1.(2020山东淄博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去除膜蛋白后水的运输速率降低
    B.细菌具有细胞壁,可以用它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C.水分子以易化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时不与通道蛋白结合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的差异是发生质壁分离的重要条件
    2.(2020吉林扶余一中高一期中,)猪的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猪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
    A.在高于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离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3.()将家兔红细胞甲、乙、丙分别置于三种不同浓度(a、b、c)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已知实验前甲、乙、丙细胞内部溶液浓度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三种溶液浓度 aS2浓度,所以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但随着液面差的增大,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A正确;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S1仍为蔗糖溶液,S2仍为蒸馏水,所以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B正确;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双向的,但S2→S1的水分子量明显多于S1→S2的,C错误;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D正确。
    易错警示
    有关渗透作用的两个易错点
    (1)水的运输特点: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
    (2)渗透平衡的实质: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移动到达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5.D 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观察图中的4个装置发现,甲中细胞破裂了,说明细胞吸水最多,则该烧杯中溶液浓度最低;乙烧杯中红细胞的形状与正常人类红细胞的形状最接近,则乙烧杯中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相近;丙烧杯中红细胞皱缩,说明细胞失水,则丙烧杯中溶液的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丁中细胞由圆饼状变成了球状,说明细胞吸水,则该烧杯中溶液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根据以上分析,四个烧杯中溶液初始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甲。
    方法技巧
    通过比较细胞外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大小来判断细胞吸水、失水
    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失水量和吸水量相等。
    6.D 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会吸水膨胀,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保护,吸水不会涨破,C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的结果,D正确。
    7.D 据题图分析,低浓度一侧的水向高浓度一侧渗透,因此一段时间后液面高的a处溶液浓度高,则a处是蔗糖溶液,b处是清水,图中c处细胞吸水,d处细胞失水,则d处细胞液浓度大于c处细胞液浓度。D正确。
    8.B 由题图可知甲溶液中红细胞维持原有形态,乙溶液中红细胞吸水涨破,丙溶液中红细胞失水皱缩,甲溶液中没有发生渗透作用,A错误。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红细胞会失水皱缩;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红细胞会保持原有形态;当红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红细胞会吸水膨胀,所以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B正确。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水分子进出红细胞的数量相等,达到渗透平衡,但细胞内水分子数比细胞外少,C错误。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涨破的乙细胞的膜的组成,D错误。
    9.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液泡由大变小,液泡中物质浓度增大,紫色变深。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颜色变浅。综上所述,C正确。
    10.D 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是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所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A不符合题意;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原理是渗透作用,B不符合题意;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远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C不符合题意;质壁分离实验无法探究出原生质层的组成,探究原生质层组成需要使用显微技术,D符合题意。
    11.B 题述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二次与第一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可见,该实验有设置对照,A错误;组成黑藻的细胞中也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因此将实验材料换成黑藻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B正确;实验步骤中吸水纸的作用是引流,使洋葱表皮细胞浸入蔗糖溶液或清水中,以便观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错误;题述实验中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水分子的双向运动,D错误。
    12.答案 (1)气泡 (2)作为后续观察的对照 (3)细胞膜 (4)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解析 (1)为防止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将另一侧轻轻缓慢放下。(2)步骤B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后续质壁分离现象形成对比。(3)伊红是一种水溶性的物质,呈红色,伊红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故质壁分离时,观察到的红色区域的边缘是原生质层中的细胞膜结构。(4)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是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13.C 氧气是小分子物质,通过肺泡壁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最终进入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方式全部是自由扩散,C符合题意。
    14.C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故C错误。
    归纳总结
    被动运输相关知识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运输动力是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即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15.C 水分子可以较快通过水通道蛋白出入细胞,而甘油分子难以通过水通道蛋白出入细胞,说明水通道蛋白对物质具有选择性,A正确。水分子不需要水通道蛋白协助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水分子需要水通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由此可知,一种物质可能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B正确。水分子可以较快的通过水通道蛋白出入细胞且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则水通道蛋白结构改变后功能也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易错警示
    不清楚水跨膜运输的方式
    水分子不需要水通道蛋白协助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水分子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16.A 题述物质的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且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据此可判断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
    17.D 是否需要转运蛋白是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区别。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中没有转运蛋白,自由扩散不受影响,协助扩散受到抑制,D正确。
    18.B 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中的能量,则细胞内能量不足及细胞内O2浓度下降不会影响协助扩散的速率,A、D不符合题意;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协助,则细胞外药物影响膜蛋白结构会降低协助扩散的速率,B符合题意;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上升,两侧浓度差增大,可加快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C不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练

    1.B
    2.C
    3.B
    4.B
    5.A
    6.ABC
    7.C
    8.C





    1.B 水主要是通过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故去除膜蛋白后水的运输速率降低,A正确;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体与细胞壁的分离,细菌无大液泡,故不能用其观察质壁分离现象,B错误;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正确;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D正确。
    2.C 在高于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在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有离子进出细胞,B错误;在低于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C正确;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扩散的过程,D错误。
    方法技巧
    解决水分子运输问题的秘诀是哪一边溶液的浓度高,水分子就向哪一边运输多。
    3.B 外界溶液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由此结合题干和图可知,三种溶液浓度 c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优秀随堂练习题,共12页。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渗透作用的是,下列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1节 被动运输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1节 被动运输测试题,共1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